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及其它有关著作蕴含着深厚的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的生态文明思潮吻合。宋应星的“天工”生态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代要求,是新余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动力,有利于唤醒全民生态意识,推动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四百周年诞辰。宋应星(公元1578——1661),字长庚,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曾任江西分宜县教喻、福建汀州推官、安徽毫州知府等职。他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罕见的重要古典科学巨著,是世界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曾有日、法、英、德等译本。他还写了《谈天》、《论气》、《野议》、《画音归正》、《思怜诗》等著作。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宋应星是“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本文试图对宋应星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一初步探析,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也是当时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名著《天工开物》,是一部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中国古代优秀科学技术典籍.近年来,在他的故乡又发现了明崇祯年间的刻本《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等四种著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宋应星的政治、哲学观点以及在科学上的成就,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宋应星的财富观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他所提出的劳动创造财富,发展农工商增加财富,开源节流以积累财富的观点,不仅具有时代的进步色彩,而且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08,(3):44-4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总结的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宋应星1587年出生于江西奉新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五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终于在45岁时转而研究农业和手工业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6):F0004
宋应星(1587年-1666年),字长度,明代江西奉新人,他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奇才.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哲人,学问渊博,著作丰富。由于他的“反满抗清”的民族意留,使他的思想、著作也随着他本人的销声匿迹而被长期埋没;直到工业初兴的近代乃至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才又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明代末年,涌现了一批离经叛道、尊法反儒、很有作为的科学家。李时珍、宋应星、徐宏祖和徐光启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载药1892种,附方11096个的药物学巨著,集明以前医药学之大成。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总结我国古代工农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记录了他所考  相似文献   

8.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北乡人。他是我国科学技术史和世界科学技术史上一位重要的科学家。1587年明万历年间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官僚家庭;1615年中举,做过几任地方小官;1644年清兵入关后,隐居家乡,死于清顺治年间。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就是一部具有鲜明的尊法反儒思想的、反映明代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的优秀科技著作。它首先告诉我们,科学技术脱离不了政治,要使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就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路线;它同时告诉我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许多发明创造,科学技术只有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应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奇人。他的经历充满各种色彩,并与江西分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为政干练,精于经世致用之学。在分宜他发表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天工开物》。此书全面介绍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是中国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1.
因犯了杀父娶母大罪而被迫弄瞎双眼流放而死以解除百姓于灾难之中的俄狄浦斯王,一直作为一个罪人而承受了因果报应式惩罚。但是,随着现代心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理论领域的应用,人们才有可能从他受挫的心理出发去研究这一情节的必然性,并因此而对他的人品重新作出评价。在他的三次冒险中,始终贯穿着他强烈追求母爱的潜意识渴望,贯穿着他对人民的兴旺与幸福的无私奉献。因此,他暂时脱离母爱而流放致死只不过是一个楔子——把剧情推向高潮以更加充分地歌颂他的光辉和伟大。  相似文献   

12.
预言的深刻--兼论鲁迅的怀疑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同时代的思想家比较,鲁迅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性,显现出预言般的深邃。他对民主与科学的质疑,对革命及革命者的怀疑,对革命胜利后的预测,对自己死后被利用的猜测,都已经程度不同地被史实所印证。这得力于鲁迅彻底的怀疑精神,使他能够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的独特视角,去审视人类自身及其社会环境,对过去、现在、未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以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黑魇》为核心,参照同一类型散文作品中的其他几篇,再辅之以同时期的几篇文论,进行文本细读,来理解和叙述沈从文昆明时期的思想重心、感触接点、精神踪迹和文学理解,特别描述出其精神迷失的具体情形,并强调其文学理解的庄严,从而论述沈从文作为一个作家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李居平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7):125-128,136
博尔赫斯一生与书籍和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主要源于小时候父母亲和家庭藏书的影响,以及他对书籍的钟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图书馆职业的选择和毕生从事图书馆工作。《通天塔图书馆》梦幻般的描述,集中体现了他的图书馆情结。  相似文献   

15.
塞尚重视绘画的形式美,强调造型和画面视觉要素的构成秩序,力图使自己的绘画达到绝妙的均衡和完美,他向着这方面,进行异紫执着的追求,但其艺术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阐,都不为人们所理解,加之他怪异、孤僻的性格,不善与人相处,使得他的绘画作品内容多是室内静物、野外风光、自画像和少数亲友,题材元素的选择极为有限。本文通过对其绘画作品在题材的表达和元素的选择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来试图了解画家本人极富个性的内心世界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现代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晚清著名词人文廷式的词真实地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历史巨变,以其振聋发聩之势光耀词坛,词中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身的怀才不遇融为一体,完整地记录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一心为国却报国无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童年,海明威心头永远的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扮女装的童年经历导致了海明威终身的痛苦.它对他人格的形成至少具有精神分析学方面的三种意义:第一,导致他对女性既依赖又忽略的双向情感以及对名誉地位的终身焦虑;第二,导致了他强迫性的竞争意识及较强的攻击性;第三,导致了他的自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憎恨.  相似文献   

18.
戴望舒的诗作以典型的个人话语书写内心情感历程.少数关注现实的诗作并未影响他前期的基本取向;他咏叹情爱,但更多遭遇苦恋,未曾获得幸福;他咏写对精神家园的追寻,逼仄的现实前却无由逃遁;抗战中的罹难,最终转变了诗人的心路走向,诗人由此实现对现实的复归,并完成了其不朽之杰作.  相似文献   

19.
作家是时代之子,何其芳一生的文学活动与特定时代有紧密联系。对于 主流性文学,他划下了从远离到汇入的运行曲线,他为时代奉献了有独创性的抒情散文与诗歌。但其文学评论却明显具有双重性,总结其成败得失,对于建设新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成长、成才、成就辉煌的一生及其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总结了爱因斯坦对现代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论述了他的高尚人格和科学价值观,阐述了从中获得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