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低浓度甲醇完全氧化钙钛矿型La1-xSrxMnO3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1-xSrxMnO3,研究其对低浓度甲醇完全氧化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r2+取代量和样品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均有显著影响,以873K焙烧的La0.6Sr0.4MnO3的催化活性为佳;催化剂的BET,XPS,O2-TPD,H2-TPR表征研究结果证实,较大的比表面,较高的表面Mn浓度和氧吸附量都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La(2-x)Bix/3Ca1/3MnO3体系的电阻行为和磁性转变,当x=0.0,0.2时,样品表现为铁磁转变,居里温度Tc分别为265K和245K,铁磁转变伴随着半导体-金属转变,对应于磁电阻效应的极大值;当x=0.4时,样品表现为复杂的磁性转变,样品的电阻率为半导体特性,对应的磁性转变没有半导体,金属转变发生,在x=0.4和0.6两个样品中,1T外场下85K时获得大于86%的巨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3.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1- x Mgx )2 P2O7 ∶Sn(3.3×10- 2 )和(Sr0.9Mg0.1 )2 P2O7 ∶xSn两个体系系列样品,在紫外线激发下,详细地测量了它们的发射光谱,讨论了Mg 含量对(Sr1- x Mgx )2P2O7 ∶Sn 和Sn 含量对(Sr0.9 Mg0.1 )2P2 O7 ∶xSn 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认为(Sr0.9Mg0.1 )2P2O7 是Sn2+ 较好的一种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1.8Pb0.2Sr2Ca2Cu3Ox和Bi0.9Pb0.1Ba0.1Mg0.1Sr0.8CaCu2Ox超导样品,并研究了Ba、Mg掺杂对Bi系超导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及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Ba和Mg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Bi系2212相的生成,促进2223相的形成,并能提高超导材料的Tc.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1.8Pb0.2Sr2Ca2Cu3Ox和Bi0.9Pb0.1Ba0.1Mg0.1Sr0.8CaCu2Ox超导样品,并研究了Ba,Mg掺杂对Bi系超导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及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Ba和Mg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Bi系2212相的生成,促进2223相的形成,并能提高超导材料的Tc。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Sol-Gel法合成了Bi1.6Pb0.3Sb0.1Sr2Ca2Cu3Ox体系的高Tc超导原粉,对于不同的烧结时间,材料的超导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与同种方法合成的Bi1.7Pb0.3Sr2Ca2Cu3Ox体系进行了比较。用Sol-gel法,在Bi系中掺杂Pb,同样会缩短烧结时间,促进高温相的形成,同时掺杂Pb,Sb,形成超导材料所需的烧结时间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7.
镧锰系钙钛矿可脱附氧与催化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分解法合成La0.8Me0.2MnO3(Me:Na,K,Ca,Sr,Ba)和La0.8Sr0.2Mn0.7M0.3O3(M:Fe,Co,Ni,Cu)系统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用TPD方法研究部分取代对样品的氧吸-脱附性能的影响,对于La0.8Me0.2MnO3系列,氧的吸-脱附特性由A位的离子半径、价态和物化性质决定,对于B位取代基活性与可脱α氧量并不成比例关系,其活性的决定因素可能是B位离子的自氧化还原循环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淀粉类衍生物作有机多功能酸络合剂的溶液合成法制备纳米钙钛矿La0.8Sr0.2MnO3+x.通过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在100℃下蒸发、炭化及经400~1300℃不同温度下煅烧3h后的显微结构和相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钙钛矿结构La0.8Sr0.2MnO3+x相的形成温度为500℃,其形成温度低的原因可能是炭化后金属离子与其它离子或基团结合力较弱因而活性高.700℃是比较理想的煅烧温度,由此制得粉体结晶完整,且晶粒细小.晶粒尺寸20nm左右,颗粒尺寸为15~60nm.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Sol-gel法合成了Bi1.6Pb0.3Sb0.1Sr2Ca2Cu3Ox体系的高TC超导原粉,对于不同的烧结时间,材料的超导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超导转变温度为108.3~116.1K)并与同种方法合成的Bi1.7Pb0.3Sr2Ca2Cu3Ox体系进行了比较.用Sol-gel法,在Bi系中掺杂Pb,同样会缩短烧结时间(缩短60h),促进高温相的形成,同时掺杂Pb,Sb,形成超导材料所需的烧结时间进一步缩短(缩短153h).利用SEM和X-ray观察和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特征和物相结构.Sol-gel法具有工艺简单,烧结时间短,样品颗粒均匀、粒度小、组分易控等优点,在高TC超导材料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材料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0.
