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模糊控制在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调节中的应用,并比较了定时控制与模糊控制的计算机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策略在行程时间和总服务流量等性能指标上优于定向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的模糊逻辑控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模糊逻辑控制器实时地调节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该控制器由模糊规则库,模糊生成器,模糊消除器等组成,控制器的输入量来自入口匝道以及上下游的检测器,输出是入口匝道的调节率。 相似文献
3.
MA Xin-rong YAO Yuan 《中国西部科技》2008,(7)
入口匝道控制是快速路交通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种控制形式。首先是控制调节驶入主线的交通流量,使得匝道下游的主线流量不超过其通行能力或服务流量。然后是则主要帮助驶入车辆安全地汇入主线,并尽可能地减少驶入车流对主线车流运行的影响。采用适合的控制算法,则可以减少"挤压"或阻滞,避免出现主线车辆被迫变换车道的情况。控制单位时间内允许进入的车辆数通过从而来消除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拥挤现象。 相似文献
4.
入口匝道控制是快速路交通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种控制形式。首先是控制调节驶入主线的交通流量,使得匝道下游的主线流量不超过其通行能力或服务流量。然后是则主要帮助驶入车辆安全地汇入主线,并尽可能地减少驶入车流对主线车流运行的影响。采用适合的控制算法,则可以减少“挤压”或阻滞,避免出现主线车辆被迫变换车道的情况。控制单位时间内允许进入的车辆数通过从而来消除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拥挤现象。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交通系统是具有非线性、随机性、时变性等特性的复杂系统,用传统的数学模型很难准确地描述,因此依赖数学模型的交通流控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建立了一个包含神经网络的无模型高速公路交通流匝道控制系统,这里以入口匝道的放行率(即控制变量)作为神经网络输出,并给出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详细的训练算法,其中训练算法采用了SPSA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实施控制,且比一般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强的在线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智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5)
以深圳春风路高架快速路为例,对不同交通需求水平情况下定时、Alinea、Flow 3种常用入口匝道控制算法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详述了各种算法的参数取值.仿真结果表明,入口匝道控制在交通需求高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能有效发挥改善主线交通的作用.Alinea和Flow算法总体优于定时控制,但也显著增加了匝道的延误和排队长度.当交通瓶颈与上游2个入口匝道均密切相关时,Flow算法控制效果优于Alinea算法.最后,对在Alinea,Flow算法中引入匝道排队调节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排队检测器离匝道入口的距离是平衡主线拥挤和匝道排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加使得交通拥堵日趋严重,改善此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入口匝道控制是目前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介绍了目前几种比较典型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算法以及这几种方法的比较和改进,以促进控制算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上海典型匝道--内环内侧武夷路上匝道,将国外运用较为成功的单点控制方法--ALINEA算法,在附加考虑匝道排队长度限制的基础上,运用于实际的工程实践.经过离线模拟,发现主线速度得以提高,同时匝道流量的脉冲性被一定程度地平滑了.故认为:以ALINEA算法为基础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海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算法的高速公路匝道控制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拥挤和堵塞问题,提出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在拥挤和堵塞形成之前控制匝道的入口流量,避免交通拥挤和堵塞的形成。分析了交通流的构成和自然条件对交通的影响,然后设计出匝道模糊控制的基本结构,并给出了确定交通状态参数的模糊算法。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汇合控制下的道路通行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实行汇合控制下的通行能力,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把可接受间隙作为一个固定参数进行计算,在本文中,则把可接受间隙作为一个概率分布来研究,同时本研究根据主线车流车头时距分布,给出了各级服务水平下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鉴于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学习能力以及自适应能力,本文将神经网络控制与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神经网络的入口匝道的协调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较之于ALINEA控制,该方法能更好地稳定快速路的主线交通流密度。 相似文献
12.
