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贵州民族药杨梅叶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采用管碟法对矮杨梅4 种类型植物叶的水煎剂体外抗菌实验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对G+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对G- 大肠肝菌,G- 霍乱弧菌,G- 福氏痢疾杆菌,G- 伤寒杆菌无抑菌作用。不同类型矮杨梅叶对细菌具选择性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矮杨梅叶对同一细菌抑菌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获得了矮杨梅种下7个类型和毛杨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X)酶谱。矮杨梅种下各类型的POX谱带具有多型性;以POX谱带为性状,对矮杨梅各类型和毛杨梅进行了聚类分析,矮杨梅各类型和毛杨梅被分为两大类,对应于形态分类学上的两个种;矮杨梅的7个类型,被分为两类4组,其中,小乔木型和青白果型差异程度较大,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获得了矮杨梅种下7个类型和毛杨梅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矮杨梅种下各类型的POX谱带具有多型性;以POX谱带为性状,对矮杨梅各类型和毛杨梅进行了聚类分析,矮杨梅各类型和毛杨梅被分为两大类,对应于形态分类学上的两个种;矮杨梅的7个类型,被分为两类4组,其中,小乔木型和青白果型差异程度较大,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4.
贵州杨梅属2种植物幼苗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杨梅 (Myricarubra)、矮杨梅 (M .nana) 2种杨梅属植物幼苗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是 :(1)杨梅幼苗子叶出土、具光合作用 ,矮杨梅幼苗子叶留土或半出土、具吸收作用是两者区别的要点 ;(2 )参照幼苗类型新的划分标准 ,提出了 2种植物幼苗分别归属于槐型 (SaphoraType)和樟型 (CinnamomumType) ;(3)不同变异类型矮杨梅幼苗形态存在差异 ,但其差异不如成年植株明显 ,一些类型表现的差异与成年植株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矮杨梅槲皮素的种内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测定了贵州矮杨梅 5个类型植物叶中槲皮素含量 ,结果表明 :游离槲皮素、总槲皮素含量以及营养期、果期槲皮素含量均与矮杨梅的类型有关 ,腊质杨 >白果型 >花脸果型 >大红果型 >鸡素果型。因此 ,将矮杨梅划分为 4大类 ,其中 ,大红果型和鸡素果型属于一个大类  相似文献   

6.
贵州矮杨梅资源考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文章详细阐述了以下内容:1.矮杨梅在贵州的分布区。2.贵州矮杨梅集中连片分布地区的面积、密度、年产果量及雌雄株比。3.矮杨梅的生态环境。4.矮杨梅分布与煤矿分布的相关性。5.矮杨梅优尊单株简介。6.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分析了矮杨梅(MyricananaCheval.)叶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的54个峰中鉴定出40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14.58%)、大根香叶酮(12.55%)、α-蒎烯(8.36%)、烷(7.36%)、甲酸异丙酯(6.74%)、α-姜黄烯(5.65%)、2-丁酸香叶酯(4.55%)、α-古芸烯(3.78%)等。并与同属植物杨梅(M,rubraSied.elZucc.)叶精油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喜焕  刘宁  郭建民 《贵州科学》2006,24(2):71-74,67
本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Inc.USA)研究了杨梅属接杨梅、杨梅植物叶片的Pn、Gs、Tr、WUE等参数对短期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并运用光合作用辅助软件计算了它们的Rday、CCP、Amax、Vcmax、Jmax.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过程中,2种植物Pn和WUE增大,而Gs和Tr降低,Gs和Tr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它们的Rday、CCP、Amax没有显著差异,而Vcmax、Jmax为矮杨梅大于杨梅.研究认为,短期CO2浓度升高有利于增强两植物的保水能力、抗旱性,有利光合作用的进行.两植物相比较,总的情况是短期内矮杨梅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大于杨梅.  相似文献   

