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句节初议     
重新界定语言和言语的使用单位,提出了句节这一概念,并对句节的结构过程及其组合规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通过对韦伯的工具理性的批判,提出了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了实现交往理性,哈贝马斯预设了一个反事实性的前提——理想言辞情境,即人们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论证规则、不受任何约束和强制、平等自由地展开对话,以此来达成共识真理。然而由于社会权力、知识拥有量差异、时间限度、社会多元利益冲突等因素,限制了理想言辞情境的实现,理想言辞情境在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陈蕾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114-118
在文体学界,"隐含作者"这一概念享有广泛的影响。学者们一般认为,这一概念是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的。但任何概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有其历史渊源。关于这一概念的溯源问题,前人(如曹禧修等)有所涉及,可惜尚不深入。从布斯所给的"隐含作者"定义出发,从中西文论史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溯源,明确了这一概念在文体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这一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来的。本文主要是从大量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呆傻语"来分析这种言语会造成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的原因及产生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德祥  邢文 《科技信息》2009,(31):J0021-J0022
为了有效描述科技查新对科研项目的鉴证效果,本文提出并着重探讨了查新否定率这一概念的界定问题,并在科技查新实际工作中进行了统计应用和数据分析,作者试图通过这一概念的应用来定量揭示和反映科技查新在科技管理和科研活动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李龙霞 《科技信息》2012,(25):136+176-136,176
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中"理想话语情境"理论的提出对于师生交往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师生交往的理想诉求在于首先为师生建构一种"理想话语情境"。在师生交往中理想话语情境的建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可能性,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的"对话",重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语境化提示”是Gumperz互动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研究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界定却并不清晰。本文对此概念展开多层面梳理,从广义和狭义重新进行界定,并探析语境化提示在真实言语互动交际过程中运行的模式,拓展之前的研究并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孔媛媛 《科技资讯》2011,(26):239-240
前景化是文体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突出于背景之上的事物。因为前景化强调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和美学效果,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于文体分析中。把前景化这一概念引入翻译研究,有利于更好的评价文学效果在翻译中的保存或流失。本论文运用前景化理论,对《许三观卖血记》及其翻译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把前景化这一概念更好的运用到小说翻译研究之中。作者对《许三观卖血记》及其翻译进行的研究表明,译者注意到了该小说中的部分前景化现象,并尽力对此进行了保留;然而也忽视了部分前景化现象,导致了小说文学效果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远程教育中的交互性这一概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媒体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交互性在远程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可实现交互性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法"这一概念第一次是在欧洲大陆被提出的,它是根植于听说教学法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60年代,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了这一教学法的理论知识,之后由维果茨基和布鲁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该文章从情境教学法的相关内容介绍入手,分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并希望借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藏语动词分类很细,准确识别和判断藏文动词的词性是藏语自然语言处理中一个基础又关键的内容,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自动识别,可以在用计算机生成自然语言句子时能很好地阻止不合法句子的生成,也能从整体上减少句子生成量,从而提高效率.提出了一种在理想环境下,通过句子中的使格助词来自动判断动词及物性的方法,这种自动识别方法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判断方法,所以不需要大规模语料的支持.因为是一种理想情况,所以自动识别效率高,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转喻现有研究成果表明,使用言语行为脚本中的边缘成分指代整个脚本是引起误解的主要原因;该观点将说话人用来传递脚本成分的话语作为主要因素分析误解的产生。从受话人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误解产生于受话人对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的在线识解过程;产生误解的更深层原因是在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和受话人在线构建的脚本之间存在不对应关系;说话人使用的话语只是现实语境的一部分,无论该话语是否传递边缘成分都可以产生误解。在受话人构建脚本的过程中,转喻认知机制贯穿始终,同时认知背景、个人语用因素以及现时语境亦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语音信息的采集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噪声的干扰,噪声降低了语音的可懂度及清晰度,甚至严重影响语音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谱减法是语音减噪中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人的感觉特性,对语音短时幅度谱进行估计,适用于受加性噪声污染的语音。本文通过统计分析谱减法的增益补偿因子和过减因子参数,研究基于谱减法的藏语语音减噪处理,并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当利用传统自然梯度算法对所有语音信号都使用同一个激活函数进行分离时,对语音信号的盲源分离效果都不尽理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基于皮尔逊系统的分段激活函数对传统自然梯度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引入皮尔逊系统,将皮尔逊函数与传统激活函数相结合,再利用信号的矩估计方法,分段选择合适的激活函数代入分离矩阵,有效克服了传统语音分离算法的缺点和不足.仿真结果表明,在对实际的语音信号进行分离时,改进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自然梯度算法,并且在保持了良好收敛速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均方误差.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容易出现失衡。因此培育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全新任务。同时,如何培育也是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当前,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人文关怀,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平稳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6.
"混沌"在东西方原始神话宇宙观中最初是以"人格神"的形象出现的。《老子》以"混沌"神话为具象原型,"混沌"在《老子》中衍化成一个带有哲学意义的概念。《老子》哲学中"混沌"概念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概念,不仅关涉宇宙,用来描述宇宙起源的图景,而且也用来描述《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从宇宙万物的理想状态和理想人格的精神状态和风貌的描述出发引导和规范人类个体及群体的生存方式,"混沌"概念同时也是作为一个范导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语音盲分离算法都是针对说话人个数已知且在分离过程中恒定的情况,现实中说话人个数是时变的,提出仅用2个麦克风对说话人个数时变的语音信号进行盲分离的方法,不仅能反映说话人个数时变的过程,而且解决了麦克风与说话人之间个数差异引起的超定、欠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空情的不确定性给区域防空部署优化方案的生成带来很大的挑战,每一种空情下对应一个最优部署方案,为了综合各空情下的最优部署方案得到适应各种不同空情的最优方案,将各空情下的最优部署方案集作为问题的理想点,通过定义部署方案之间的贴近度,构造出评价函数,最终将问题转化为一单目标规划问题,并得到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区域防空部署优化方法,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LPC谱估计算法摆脱不了全极点模型的束缚,通过提高模型阶数来获得更好的频谱包络,但其在谱的谷值处有很大偏差的缺点.文中对倒谱法通过对对数频谱密度函数定义和对残差的迭代更新,得出了一种对数幅度谱包络的无偏算法.与LPC和MEL-LPC法比较具有较多优点,为语音信号零极模型的估计和对语音特征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广义格半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广义格半群的概念,进而对广义格半群与格半群以及相应的理想和sl理想的相互关系及区别进行了讨论,指出格半群是广义格半群,反之则不一定,在广义格半群中理想集I(S)是完备格,而sl理想集却不能构成格,在格半群中,sl理想集是格,但是两个sl理想的上确界不等于其并,广义格半群中的理想均能生成sl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