马帅旗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
为了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问题,对强非线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高速公路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PID控制匝道的方法.该方法依据密度偏差及偏差变化实时修正匝道控制参数,调节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数,从而使高速公路的主线车流密度处于理想状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较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可以使高速公路交通流密度处于期望密度,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施高速公路路网交通流的优化控制,采用MATANET模型进行路网交通流建模,应用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构造了路网入口匝道的协调控制模型. 该模型应用全局实时交通数据,以缩短行程时间和减少入口匝道排队长度为控制目标,能够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有效处理偶发性拥挤. 针对模型的非线性,应用遗传算法对性能指标进行优化,探究不同性能指标的优化对路网交通运行状况的影响. 以南京市周边高速公路路网作为应用实例,验证了所研究模型与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在国外许多大城市已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其控制方法依据控制范围、复杂程度可归纳为静态控制、单点动态控制、动态协调控制三类.国内在此领域内尚未展开大规模的研究,目前也没有实际应用的案例。本文对几种基本的高速道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相关研究的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入口匝道控制是城市快速路交通缓堵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回顾了入口匝道控制自提出以来近60 年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入口匝道控制逻辑与类别,聚焦入口匝道控制的方法论演进。 研究发现: 入口匝道控制范围从局部最优向全局最优发展;入口匝道控制对象由宏观交通流控制向微观车辆控制发展;入口匝道控制的建模方法从确定、均质和静态等模型假设向考虑交通流随机性、异质性和动态性方向发展;入口匝道控制的求解方法分为数学推导和搜索算法两类,在收敛性和普适性方面各具优势。最后,分析了入口匝道控制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未来4 个重要研究方向,包括宏观与微观交通流协同控制、入口匝道控制的抗干扰与自恢复能力提升、大规模快速路网控制的高效可靠求解,以及网联环境下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多路段入口匝道的协调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模糊规则实现了相邻路段间交通状态的协调,并对匝道排队进行调节,使其不超过最大排队长度.然后,在神经网络权值优化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对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避免算法收敛于局部最优解.该方法具有不依赖于系统的精确模型、控制算法能自适应外界变化、可实现多路段间协调控制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3个路段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能够较好地实现自适应协调控制;与经典的ALINEA方法相比,优化速度更快,在抑制交通密度波动和排队长度增长方面效果更好,对道路容量的利用也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的机理和作用,对匝道控制方法进行简单分类,分别给出了各种控制方法的模型表达式,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和给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针对目前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中的不足,结合模糊理论控制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策略的标定方法,并给出了基本算法流程,能够满足城市快速路中不断变化的交通状况对控制策略的动态需求。最后,结合广州市某主干道上的实际调查数据,利用本文的控制算法得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并将其用于该主干道的匝道控制中,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本文的控制方法能满足动态变化的交通状况,控制效果较好,对城市入口匝道控制的方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快速路因交通需求大于交通供给而出现的交通拥堵现象,考虑入口匝道处车辆对城市快速路优先使用权的需求,通过分析优先放行的效益,提出了优先放行的入口匝道控制策略,即在交通高峰期让等级较高的车辆优先进入城市快速路.文中还研究了优先放行的城市快速环形路段算法,并给出了具体的算例.结果表明:将该策略运用到入口匝道控制上,能限制等级较低的车辆进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入口匝道的特点,给出了入口匝道连接处交通流参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及入口匝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将连接处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整理成汇入率、上游外侧车道流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实测数据对关系模型进行标定.与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的经验公式和算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流量与汇入率呈指数函数关系;流量-密度呈线性函数关系,并与美国经验公式一致. 相似文献
20.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高速道路入口匝道的通行能力主要受3个因素的制约;干道最外侧车道上的车流特性;匝道车辆接受空档的特性;匝道车辆连续跟车行驶特性。因此运用平面优先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成果,根据高速道路匝道与干道结合部的交通流特性以及我国交通的混合交通流特点,建立了高速道路匝道通行能力模型,并对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