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宗教便有宗教教育,研究宗教教育是全面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的关键。南诏后期废道立佛,大理国以佛治国一脉相承,"释儒"阶层的出现,标志着南诏大理国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其教育形式是以寺院为学校、僧侣为教师、佛儒经典为课本。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君权佛授来巩固王权、教化百姓、统一思想。佛教教育是形成大理白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大理白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有关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第八号窟内的女性生殖器造像“阿姎白”的问题一直为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有的学者认为“阿姎白”是原始的生殖器崇拜;也有学者认为是窟内主像观音菩萨被毁之后所补刻。“阿姎白”之说是后人附会。南诏时期,该地盛行的是佛教的阿吒力派,其修行内容、当时的历史状况及民间习俗无疑对“阿姎白”的最终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博大精深的南诏、大理佛教艺术通过偶像、供奉偶像的建筑再现了其传神的魅力;兼容并蓄的南诏、大理雕刻艺术以其无声的语言刻画、写意、传承着佛教中的千古神话,展示了南诏、大理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佛教文化推动了雕刻艺术的发展;是雕刻艺术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南诏大理国是隶属于唐宋王朝的地方民族政权,其政治思想当然应该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和法的理论、政治哲学问题、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伦理道德问题、道教佛教与政权的关系、儒学和政治生活的关联等,是南诏大理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6.
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中,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在稳定社会制度、调整社会关系、巩固政权和处理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已有的法学和史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两个时期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对于深入研究南诏国和大理国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诏时期的"赠书习诗……传周公之礼节,习孔子之诗书";大理国时期的广求汉文典籍,促进了大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诏大理文化",同时作为大理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理古代藏书文化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8.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造像工艺主要反映在佛像的制作上,集中于石刻和铜铸佛像方面。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达到极高水平并被广泛用于建筑行业之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化成为了史料处理的必由之路,建立史料数据库已成为潮流。加强南诏大理国史料数据库建设,可展示南诏大理国研究领域内的史料综合概况和学术成果,促进南诏大理国史料资源共享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由于明代早期文献遭到破坏,致使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史料留存较少,现存史料分散记载于各类典籍之中,这不利于南诏大理国史的研究。对南诏大理国的史料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来源,并论述了南诏大理国史料收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理国的高氏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势力范围遍及大理八府四郡。高氏不仅作为护法公积极发展地方佛教,更作为住持执掌大理佛教名山水目山。通过对高氏家族及水目山碑刻、史料的研究,发现水目山师承崇圣寺并修习显密二法,探讨高氏家族在水目山传承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分析水目山对高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其诗作中,他常常感时叹逝并且对自身的变化及生命流程表现出极度的关注。与佛学的接触使他的生命意识得到深化的同时也确立了其生命的主体意识。在渐入佛教的过程中,前期白居易诗中所表现出的易感的生命意识最终被佛教的看空物我所取代。其生命意识的变化与主体性的自觉反映出他与佛教尤其是禅宗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大理与大理佛教应该是一个和谐互动的统一体.本文列举了大理佛教史上的几个和谐实践,论述了大理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大理的过程中所能发挥的独特而积极作用.在佛教为构建和谐大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和谐大理的建设也将为佛教转换自身功能,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作者认为,我们既要关注和梳理大理佛教史上的和谐实践,也要切实研究当前处境下如何实现和谐社会与佛教发展的双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洱海区域的盐井发现和开发与南诏大理文化的形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盐在南诏和大理国的民族、地方政权形成过程中,在历代王权的转移、政权的更替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食盐的控制是南诏之所以能够把分散的各族各地捏拢在一起的经济和文化纽带。洱海区域的盐井文化是诠释南诏大理文化的独特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敦煌古藏文写卷P.T.1287卷赤德祖赞赞普传记中,记载了南诏阁罗凤赴蕃"称臣致礼",赞普赐以"钟"之名号;又记载了南诏大军将、清平官段忠国后来又赴蕃晋见赞普,赞普君臣作歌等。这些事件是南诏与吐蕃关系中的大事,反映出双方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汉文史籍失载,但此传记时间、地点又记载不详。结合南诏文献及汉文史籍记载分析,阁罗凤赴吐蕃拜见赤德祖赞并称臣当在姚州之战后,即天宝九载末或天宝十载初(750-751年),地点可能在浪穹或剑川,但更可能在今西藏拉萨或某地。段忠国出使吐蕃的时间可能在赤德祖赞去世的当年,也就是天宝十三载(754年)。  相似文献   

16.
南诏大理国史料传世不多,对于治史者而言,文献无所征是相当棘手问题。幸而南诏大理国建寺造像甚多,图像写史的内客相当丰富,其中2部宗教绘画手卷流传至今,一是《南诏图传》,二是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前者描摹诸佛、菩萨、梵天和国主法相,是以静态图像为中心的对称式组合;后者则更侧重于叙述故事——以连贯情节与动态场景来铺叙观音七化与南诏开国的历史,也就是东南亚南天密教观音佛王信仰传入南诏,并逐渐为王室所信奉的过程。2部画卷曾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深入探索南诏大理国民族宗教文化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南诏大理国史料索引编制的必要性,介绍了南诏大理国史料的构成及南诏大理国史料人名、地名索引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8 2、1 988、1 993、1 998年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四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 ,每一次机构改革都体现了其非终极性而属过渡性措施的性质。基于这一段史实背景 ,本文力图从政治发展的视角去探索隐藏在机构改革背后的必然性以及机构改革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相关关系 ,从而揭示机构改革所具有的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这一功能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战后西方社会分层与其政治生活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政治系统功能的扩大对劳动力的质和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此为契机而壮大起来的中产阶级使西方社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新的社会分层使工人阶级放弃了激进意识而形成保守意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政治生活的主题也逐渐丧失了革命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