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资料库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记忆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知识信息价值。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源丰富而多样,利用现代声像学影像技术记录、开发与利用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信息资源,建立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资料库,是保护和传承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繁荣与发展大理民族民间文化事业,满足读者地方人文影像知识信息需求,建设发展馆藏特色文献资源,促进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与经济的和谐并进。图书馆理应利用自身的文献信息技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文献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特色,做好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之一.本文把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分成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地方文献信息化两块,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不仅定义在民族古籍的整理上还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等,全文根据西部的实际情况和以往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国外一些有效方法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声像信息化记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建设、整合、利用和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文献资源.利用现代声像信息技术,原生态、客观、形象、真实、及时、完整地记录和拯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建设和利用大理这块丰富而多元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为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淀厚实的声像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现状,阐述了高校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应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图书馆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然而,大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现状不容乐观。因此,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桂花 《科技资讯》2014,(35):244-244
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是特定民族、特定区域的文化遗产的载体记录,共建共享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对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激发人类社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利用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满足民族文献信息服务更高更多的要求,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乃至振兴民族经济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灿烂而古老的历史,图书馆应开发利用民族宝贵的文化信息资源,促进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7.
大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平台,是保护和传承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场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课堂。探讨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传承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参与的一项工作。利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石柱土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位于重庆三峡库区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世代流传着土家族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具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戏曲——土戏。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田野调查,着重从土戏的渊源、特色、现状、保护和"申遗"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是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包含着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应该重视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大理学院图书馆参与云龙县古桥文化遗产保护为例,论述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蓉 《科技资讯》2024,(3):211-213
地方文献是承载和记录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了解和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主要依据。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保护和储备机构,其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为地方文献的收集、保护、传承和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持,对保存地方记忆和文化遗产、促进地方文献研究和学术发展、增强地方历史文化和社区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地方文献研究中,图书馆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信息储备中心、研究指导机构,又是知识传播平台,对推动地方文献研究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合作网络,共享资源信息,促进合作与联动,引入数字化技术和创新应用,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设立专门的研究咨询服务部门,提供针对地方文献研究的专业指导与培训,是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价值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是一座千年古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玉林文化底蕴厚重,民间风情独具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诸多条件因素影响,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猛烈冲击,对其进行发掘、整理和保护远远跟不上其消亡的速度,玉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况,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旅游资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创意产业的辩证关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及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所承载的功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提炼和文化创意的"越界"及资源整合,来实现旅游产业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信息处理、经济发展甚至人的思维方式都带来了冲击,与此同时,作为全人类共同文化成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相应的资源数据库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四川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有不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处于濒危的状态.为进一步有效保护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巴蜀文化的精髓,在发展四川的特色旅游的同时,对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来保护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全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概述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山东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缺失给保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而科学地恢复、整合或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则是破解此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所谓生态场,即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整体性场景,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产生和传承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智慧、文化人格等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立体空间。它们的合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的首要条件,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奏。为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基础尚好的,使其得以恢复;已分散的,就将其整合梳理;已遭破坏的,就要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破坏和消亡威胁最严重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旅游利用视角将甘肃非遗资源整合为5种类型,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5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进而探讨了其旅游利用方式.结果表明:1) 甘肃省非遗旅游资源可整合为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知识实践类和民俗节庆类,5类资源结构差异明显,工艺美术类占比最高.2) 甘肃非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由陇海-兰新轴线,历史文化悠久地区和多民族聚居区向周边区域梯级递减的分布特征.3) 时序格局上,四批非遗资源分布特征各不相同,总体上经历了先集中后分散的演变过程,各市州呈现出稳定增长、波动增长和“高开低走”三种类型.4) 旅游发展对非遗资源空间分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从内容和时空格局两个角度提出了非遗资源旅游化利用方式,以期为非遗资源旅游利用研究拓展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保护方式等六个方面,对近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问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低碳模式是解决文化产业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该模式以文化生态美学为指导,以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为依据,借鉴低碳理念,提倡文化资源的高效、低耗、可持续利用,并融通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各大领域,有利于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矛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