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本文对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并简单举例  相似文献   

2.
杨军峰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5):174-174,66
探讨了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一些具体应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陈忠 《科技咨询导报》2013,(34):150-151
认知同化论认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最重要的因素。同化论的核心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观。这种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新旧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得到充实和巩固,新知识更易被学生掌握和运用。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搭起联系新旧知识的认知桥梁,是产生同化,建立良好认知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奥苏伯尔同化论中的方法可作为教师教学的技能、学生学习的策略。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中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好和学好这门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分析化学课程设计内容多、知识点琐碎,课程讲授时间有限。这些限制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本文拟利用同化论中的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观念,提高讲授和学习效果,试图探索一条教好分析化学、学生学好分析化学的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高等代数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介绍了运用等价命题的原理,解决某些命题的证明和概念的扩宽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奥苏贝尔概念同化模式作了介绍,并结合初中物理教学谈了该模式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新知识的学习实质上是经历同化顺应的过程,从概率论课堂教学出发,阐述了“同化顺应”理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推动教学深入本质、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魏楠 《科技资讯》2009,(25):28-28
系统仿真是处理排队论中部分问题的有效工具。本文通过排队论中的具体例子,介绍了如何利用系统仿真中的相关方法处理试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通过例子得到的结果可看出此方法可得到具体有效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较系统地综述了资料同化中各种方法的分类,并着重说明了伴随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步步骤。并总结了伴随方法在海洋中的应用现状,瘩指出由于观测资料特别是遥感资料的日益丰富,伴随方法将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有关高等几何知识在初等几何中的应用,特别是通过高等几何知识与初等几何知识的联惯性来提高学生对高等几何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整体思想作为系统论的最基本思想对数学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强化教学中的整体意识,在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训练等环节上融入整体原理的运用,尽量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网络。  相似文献   

12.
从价值工程学说出发,分析课程价值的受控因素,得到增大课程价值的最优方案和核心因素(即教材功能),进而得出加强教材建设时提高教材功能的四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它是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今最为盛行的教育理论之一,它不仅在理论上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教育理念上的依据,也使广大外语教师重新审视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各种要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取效行为是语言学理论中较少受到关注的内容。对于取效行为的论述和批判倾向于将取效行为划出传统语用学的范畴。通过对取效行为的性质的分析,不难看出,取效行为本身并不是一个界限清晰的行为,而是一个由施事行为引发,说话人、听话人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厘清取效行为的性质有助于我们在语言测试、二语习得等方面重新看待取效行为的理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的设置目的和课程特点出发,阐述了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独特的实验教学方法,总结了三种教法以及新教学方法实施后取得的良好效果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 1世纪 ,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和社会的主要财富。传统知识论正在淡出 :知识真理符合论与怀疑论 ;知识本体论与内在主义 ;非基础非内在主义和现象论。把知识作为对象 ,从存在论进路研究知识论已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因为一是知识对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是知识的社会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三是信息化知识产业突飞猛进 ,四是关于知识经济的理论趋于成熟。针对“德鲁克疑难”提出当代知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概念体系是一个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概念体系:“三个代表”整合了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规律,科学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统一;“三个代表”概念形式的展开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的规定性所构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