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亮点之一,而南宋词人的爱国悲歌又是宋词的一个闪光点。当时,有近百位词人创作出四百六、七十首作品。这些作品描述了金兵元军南侵造成的巨大破坏,并谴责其野蛮罪行;同时又写出南宋人民抗敌北伐,收复中原的报国壮志,并呼唤再造中兴大业。这些作品还叙写了南宋人民怀念“中州盛日”,系心神州大地,抒发报国无路的悲愤,并且反对和议,斥责奸佞,鼓吹重用有真才实学的各类人材。他们忧国忧民,丹心不改。并试图探讨南宋衰亡的历史教训。它们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内容广泛,思想深刻,为唐五代、北宋词所罕见。对后世爱国者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宋浙学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史、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以往的有关研究虽然对此作了很重要的资料积累、某些学术思想史梳理和概括,却还有许多不足.我们有必要通过厘清若干思想学术史上的是非和模糊之处,探求南宋浙学独特的思想内涵、历史作用和现代价值,挖掘出南宋浙学及整个浙学中所蕴含的根本性的"本土性问题"及问题意识和解决方案,揭示其所具有的重要的现代性意义和普适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昇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4):116-119
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在陆游的“镜湖诗”中,关于绍兴地区市镇的描绘比比皆是,对当时市镇的类型、特点、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农村社会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有着具体而生动的反映,这些作品为我们深入认识当时江南小城镇的发展形态和水平提供了宝贵的例证。  相似文献   

4.
周健 《科技知识动漫》2009,(12):118-118
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比如画画,画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与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的思想复杂、深邃,作品通过对人们生存困境的艺术描写,将“时空”与“存在”两个哲学命题形泉地表现在作品中,体现了作者对存在与生命终极价值的哲学追问,提升了作品的认识价值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赏析评述南宋词人贺铸不同特点的作品,说明他的词所具有的兼容性和创造性特征,即:一部分词仍然是花间南唐以来传统的延续,但有的具有了刚性的特质;一部分词融入言志的成分,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而他所特有的豪气词更为南宋开了法门。盛丽、妖冶是他的外在形式,而幽洁、悲壮才是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7.
南宋词人中最耀眼的莫过于辛弃疾.他创造性地继承了苏轼词的创作个性,他的作品对于词这种体裁的独立地位的确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不仅作品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乘.他的作品反映了一个生在屈辱时代的英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
站在当下构建文化多样性的立场,从文献索引、闽台历史民俗资源调查、服饰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及“地方性知识”建构4个维度,对“福州南宋黄弄墓”服饰进行多维价值重释。从考古价值和文献价值上,黄弄墓服饰既丰富了中国服饰史研究中关于南宋部分的实证,又填补了闽文化传统服饰的考古文献空缺,也成为服饰史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文献;黄异墓服饰在刺绣、印染等纺织技术上的成就。既能客观反映宋代闽地纺织工业及技艺的高超,又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南宋时期闽文化地方性审美意趣的真实范例;同时为构建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及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汪藻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文学家,他与江西诗派成员交游颇多。汪藻与江西诗派成员的具体交游、基本情况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宋遗民词人蒋捷历来以“品谊高”著称,因其心念故国拒不出仕而沦为社会最底层的流浪者。品读他的词作可以发现在众多凄苦的遗民作品中,蒋捷词在郁结中能转向透达,显示出精神上的独特亮彩。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南宋的《张协状元》是目前唯一留存的南戏剧本,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从中可以窥见对中国戏曲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京口在历史上是竹枝词非常流行的地方,留下过许多作品。这些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历史资料丰富,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易学启蒙》是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朱熹(1130-1200)的一部“象数”学代表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史料。通过深入地考究与分析,发掘、总结了其中关于组合数学,二进制等方面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史料,并对这些史料在数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选取40个南宋“郊坛官窑”等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测定每个样品中36种微量元素含量,对这些样品的微量元素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宋官瓷的釉料和胎料产地不同,南宋官窑有着长期的、稳定的胎料和釉料来源,澄清了一些考古学上的问题;现代官瓷与古官瓷不同。  相似文献   

15.
南宋抗金英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既有慷慨激昂、雷霆万钧的咏事感怀之作,也有信手拈来的写景咏物抒情小品.其作品的艺术风格表现在:慷慨激昂,豪迈奔放;蕴藉深微,沉郁顿挫;活泼生动,笑骂成文;恬淡闲适,诗中有画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侯洁  袁宝 《科技资讯》2011,(28):231-232
通过对南宋和清朝词人作品的分析,本文重点阐述词在演进过程中与世变的密切关系,说明本来是艳曲小令的歌词是怎样发展成为能够抒发作者博大情怀的古典韵文。  相似文献   

17.
丁玲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不同时期多姿多彩的历史风俗画,描绘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风俗民情。以多种手法,反映民族灵魂的巨变和一代新人靳风尚的成长。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风味,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在遭遇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与自身婚姻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的过程中,敢于冲破理学的清规戒律,站在女性性别的立场上用诗歌来表现个人的“私情”,真情吟咏,无所顾忌。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从风格到情感,都是女性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有限的人生梦想的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和“自我指涉”的私语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明清之际被陈维崧称为“南宋后闺秀第一”的女词人徐灿,在其《拙政园诗余》的99首作品中,有48首以“雨”牵“愁”的词作,足见徐灿对其钟爱有加。从徐灿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分析此类作品的创作缘由,并进一步将其雨愁作品进行分类,做更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南宋王朝定都杭州以后,受“浙西”文化的影响,南宋文化更具优雅、婉美而精细的形态,生成了追求诗意的审美品格。南宋文化为南宋文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融入世界、认识世界的文化感知方式,从而为南宋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自身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