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朱熹是宋朝儒学的集大成者,其家庭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他从"三纲五常"这一封建伦理核心出发,以"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三伦关系为主要内容阐述其家庭伦理思想。其家庭伦理思想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等特征,在当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风尚培育以及和谐文化建设还依然具有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菁 《凉山大学学报》2003,5(3):142-144,148
本文以道教伦理、佛教伦理和基督教伦理的基本观点简要论述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道教伦理的“道”在网络经济的再诠释和“经国理身”对促进网络社会顺应自然之道而和谐发展和健康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佛教伦理的平等、克已观念对网络失范行为的抨击意义以及对网络伦理建设的启发;基督教伦理的原罪观、拯救观和普世观作为重要的伦理思想资源对网络伦理建构的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朱熹是宋朝儒学的集大成者,其家庭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他从“三纲五常”这一封建伦理核心出发,以“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三伦关系为主要内容阐述其家庭伦理思想。其家庭伦理思想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等特征,在当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风尚培育以及和谐文化建设还依然具有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崭新的现代文明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之而对公共行政提出伦理诉求,要求公共行政主体应树立正确的忠诚观、正确的义利观、爱民思想、民主意识、公正意识和义务感等,培育这些伦理思想的对策路径:应建设服务型政府体制、增强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价值引导、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是以儒家经济伦理为核心,以墨家等诸家为补充的伦理思想体系。本文对孔子、墨子的义利思想进行比较,以挖掘其现代价值,使之有益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急剧上升,传统的士、农、工、商的四民秩序已被打破。商人阶层的社会价值必须重新估量。《聊斋志异》中的《黄英》就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黄英》通过马子才、黄英的结合以及他们的心理透视,可以看出士魂与商才的联姻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民国前期,山东潍县走上了早期工业化道路,而周边县份却仍深陷于传统经济之中.这种经济分流发轫于清朝中叶,当时潍县商业已比较发达,为其近代早期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潍县商业发达的原因除交通优越、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追求利润等经济因素外,还有更深层面的社会原因.科举的失意和因捐纳造成的商人社会地位的上升,使潍县社会阶层构成与邻县有着很大不同,潍县社会观念因之由"重农"转为"重商",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8.
世界三大宗教理论体系森严罗密,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忽视的伦理思想资源,在世界伦理思想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却日益陷入到严重的危机中:虚无、自私、缺乏责任、信仰缺失、价值体系崩溃等等.佛教伦理思想中的基本义理、戒律、超越、平等、慈悲等伦理观念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社会人更具有缓解危机、警示自醒的作用,对当代人确立安身立命的伦理原则和增强责任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不能简单地概而论之为重商或抑商,对于古代商业政策的研究,应将其置于其所产生的时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古代的商业依其性质有官营商业和私营商业两部分,"抑商"究竟是抑制官营商业还是抑制私营商业这才是讨论的焦点。西汉王朝对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商业政策。因此,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研究绝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惟此才能对"重农抑商"政策有一个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三大宗教理论体系森严罗密,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忽视的伦理思想资源,在世界伦理思想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却日益陷入到严重的危机中:虚无、自私、缺乏责任、信仰缺失、价值体系崩溃等等。佛教伦理思想中的基本义理、戒律、超越、平等、慈悲等伦理观念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社会人更具有缓解危机、警示自醒的作用,对当代人确立安身立命的伦理原则和增强责任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玉明 《科技信息》2012,(22):52-52
江泽民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伦理,是指导我国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伟大旗帜,体现着既要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又要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辩证统一。本文对其伦理思想的形成、内容、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历代封建王朝都重农抑商,商人作为四民之末,受到政府的打击、排斥。在道德领域,商人被划入小人的范围,《论语.里仁》里宣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商人几乎成为唯利是图的符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对社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一些人对商业和商人的认识也有所改变。徽商在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的同时,还积极建宗祠、立会馆、筑书院、培养士子,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体现出贾而好儒的一面,他们也由此被视为明清时期中国儒商的典型。  相似文献   

13.
以陈亮和叶适等人为代表的南宋事功学派,一反理学强调心性修养的治学倾向,公开倡导以务实事、求实功为宗旨的事功伦理,特别是农商并重、四民平等、藏富于民和保护富人等经济伦理思想,不仅滋养了重利富民的浙东精神,对浙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这一具有浓厚事功色彩的经济伦理与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某种契合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重新思考马克斯·韦伯关于儒家伦理阻碍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论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儒家思想分别产生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和孟子以"仁义"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西汉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更替,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需要,以董仲舒"天人三策"为核心的政治道德观成为当时儒家伦理思想的代表。总的来说,儒家伦理思想的产生及发展都符合并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关系,并且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孟子作为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在当时社会经济急剧变化、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商业日趋繁荣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重农必重商、以商促农、农工商等“百工各从事其所能”的一系列重商之道。他的这些见解对促进战国时代商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改变当时商人受歧视的状况,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等均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重农抑商思想至今仍然禁锢着广大农民群众,常常还听到说:“经商不属正业”,这种传统观念阻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当前,在贯彻中央政策,在农村大力提倡发展商品生产的时候,追溯一下早在战国时期孟子重商之道,对消除农村重衣抑商思想,教育农民重农经商,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一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种种道德失范,并非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而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未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领域的关系所致,鉴于此,迫切需要建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是我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源头之一,科学合理地借鉴、吸收与运用,找出与现代相通的合理部分,进行深度整合与适当调试,对于建设当前市场经济的经济伦理,完善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忠”是中国传统伦理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一种重要规范。当它随着儒家学说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传统伦理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忠”在中日两国各自的传统伦理中究竟具有怎样的地位呢?尽管已有学者作过探讨,笔者以为仍有不够严谨之处,为此撰文讨论。恩格斯说:“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34页)中国传统伦理就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伦理观念和规范也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涵义,以及它们在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目前的商业伦理现状不容乐观.常常可见制假售假、忽视作业安全、不重视知识产权、对环境的破坏等。产生商业伦理缺失的原因在于:以投机取巧的方法经营企业、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存在行业潜规则、教育的滞后等。中国企业需要重视商业伦理.并通过有效途径改善现状。包括完备法制建设.加强执法力度;建立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对员工商业伦理的培训.培养良好的伦理氛围;加强伦理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伦理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公正平等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我们认真挖掘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会发现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理念都能从传统伦理思想中找到文化渊源,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20.
儒家私德伦理主张"亲亲为大"的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血亲宗法关系的层次之分不能兼爱,强调为了孝道可舍弃公正,这不免给人们带来错误的心理和行为暗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我国传统社会主张家国同构、以家庭为本位,家庭私德是中国传统社会以及儒家伦理思想的主导性伦理道德,且与社会公德发生了冲突。随着血缘宗法制的衰落和现代文明的进步,我国已由熟人熟事社会跨入陌生人物的社会。以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为基点,结合西方社会德性的涵养方法,型塑我国公民的现代社会公德观念,构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