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能与生活     
能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它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等,也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和核能等新能源.  相似文献   

2.
直到现在,太阳为我们创造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都是来自地球上有生命的物质。每年,人类用沉重的劳动开采出30多亿吨矿物燃料,而当利用核燃料来生产同样多的能量时,只需1,500吨铀或钍,而铀和钍在地球上的储量并不很少。那末,难道不可以不利用太阳的这一小部分储存起来的能量(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在地球上建造自己的太阳吗?如果我们学会控制热核反应,那么我们就能达到这个目的。事实上,实现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看来并不是这  相似文献   

3.
氢能:新能源中的一颗明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动力,目前人类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常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等。然而这些能源大多数储量有限,因此各国都在开发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即能够不断再生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氢能等。  相似文献   

4.
正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几乎一切能源,从煤、石油、天然气,到风能、生物能,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上的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当人类发现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核聚变)之后,便找到了无限能源的可能性。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在实验室里复制一个"太阳",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人类未来的能源出路。更重要的是,核聚变技术是一项几乎完美的技术,不会产生污染且近乎于无限使用。未来一旦掌握这项技术,人类将踏入无限能源时代。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世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夺资源,其中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每次中东地区一打仗,石油的价格就猛涨。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所谓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而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烧完了石油和煤,接下来我们应该烧什么?这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在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Hoag.  W 《世界科学》1996,(6):32-34
太阳能技术的利用和开发WilliamHoagland著朱鋐雄译太阳能技术将允许来自太阳的辐射为人类提供无污染的廉价的燃料和电力。地球表面每年从太阳光线中接收到的能量大约是地球上已知的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中所储存能量总和的10倍。这个能量等于世界上人...  相似文献   

7.
<正>万物生长靠太阳。今天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几乎一切能源,从煤、石油、天然气,到风能、生物能,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上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那有没有可能让人类首次在地球生物进化史上,永久性地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呢?答案是有,并且已经曙光初现了,这个曙光,就是核聚变,俗称"人造小太阳"。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能源,石油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被消耗,为此,世界各国的能源专家都致力于寻找和开发石油的替代能源。除了广为人知的太阳能、潮汐能等能源外,还有许多种能源也被科学家设想为可以有效利用的“石油后”能源。改良煤炭虽然人类使用煤炭的历史远远长于使用石油,但是在今天,煤炭的“可持续时间”仍然比石油长得多——据勘探数据显示,地球上的煤炭至少还可以使用200~300年,而石油的可用时间则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能够向人类提供所需要能量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能源种类很多,有大家所熟悉的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气,还有天上的风,江河里流动的水,沿海的潮汐,地球内的地热,以及原子核裂变所产生的核能等等。这些能源的发现和利用与人类社会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方式的改变息息相关,互为促进。科技进步,使生产更快发展,为新的能源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新能源的利用,又为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0.
1引言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研究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内容。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是第一大能源,在中国是第二大能源。但在我国石油能源的利用中,特别是作为十分重要的交通能源(Transportationenergy)的利用中,还存...  相似文献   

11.
漫谈核动力     
现在,世界各国对燃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近100年内消耗量已增加了20倍,而且还正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六十年代初期全世界能源消耗量约为40亿吨标准煤值,而七十年代初期就已达到了80亿吨标准煤值.目前能源嫌料消耗已经很大,今后在很长时期内还要提供更大量的能源燃料,这就迫使世界各国不得不认真考虑能源开发的问题. 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资源是繁多的.为了弥补有机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不足,世界各国正在进行太阳能、地热和潮汐能等能源的实验研究工作,但由于气候、地理条件和利用效率的限制,这些能源的大规模利用还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2.
石左虎 《世界科学》2005,(12):26-26
在进入2l世纪的今天,开发新能源用以替代传统能源其难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人类有数千年依靠木材生火的历史,后人类又学会了使用煤作为能源;而工业化社会又引来了石油。有了石油后,陆路和空中运输才得以迅猛发展。此时,人们几乎把过去烧火用的木材或煤炭给淡忘了,也不经常去考虑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能源就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能源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把它们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技术上比较成熟而使用较为普遍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近几十年才开始利用或正在开发研究的能源称为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沼气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电磁能等。 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自古以来,人类就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罗永浩 《科学》2007,59(5):39-42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能源,没有煤,就发不了电,也就不能欣赏精彩的电视节目,当然也看不到美丽的上海外滩夜景,所以说能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是在改变环境的活动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人类过着穴居生活,不需要能源,以后使用石材或木材搭建简易的房屋,以避风遮雨,利用柴薪烧水做饭,能源消耗很少。  相似文献   

15.
数百年来,煤和石油一直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试想,煤和石油的“祖宗”既然都是远古时代的植物,那么能不能种植能源作物,像收割庄稼一样来“收获”石油呢?这将是21世纪普遍关注的一个新的问题。自从我们的祖先掌握了用火的秘诀,人们就一直在利用地球上的植物资源来满足对于能源的需求。这些可用作燃料的植物,是“生物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努力探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能源,石油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被消耗,为此,世界各国的能源专家都致力于寻找和开发石油的替代能源.除了广为人知的太阳能、潮汐能等能源外,还有许多种能源也被科学家设想为可以有效利用的"石油后"能源.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能源主要都源于核能,您会相信吗? 太阳能 太阳能非常巨大。理论计算表明,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多万吨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累积一年下来约合170万亿吨煤的热量,现在人类活动一年消耗的能量还不及它的万分之一。太阳能到达地球表面后,被植物吸收的只占千分之一二,并转变成化学能贮存起来,其余绝大部分都转换成热,散发到宇宙空间去了。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40年代,人们开始向原子核索取能量。这项发明有可能让人类在未来获得永不枯竭的能源。但与此同时,世界亦蒙上了核战争的阴影。能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动力,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直到18世纪前,人类和其他生灵利用的一切能源几乎都来自太阳,太阳的光和热使地球充满生机。在太阳的照耀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造就了地球上的食物链,为一切生命提供了必需的保障。由于太阳的热辐射,地球上的水和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造就  相似文献   

19.
陈清泉 《科学》2006,58(3):44-46
回溯自然与人类的历史.可发现人类还未出现时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平衡的循环再生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来提供能量。在远古人类以捕猎、采集为生的时期.生态系统也是一个近乎完全的循环再生系统。太阳光促使生物生长,生物死亡后分解为肥料,再促进生物的生长。自然界的能源、空气、水和土壤都是平衡循环。但工业化开始后,生态平衡逐渐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6,(4):F0005-F0005
《暗淡的天空》是本期策划的一个重要专题。“全球变暗”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科学界都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这个现实。本刊在2005年有3篇文章曾谈到“地球变暖”的问题,而这篇文章把污染物排放、全球变暗、全球变暖放在了一起,“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平衡,如果人为破坏这种平衡,就可能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人类现阶段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它们是导致大量排放可见污染物和CO2等温室气体的罪魁祸首。要既不“变暗”、更不“变暖”,人类必须寻求新能源和干净能源以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这是人类最迫切的任务。——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