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交变流动的阻力特性不同于稳态流动,其阻力特性表现为动态参数的波动压降和相位差.本文给出了50Hz交变流动蓄冷器的阻力特性实验结果.以雷诺数和无因次距离为准则数拟合了交变流动蓄冷器最大和平均压降因子的准则关系式.与稳态经验公式得出的压力降的值进行比较,发现交变流动蓄冷器的压力降为稳态流动的2至3倍.同时,给出了不同丝网目数对应的极值雷诺数和无因次相位差的准则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冯保兴 《太原科技》2011,(9):96-97,99
针对煤调湿工程的实施,介绍了对冷凝系统的工艺进行优化处理,解决了横管初冷气阻力大、焦油质量差、循环氨水质量差等问题,保证了冷凝系统及后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用双集总热容和双等效热阻的模型,讨论了放有蓄冷器的冰箱冷冻室在保冷期的温度特性,给出了蓄冷器温度Tb,冷冻室壁温Tw以及冷冻室温度Ta随时间变化的具体关系式,算值与实验作了比较,吻合良好.理论分析的结果,为蓄冷器设计及其与冰箱的良好匹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室温磁制冷活性蓄冷器性能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活性蓄冷器的基本模型,并对该模型采用Lach理论以Mikusinski运算积分的方法进行求解,得到了活性蓄冷器温度分布的半解析解.在设定相同精度的条件下与数值解比较发现,半解析解计算所需的节点数较少,并且速度较快,同效性很好.利用理想磁制冷材料和典型磁性材料钆,得到了活性蓄冷器的运行特性.通过对无量纲量传热单元数和流体与磁性材料的热容比进行分析,得到了活性蓄冷器各运行参数和磁性材料磁性参数对活性蓄冷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金属钆,制冷量随温跨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区间整体向低处移动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空气在横管外自然对流中的辐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气在横管外自然对流是对流和辐射的复合传热。本文分析空气在横管外自然对流中辐射的影响程度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室内排水管道的安装程序分为施工准备工作、作业条件要求和安装具体工艺。安装工艺包括:排出广的安装、底层排水横管及器具支管安装、排水立管安装、通风管安装和排水横管的安装。  相似文献   