对Bi ̄(1.7)Pb ̄(0.3)Sr_2Ca_2Cu_3O_(y-x)F_x(x=0.8)超导体T_c介于114~118K的样品进行SEM和TEM结构观察.超导体的晶粒尺寸大小不一,内部孔洞较多,元素的成分分布极不均匀.含F样品存在2种结构的2223相,其中含F的2223相沿b_F方向的调制周期为13.88,不含F的2223相沿b方向的调制周期为9.42,含F单胞在ab面的点阵常数略有收缩.F取代部分O是产生调制周期变长和T_c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ELECTRONICANDMAGNETICPROPERTIESOFLa0.7-xPrxSr0.3MnO3*GuoZaibingZhangNingDingWeipingZhangJianrongDuYouwei(NationalLaboratoryo...  相似文献   

12.
以二甲苯完全氧化作为“探针反应”,配合XRD分析、BET表面积测定,用复合硝酸盐溶液浸渍αAl2O3和γAl2O3两种载体制取了负载型催化剂结果表明,在αAl2O3上形成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晶型较为完整,活性相晶粒大小适合于催化燃烧反应;而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γAl2O3上形成的La0.8Sr0.2MnO3颗粒细小,对二甲苯完全氧化具有低的催化活性,故认为αAl2O3对La0.8Sr0.2MnO3是更为合适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纳米晶LaCoO3和La1—xSrxCoO3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发现以Na2CO3-NaOH为沉淀剂,结合超临界干燥法,是合成纳米晶LaCoO3及La1-xSrxCoCO3(其中x≤0.3)的有效途径。以此法可制得平均粒径约15nm的LaCO3和平均粒径约35nm的La0.8Sr0.2CoO3.LaCoO3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随粒径的减小明显提高,纳米晶LaCoO3中镧被锶部分取代可显著提高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La1—xCaxMnO3多晶材料的巨磁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统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La1-xCaxMnO3(x=0.15,0.3,0.4,0.5,0.67,0.7)的系列多晶样品,测量了样品的直流电阻率随温度(4 ̄300K)、磁场的变化(0 ̄8T)。结果表明:x=0.3的样品具有最好的磁阻效应,x=0.15,0.67的样品在测量范围内没有巨磁阻效应,但x=0.7的样品出现较弱的巨磁阻效应,其金属-半导体转变温度为105K。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掺杂方法合成了Ba1-xSrxTiO3和Ba09Sr01TiO3·yLa2O3(0≤x≤1,0≤y≤03)系列固溶体超细粉末。XRD证实,当x=1,y=0时,为四方晶系BaTiO3纯相,当0<x<1,0<y≤03时,得到一系列完全互溶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SEM观察粒子为球形,大小均匀,粒度02~03μm,制陶实验发现,钛酸钡经化学掺杂后,室温介电常数显著提高,当x=01,y=002时,ε可达30000,比BaTiO3纯相的室温介电常数提高20倍。  相似文献   

16.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粒度在0.2~0.8μm范围的钙钛矿型La(1-x)Sr_xMnO_3粉末,用室温和高温X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发现其在1200℃高温发生了四方→立方的相变;制备的粉末粒度与水浴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在室温时电阻率在6.0×10 ̄(-3)~6.9×10 ̄(-3)Ω·cm范围内,在温度大于45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率亦升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2+xNdxSi1-xO2(x=0 ̄0.15),用DTA,XRD,TEM核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及离子导电性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其固溶体形成范围是0〈x≤0.09,在固溶体范围内,样品电导率随掺杂量增加而增高,平均粒径为0.2μm,与传统固相合成方法相比,该法可使样品的生成温度降低,离子导电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通式为(C15H15N2O3)xRE(NO3)y(H2O)z(当RE=La~Pr时,x=3,y=6,z=0;RE=Nd时,x=2,y=5,z=1;RE=Sm~Lu,Y时,x=2,y=5,z=0)的一系列15种标题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1HNMR,TG-DTA,摩尔电导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认为可能生成包含一分子水的11配位钕配合物的原因在于抗衡阳离子的空间效应,使其与络阴离子间的vanderWaals力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镧存在下一阶导数光谱直接测定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La3+ 、Er3+ 共存的RE—XO—CPC弱酸性介质体系中,加入F- 可有效地掩蔽La3+ 。选用L16(45)正交表进行试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 XO] = 1.31 ×10- 4 mol·L-1 ,[ CPC] = 4 ×10 -4 mol·L-1 ,[ F-]= 8×104 mol·L-1 。一阶导数峰谷法、零谷法、峰零法测定Er3+ 时,3 倍量的La3+ 不干扰测定,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0 .25+ 0.12x( 峰- 谷法,相关系数0-997) ;y= 0-19 +0-087x(零- 谷法,相关系数0-996) ;y= 0-14 + 0-024x( 峰- 零法,相关系数0-985)。用峰- 谷法对不同配比La3 + 、Er3+ 合成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La0.8Sr0.2MnO3+λ负载于α,γ-Al2O3上作为燃烧催化剂的研究高丽蓉,孙燕华,沈岳年(内蒙古大学化学系,010021,呼和浩特)StudiesonLa0.8Sr0.2MnO3+λLoadingonα,γ-Al2O3asaComb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