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建立符合人类诊断标准的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取6-8周龄的Wistar大鼠27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和对照组(n=12),另有3只空白大鼠用于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模型组以卵清蛋白(OVA)作为变应原辅以氢氧化铝佐剂进行腹腔注射,完成基础致敏;之后用2%OVA生理盐水进行鼻内激发。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OVA。模型组基础致敏阶段完成后,PCA(+),证明IgE产生;鼻内激发阶段完成后,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5分,出现喷嚏、鼻痒、流清涕等典型症状,鼻粘膜病理切片HE染色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照组无上述变化。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符合人类诊断标准的可重复的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变应性鼻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我们测定了变应性鼻炎患者(56例)、正常人(50例)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ADP致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清IgE、IgG、IgA、IgM水平,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PAF致血小板聚集率为54.34±23.18,正常人为39.72±18.03,变应性鼻炎组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且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表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与PAF及血清IgE水平增高有关。提示应用PAF拮抗剂、血小板活化抑制剂可能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脱敏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特异性脱敏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笔者对52例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病人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结果发现特异性脱敏治疗的有效率为84.6%,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全身反应率为1.9%.特异性脱敏治疗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针对变应性鼻炎病因的疗法.  相似文献   

4.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收集60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布地奈德鼻喷剂)和对照组(氯雷他定)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记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7.7%,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起效迅速,无明显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良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求变应性鼻炎有效、稳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射频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射频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显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稳定、显著,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强烈的血小板致聚剂,它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聚集、释放介质在变应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变应性鼻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测定了变应性鼻炎患者(56例)、正常人(50例)的PAF、ADP致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清IgE、IgG、IgA和IgM水平,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PAF致小板聚集率为5434±2318,正常人为3972±1803,变应性鼻炎组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且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表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与PAF及血清IgE水平增高有关。提示应用PAF拮抗剂、血小板活化抑制剂可能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96例变应性鼻炎应用复方瓜蒂油膏麻黄素棉片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结果认为:该药具有消炎、消肿、脱敏,降低鼻粘膜敏感性,恢复鼻粘膜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总有效率97%,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特异性脱敏治疗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进行特异性皮肤试验,并随机分为2组进行脱敏治疗,舌下含服组40例,皮下注射组40例,疗程2年以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的过敏原依次为灰尘、螨、豚草花粉、多价霉菌、蒿属花粉等.评定2组疗效,舌下含服组总有效率为77.5%,皮下注射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治疗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特异性脱敏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在0°鼻内镜下应用微波、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对1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94.2%(113/120),显效90.0%(108/120)。结论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李应东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234-234,99
论述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提出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评估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对不同年龄组(<14岁组和≥14岁组)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收集48例对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低龄组22例(4~13岁)和高龄组26例(14~46岁),通过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观察并记录治疗1.0年后的鼻部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及主观疗效,最后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治疗1.0年后,低龄组、高龄组的鼻部症状评分及药物评分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耳鼻喉科治疗机对鼻腔多部位接触式治疗60例,术后随访1年,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均一次治疗,显效19例、有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结论药物治疗或脱敏治疗效果不满意的病人或不愿接受上述治疗的病人,使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系统评价奥马珠单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数据库的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7月,收集奥马珠单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STATA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最终纳入9个RCT,1 963例患者,其中奥马珠单抗治疗组1 008例,对照组9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马珠单抗对于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DNSSS评分(MD=-5.48,95%CI:-7.14,-3.82,P=0.000)和RQOL评分(MD=-3.124,95%CI:-4.195,-2.054,P=0.000)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也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MD=1.13,95%CI:0.95,1.34,P=0.167),但在改善患者急救药使用评分(MD=-1.313,95%CI:-3.886,1.259,P=0.317)方面未见明显效果。奥马珠单抗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其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试验探究。  相似文献   

15.
该课题从基础、临床、实验、药剂四个方面对鼻敏合剂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明确了肺肾阳虚,卫表不固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病机,鼻分泌物IgE检测对诊断具有意义,对临床150例鼻敏合剂组治疗(有效率88%)及60例对照组(有效率为76.6%)观察有较好的疗效,变应性鼻炎微波鼻腔热凝术后口服鼻敏合剂对长期疗效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柳树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 方法 提取柳树花粉蛋白, 对小鼠腹腔注射并滴鼻激发,建立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通过递增变应原剂量对小鼠皮下注射,观察小鼠行为学症 状、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检测血清 sIgE 的含量,探索特异性脱敏疗法的效果。 结果 治疗前小鼠出现搔鼻、打 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血清 sIgE 含量高于激发前,成功建立了过敏性 鼻炎小鼠模型;治疗后小鼠过敏症状 逐 渐 减 轻 至 消 失,鼻 黏 膜 中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逐 渐 减 少,血 清 sIgE 含 量 减 少。 结论 柳树花粉能够建立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且特异性脱敏法可将其治疗。  相似文献   

17.
足疗与过敏性鼻炎防治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一种五官科的多发病、常见病.是鼻腔粘膜对外界的过敏原反应过于激烈,而至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鼻塞、喷嚏、鼻流水样清涕、嗅觉减退,晨起或夜晚加重为主要发病特点,可发生一年四季,本病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类,季节性又被称为"花粉症".男女老幼均可发病,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根据国际耳鼻喉科学联合会的统计,过敏性鼻炎人群发病率为10%~40%.  相似文献   

18.
足疗与过敏性鼻炎防治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一种五官科的多发病、常见病。是鼻腔粘膜对外界的过敏原反应过于激烈.而至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鼻塞、喷嚏、鼻流水样清涕、嗅觉减退.晨起或夜晚加重为主要发病特点.可发生一年四季,本病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类,季节性又被称为“花粉症”。男女老幼均可发病.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根据国际耳鼻喉科学联合会的统计.过敏性鼻炎人群发病率为10%-40%。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观察耳穴压豆不同选穴方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诊断为变应性鼻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取穴耳穴压豆治疗组)与试验组(辩证取穴耳穴压豆组),记录患者治疗4周后的症状评分。治疗后,试验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辩证取穴耳穴压豆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改善较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由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已普遍出现耐受现象,且伴有较明显的镇静作用,现逐渐被临床所弃用。新一代的抗组胺药──外周H1受体拮抗剂,由于药品及其代谢产物均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极少有中枢抑制作用,目前已列为治疗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第一线药物,其中包括特非那丁(Terfenadine)、息斯敏(Astemi-zol)、克敏能(Loratadine)及仙特敏(Cetirizine)等。本文采用特非那丁对65例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65例患者,其中男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