9.
4种类型矮杨梅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花序颜色不同的4种类型矮杨梅(MyricananaCheval. )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其形态主要为近扁球形,以单粒形式存在,三萌发孔,外壁纹饰颗粒状,有些类型有扁圆球形,以复合粒形式存在。运用方差和多重比较分析探讨了各类型花粉大小差异性,为其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矮杨梅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矮杨梅的光合作用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 ,当光照强度达到 12 0 0lx时 ,矮杨梅叶子的希尔反应活力达到最大值 ,叶绿素含量为 30 0 μmol·m-2 ,但叶绿素a/b值只有 1 14 ,比一般阳地植物低 ,表明其耐荫性强。  相似文献   

11.
采集了长江中下游8个样点沉积物和悬浮物样品(1992年8月)。用连续提取方法提取了金属元素的五种化学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残渣态),用ICP-AES分析了所有样品中锂、钠、钾、镁、钙、锶、钛、钒、铬、锰、钴、镍、铝、钇和锆共15种元素的各化学形态的含量,并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元素在形态上的分类特点。结果表明:在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碱金属元素(锂、钠和钾)主要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存在;碱土金属元素(镁、钙和锶)各形态含量较为均匀,但钙的碳酸盐态含量很高;锰和钴的铁锰氧化物态含量较高;铁族元素除锰和钴以外(钛、钒、铬、镍)、铝和锆残渣态含量很高、其它形态含量很低。其中,碱金属元素中锂的铁锰氧化物态和有机质-硫化物态占有一定比例;所研究元素中钙的残渣态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
报道贵州杨梅科植物种类、分布及生态调查、资源评价和引种驯化等项研究成果;贵州分布1属3种,即杨梅(Myrican rubra)、毛杨梅(M.esculata)和矮杨梅(M.nana),但资源破坏严重,有32个县约占全省40%的自然植被中数量日趋稀少,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十分必要。贵州毛杨梅果实浓甜少酸,鲜果核脆,是引种栽培和遗传育种的特优种质资源。毛杨梅在贵州由于大山、沟谷的阻碍隔离,或者人为破坏的原因使其连续续分布分布带中断了,形成“越过生物障碍的连续分布区”,;贵州是矮杨梅分布的最东界,其自然分布于东经1060以西、即突破云贵高原半湿润性常绿阔叶林1个经度,在北纬260以南逐渐稀少。贵州杨梅野生分布103256公倾,果品储量17011858公斤,在园艺、林业、轻式、食品方面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永久样方中植被所做工作主要集中于对其一定时间范围之中区系成分变化的研究.例如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所产生效果的对比.根据植被中物种的多样性,本文将着重探讨在老的稳定草地群落之中的一系列样方生长型谱的变化情况.植被的结构由植物的生长型决定,而植被结构对于萌发过程和新个体的定居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与区系成分就密切相关.把注意力放在植物生长型、植被结构与成分上,将扩大我们对植物群落是怎样行使其功能这一问题的理解.按照Barkman(1979)的方法,我区分出了植被结构与植被质地,认为植被质地是关于不同形态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组成,不考虑其排列情况,而植被结构是这些要素的空间(水平和垂直)的排列.本文运用在一石灰质的草地上永久样方中14—15年的研究.指出了植物种的多样性和不同生长型的显著性的关系,研究中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放羊、(扌弃)荒、割草,而后两种处理方法又分别采用了施肥与不施肥的处理.从显花植物之中区分出了十个不同的生长型,且用种的估计盖度百分比所得的生长型谱与用地上植物量所测的生长型谱极相符合,某些生长型(高禾草、爬缘双子草植物和高灌木)的显著度与种的多样性下降显著相关,而另外一些生长型(丛生植物、花茎上无叶)的显著性并不表现出与种多样  相似文献   

14.
贵州盘县特区矮杨梅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样条法及多种格局分析方法对贵州盘县特区矮杨梅种群及其大、小灌木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盘县特区矮杨梅种群个体数量分布格局主要由大灌木群格局决定,它与大灌木群均呈随机分布格局;而小灌木群则趋于集中分布,但分布强度较弱,并且集中分布面积较小。同时,本文还分析比较了几种样方方差分析法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