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汉学家赖山阳的<日本外史>曾对明治维新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一部颇有争议的史著.除了史实考证以及体裁等史学问题之外,对于赖山阳汉文中的日本化倾向,后世的评价也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对此,必须回到赖山阳的话语世界,探讨它与荻生徂徕的"华音"、本居宣长的"国学"等江户时代中后期有关汉文的其他话语的关系;并根据<赖山阳文集>中出现的中国文学家人名、汉籍书名及出现次数等资料,揭示赖山阳的知识世界,藉此分析由此构筑起来的汉文创作的文化实践,即赖山阳的文章论.最后,通过考察赖山阳对同时代清朝文学(尤其是袁枚)的认识,探讨江户时代后期汉学家对日本汉文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2.
唐通事是江户时代在日本长崎的中日贸易中从事翻译等职务的地方行政人员。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上,唐通事作为华侨社会事务管理者、中日经贸促进者、友好使者、历史见证者和记录者,为海丝之路的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尽管其历史作用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未能充分发挥,但在200多年的历史中所积累、沉淀下的文化情感网络是不可忽视的,它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奋斗史的缩影之一。  相似文献   

3.
郭雪咏 《科技信息》2007,(22):147-148
江户时代儒家思想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到日本普通民众的意识中,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武士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日本武士对中国儒学中的重要观念"忠"孝"的理解却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江户时代,儒学也给武士道增添了许多适应时代的新内容。日本儒学也从初期的以为"敬"中心发展为以"诚"为中心,表现为日本儒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二宫尊德及其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宫尊德通称二宫金次郎,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名的农政学家、思想家和农村改革实践家,他主张以“至诚、勤劳、分度、推让”为主旨的“报德仕法”,有效地指导了日本江户末期以后的农村改革实践活动,表现了东方化价值伦理的本质特征,成为近现代日本妇孺皆知的传统道德的楷模。了解和研究二宫尊德的思想与实践,对中国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三农问题”研究也将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廓清《梅氏历算全书》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方法比较方法和文献考证方法。结果根据日本现存的有关史料和文献,论述了《梅氏历算全书》传入日本的经过,讨论了此书在日本的流播情况及其对和算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文中披露了一些新史料,纠正了以往学者有关《梅氏历算全书》的某些不确切的说法。结论《梅氏历算全书》对江户时代的日本数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俞樾与日本文人[日]德田武俞樾是清末的朴学大师。他对中国古代经典拥有广博的学识和修养。而看中他的,则是当时在上海经营贸易公司“乐善堂”的岸田吟香。吟香其人,不仅从商,还是一位颇具汉学修养的文人。吟香将日本江户时代大量出版的,日本人所作汉诗文集带到中国...  相似文献   

7.
浮世绘是日本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浮世绘里的美人画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流传甚广。它根植于江户文化,受当时市民阶层的普遍赏玩。现代的美人画应该对其中的优良传统文化成分加以吸收,创作出具有当代特征的美人画。  相似文献   

8.
美帆 《世界博览》2021,(1):94-96
京都曾是日本的首都,曾因各种工艺制作而繁盛.迁都江户之后,许多职人离开了京都,更因为时代发展趋向近代化,自古传承至今的工艺技术本身逐渐凋零消失,有些传统工艺的职人可能已是各自领域镇守京都的最后一位了. 山本合金制作所创立于江户末期的1866年,山本家的工坊世代继承以伊势神宫为首的、日本全国神社与寺院献纳的和镜制镜师工作...  相似文献   

9.
关孝和是日本江户时代杰出的数学家,是和算的主要莫基人.也是关流(数学学派)的创始人,他对和算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介绍并评价了关孝和的生平、业绩及其创立的关流学派.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考察日本德川时代城乡商人高利贷者追求金钱的经济活动和发展状况,它动摇了日本封建制度的基础,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倒幕维新创造了必要的历史前提,并说明商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为“卑劣的贪欲是私有制社会的动力”提供一点研究素材。一江户时代的幕藩体制,士农分离,领主离开土地,为数约200万的武士——封建主阶级在商品货币经济支配下的城堡市镇中生活,其人数约占一般城堡市镇人口总数的一半。封建主阶级与土地的这种关系的最重要结果,是经济制度的商业化。参观交代制度又迫使大名及其家臣花费庞大的经费来支付来往江户的旅费和维持他们在首都、在自己封地的相应机构的费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儒学发展到江户时代,迎来了它的全盛,儒学各派相继诞生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在德川幕府的推崇下,朱子学被推为官学,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给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最终使儒学走上了日本化并且给日本以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朱子学本身强调的纲常伦理观念大义名分思想忠孝仁义等主张符合封建的幕府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以及佛教自身的弱点所致;另一方面也和藤原惺窝及其门徒等人对日本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弥生时代开始一直到江户时代,日本一直处于中国大陆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这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汉字、儒学、佛教的东传以及古籍和艺术的传入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日本文化正是在大量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过程中加以创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向来是科学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而科学的发展则是富民强国的一条捷径。因而学校教育在富国强国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作者将中国和日本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作比较,试图从科学传播在国家富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来论述科普对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一、“兰学”与日本的成功 “兰学”是日本明治维新前一门有关西方的学问,早期主要研究荷兰语、医学、算术和军事科学,后来发展成了研究物理、化学、地理学等的“洋学”,也就是现代的科学。 江户幕府后期,日本的许多大小城市,都出现了“兰学”研究家。“兰学”者师徒相传,形成了人数不…  相似文献   