7.
介绍硫精矿制酸装置的技术改造方案。焙烧工序增大原料粒度,提高排渣口高度,增加炉底压力,延长冷却管束和炉冷器的寿命;净化工序增加电除尘设备,增大泡沫塔筛板孔眼直径,解决了灰尘在文氏管喉管积灰的难题;同时优化系统配置,减少系统阻力,确保生产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对台北市附着管线的某12层钢结构建筑物(其附着管线包括横管与立管两部分)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深入研究与分析了附着管线的抗震性能以及管线与主体结构两者在地震作用下的相互耦合作用.为了比较分析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分别利用Ansys以及Sap2000两种有限元软件对该附着管线钢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的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得到了钢结构附着立管以及横管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响应结果,同时针对横管几何形式的变化组合进行了优化选择,得出组合形式最佳的横管几何尺寸.分析结果为该类结构合理设计和布置附着立管与横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冷冻机组水冷器污垢经济损失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地叙述了换热设备污垢对发达国家经济所造成的损失。通过有无自动清洗技术的对比试验和实际测试,结合献统计数据,对冷冻机组水冷器污垢引起的效率损失作出评估。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机械工业年鉴》数据,从宏观上逐项分析评估水垢造成我国冷冻机组水冷器的设备费、运行水费和运行电费三方面的损失,总计达到每年36亿元以上。因此,在水冷器中大力推广自动清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静压桩承载力的时效性主要由桩侧摩阻力的时效性引起,沉桩结束时桩侧摩擦的性状及其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承载力的时效性。但是,目前承载力时效性的研究直接用终压力和承载力进行相关性研究而未考虑这一影响。因此本文将选择珠三角典型地层,进行模型桩的静力压入试验及其后的载荷试验,从摩擦学的角度研究桩端阻力变化对桩侧摩阻力发挥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研究其对承载力时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沉桩过程中沉桩速度因桩压入不同性质土层、局部硬层及较硬的桩端持力层而发生变化,桩土之间的摩擦状态不断在干、湿摩擦之间转变,桩侧摩阻力的发挥随之变化。终压时桩侧若为干摩擦,则承载力时效性不明显,若为湿摩擦则时效性显著,即可利用终压时桩侧摩擦的性质和发挥程度来判断单桩承载力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对环冷机台车内置横管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Fluent模拟了台车内置横管结构内烧结矿区域的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分布,并研究了不同进口风速v对冷却时间与余热回收利用热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置横管结构的台车冷却效果要优于传统结构的台车,在进口风速范围为0.60 m/s~1.50 m/s内,内置横管结构的台车在余热回收利用段的冷却时间相对于传统结构的台车减少了65%左右,在冷却结束时的冷却时间减少了48%左右;且当冷却空气的最优进口速度为v=1.05 m/s时,余热回收利用热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氨合成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氨合成系统中套管式水冷器和U型管式水冷器的性能进行了综合比较,以期为水冷器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郭彦彦 《科技资讯》2014,(13):100-100
来自焦炉的荒煤气,在集气管内经氨水喷洒冷却后温度仍然很高,进入化产回收工段时需要在初冷器进一步冷却,初冷器不但起到冷却煤气的作用,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洗萘。本文着重介绍初冷器喷洒洗萘系统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在汽轮机乏汽冷却中空冷器的组成及运行工艺过程,并讨论了空冷器与水冷器相比在汽轮机乏汽冷却中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改造油冷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瀚章 《甘肃科技》2003,19(10):98-99,39
通过对油冷器改造前后性能的比较,提出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6.
横管降膜蒸发闭式循环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盘形与竖式降膜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优,缺点和横管降膜蒸发的理论分析,针对现有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横管降膜蒸发闭式循环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并在不同的运行参数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该装置性能的各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供能相同的情况下,该装置的产水率比单级盘式太阳能蒸馏器提高了2-2.5倍;提高运行温度,有利于提高水率及单位能耗产水率;热水流率取为300-600kg/h,海水流率取向8-15kg/h,有利于提高产水率,改善该装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鉴于活性蓄冷器作为室温磁制冷核心部件,建立了活性蓄冷器二维复杂多孔介质模型,采用分子场理论计算励(退)磁过程磁性工质温度及磁熵变化,考虑了非Darcy效应、驻留流体、两相热扩散效应、热流边界效应及流体物性非定常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两相能量方程进行离散求解.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认为所建模型能有效反映蓄冷器运行规律并模拟其内部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磁场强度变化为2.18 T条件下蓄冷器内金属Gd在其居里点处的温度改变为1.85 K;蓄冷器内部温度梯度明显,微元循环存在显著复叠现象;热流边界效应会导致蓄冷器制冷性能下降,流量较大时物性参数对制冷性能影响较大;在壁面热流通量为5 W/m2的条件下,蓄冷器获得的最大制冷量为201.8 W,对应性能系数为4.79.  相似文献   

18.
板翅式机油冷却器的性能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板翅式机油冷却器各层芯片内机油的流动及换热情况,优化板翅式机油冷却器的芯板层数,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编程建立了不同芯片层数的多个油冷器的有限元模型;翅片简化为多孔介质,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得到油冷器各层芯片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油冷器各层芯片流量分配曲线大致呈S形分布,而换热量分配曲线呈浴盆状分布.引入标准偏差判断各油冷器各层流量和换热量的均匀性,随着油冷器芯片层数的增多,各层芯片流量和换热量分配趋于均匀;总体换热性能略有增大,而单层芯片的平均换热量显著减小.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在设计油冷器时,应避免单层芯片热负荷过高或过低,在机体内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较多层芯片.  相似文献   

19.
对大空间内管径d=40mm横管表面的自然对流进行了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通过测出不同位置的壁温计算出横管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α,并与3种不同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得出大空间内横管径表面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最佳经验公式;并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现象。  相似文献   

20.
采用焓法和控制体积法对圆管内肋片蓄冷器的结冰特性进行分析,引入无量纲参数建立结冰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随着圆形内肋片管蓄冷器的肋片长度、厚度、数量的增大,蓄冷介质达到给定蓄冰率的凝固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尤以肋片长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肋片厚度对蓄冰特性的影响最小;肋片间距对该蓄冷器的蓄冰特性也有较大影响,随着肋间距的增大,达到给定蓄冰率的完全凝固时间将急速增大。研究可以为蓄冷器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