14.
“浮世绘”版画作为日本江户时代最具民族风格的一种绘画形式,曾对日本美术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16世纪~19世纪的东西艺术交流中,对于西方绘画的学习所作出的尝试和不懈努力。本文试图通过结合文化交流背景,“浮世绘”版画的发展历程以及具体绘画作品,分析阐释日本“浮世绘”版画中对于西方绘画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江户时期,中国医学知识大多通过书籍传到了日本,其中部分书籍凭借和刻(日本刻)版,在日本普及并被广泛接受.作者对传入的中国医书及其和刻版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因为该方法有可能历史地、量化地把握中国医学传入和被一般社会所接受的实际情况.结果如下所述有传入记载的中国医书为804种、1917次,这些均为在中国流行、部头大,并能以高价售予日本的书籍.中国医书的和刻版为314种、679次,约半数出版于江户前期,尤其集中在内容难解的"内经"及技术高难的"针灸"方面.单经(白文)本在注释本发行40-50年之后有和刻.从江户中期开始,随着医学的日本化和日本医书的出版增加,中国书的和刻版急剧减少.所有传入医书约40%有和刻版.50年内从传入至和刻的比率高达46%,这种时间差越在江户早期越短.早在江户前期,和刻版中的畅销医书已经是3卷以内的薄册,且大多与当时中国的流行医书或最新医书无关.另外,在整个江户时期,也有从大部头书中拔粹或摘编的现象,由此可窥知日本特色的小型化嗜好.据此,日本在江户时期,从自身角度接受了中国医书,并进而接受了中医学,同时加以日本化.  相似文献   

16.
高岚 《科技信息》2010,(8):I0146-I0146
赖山阳(1780—1832),日本江户后期的儒学家,历史学家。名襄,通晓汉诗文。安艺国人,赖春水之子,在江户师从尾藤二洲,作为尊皇攘夷派志士的精神支柱,影响很大,著有《日本外史》等:据说,当时赖山阳教弟子作绝句,先述起承转结,其辞云:“大阪本地丝屋有女儿!……(这是起),姊姊十六,妹妹十五……(这是承),  相似文献   

17.
阿香 《世界博览》2021,(4):70-71
1855年11月日本发生了大地震,7000多人丧命,至少有1.4万栋建筑物被摧毁,江户(现在的东京)变成了一片废墟,这就是著名的"安政地震".震后不久,一系列匆忙印刷的有关地震的图画开始出现在日本的街头巷尾.在这些画作中,无一不出现了巨大的鲶鱼形象. 古时的日本人认为一条大鲶鱼托扶着日本列岛,日本的雷神鹿岛明神看守着巨...  相似文献   

18.
唐永亮 《世界知识》2014,(22):71-71
<正>"忍者"在日本历史上原为潜入敌方内部进行侦查和收集情报的间谍。江户时代以后,传统意义上的"忍者"被虚构化、文艺化,及至现代的动漫作品中,"忍者"不光彩的一面已完全被掩盖,成了积善惩恶的大英雄。《火影忍者》是现代"忍者"动漫的代表,作者为日本著名漫画家岸本齐史,从1999年起连续刊载于日本《少年JUMP周刊》上,于2014年11月10日发售的"JUMP"第50号完结。  相似文献   

19.
井原西鹤(1642—1693)是日本江户时代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的俳皆诗人.1682年,他用散文形式创作了《好色一代男》,并以此为嚆矢,写出了一系列表现浓厚的市民意识的作品,由此而开创了称雄一代的“浮世草子”(即社会小说),从而奠定了江户小说的基础。并原西鹤原名平山藤五,笔名西鹤,井原可能是他的母姓。后号松寿轩、松风轩、二万翁等。他于宽永十一年(1642)出生于当时的商业重镇大阪,元禄六年(1693)谢世。西鹤的家庭以经商为业,十分富裕。他从15岁左右开始学习徘谐,起初师法贞门,即排坛中心人物松永贞德(1573—1657)的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日本传统能乐艺术的集大成者、能乐师世阿弥的传书为研究对象,从他在室町时代(1338—1573) 前期对能乐观演空间的言论中分析、总结出世阿弥对能乐观演空间设计尺寸的原理性认识。其后,将世阿弥的设计尺寸理论与江户初期成书的建筑技术书《匠明》中对能乐观演空间的设计尺寸的规定进行比较,考察两者之间的变化。最终,总结了江户时代(17 世纪初)对室町时代能乐观演空间尺寸体系的继承以及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