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解决反窃电中的窃电报警准确性、及时性与取证难的问题,从现场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工况特征量的获取与分析入手,提出了利用一次、二次电参数与电能表的计量参数进行对比,快速过滤出计量异常的电能计量装置;通过计量装置环境参数的采集与分析,准确、及时的锁定"正在窃电的电能计量装置"并启动现场声音视频取证,同时将"正在窃电"的信息发送给用检人员;为验证方法与装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现场进行了279次"正在窃电"的仿真试验,其结果正确率达100%;通过系统地对窃电类型、窃电判据的分析,提出了对窃电现场进行精准音像取证及异常数据的信息传送的方法,实现了基于电表计量数据异常的反窃电精准取证装置研制。  相似文献   

2.
达文光 《甘肃科技》2007,23(12):125-126,139
具体地分析了电能表常见窃电手法的类型。针对常见的窃电手法,从电压、电流、相位和安装接线几个主要方面谈谈电能表防窃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博 《科技资讯》2012,(25):115-116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和用电有关的纠纷案件,其主要表现在违章用电和窃电两个方面。用电检查的目的是保证我国电网正常运转,而在实际的用电检查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了解用电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使工作人员的检查工作更好地完成。窃电的目的是无偿占用电能以获取利益,它的基本手段是使电表不计量或是少计量实际的用电量。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最常见的窃电方式和防窃电措施,依法打击窃电行为,进而保障人民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总结历年来典型的窃电案例及特点,一方面结合现有电器设备以最低的成本改造计量装置及用电采集系统,使其具备反窃电实时报警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对营销系统新模块的应用,使营销系统与现场智能电能表采集系统完美结合,帮助供电企业及时制止窃电行为、将计量装置自身的反窃电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钟强 《广东科技》2008,(22):151-152
当前窃电者为了达到目的,往往是千方百计使窃电的手法更加隐蔽和更加巧妙,窃电行为方法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一些社会上的窃电团伙利用高技术与一些贪图利益的用电户互相勾结,双方为了互相利用,不惜损害国家的电能财产进行窃电。对此,作为供电行业的用电检查人员一定要时刻警惕和高度重视,更要自觉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针对各种窃电行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同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国家的财产损失减小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林伟斌  杜松轩 《广东科技》2014,(10):61+60-61
反窃电能力强、技术先进的设备是开展防窃电工作的基本技术保障。而计量设备的防窃电能力落后于窃电手段的快速发展,无法有力地遏制窃电行为的发生,加之目前窃电技术越趋科技化、智能化、隐蔽化发展,故在用电检查现场需要一款现场快速的窃电检查装置,能快速定位计量装置的异常情况,提高用电检查的精准性、快速性、全面性。对此,介绍了常用的窃电方式,并对现有的窃电手段进行分析,基于此研究了基于电子式电能表的现场快速校验设备设计思路及窃电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7.
窃电的手法虽然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常见的是从电能计量的基本原理入手,同样防止窃电技术的措施也要从电能计量的基本原理入手.  相似文献   

8.
刘细珍 《科技资讯》2006,(16):12-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每户居民的用电量也大大增加,因此每户居民每月的电费支出也大幅度地增长。为了多用电且少交电费,一些人视国家的法律于不顾,采取各种方法窃电,使电能表显示的用电量比实际的用电量少,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防窃电的措施也就刻不容缓。我们知道,电能与功率成正比,有功功率为P=UlcosФ式中U、Ⅰ——电压、电流;cosФ——功率因数。可见要使计量装置正确计量,三个环节不能忽视:电流、电压与电能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监测分析功能应用于查处窃电中的工作原理和重要作用,结合实例分析了在查处窃电中具体应用.重点指出该系统的主台和终端软件计算出有、无功功率,电量,功率因数,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有效值,并绘制的各自曲线,再与由电能表抄表得到的相应数据绘制的曲线比较,从中检测出用户用电计量异常,有效地达到检测和防止窃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改进反窃电技术措施 堵塞窃电漏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顺巧 《科技资讯》2012,(3):248-248
针对目前窃电的各种原因、窃电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对窃电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进反窃电技术措施,以达到防范或杜绝窃电行为的目的,堵塞窃电漏洞。  相似文献   

11.
三相三元件有功电能表防窃电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电力计量方式有多种,其中存在一些防窃电方面的漏洞。对大中电力用户的计量,由于采用了电流互感器变流,造成防止用户采用电流法窃电尤其困难。目前市场上尚没有有效产品和成熟技术能检测这一窃电方式。以三相三元件有功电能表为例,根据其计量方式的特点,在分析解决电流法窃电基础上,剖析其它窃电手段,总结出新的防窃电技术。依此技术开发出三相四线制防窃电装置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各类窃电行为,尤其能灵敏准确地检测电流法窃电。该种装置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的应用于高压电力计量系统的电能表电流线圈被短接分流窃电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特性分析,得出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端电压及其二次回路电流二者的比值与电能表电流线圈被短接故障存在密切的关系,其次,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分流窃电检测监控装置,试验验证了该分流窃电检测监控装置能准确地识别出电能表电流线圈被短接分流窃电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黄少平 《广东科技》2008,(14):121-122
本文分析各种窃电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力管理中各种常规反窃电方法以及利用无线网络短信开发防窃电功能实现对电能计量回路进行远距离监视,及时、准确、有效地发现各种窃电行为。从而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反窃电中窃电报警准确性低、及时性差与取证难的问题,从现场电能计量装置异常工况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载波异常监测的窃电行为判断方法。依据电能统计理论把窃电方法划分成降低电压的欠压法、降低电流的欠流法和更改相位的移相法,依次分析三种窃电方法的特征,实现现场电能计量装置异常工况特征的提取。利用载波技术传输现场视频信息,以实现窃电现场视频取证及异常数据信息传送等问题为出发点,逐步研究分析,建立利用电力线载波进行视频信息传输中继与现取证的系统架构。将电力载波芯片LME2980看作载波通信模块的芯片,设计载波通信模块,介绍了载波通信方法。应用实例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用性强,解决了反窃电工作中最迫切与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1)准确性(窃电不误报);(2)及时性(窃电立刻报);(3)有效性(解决取证难)。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电能表结构和磁路原理,介绍了交流感应型电能表的工作原理,从电能计量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技术角度分析了常见的窃电手段,并针对不同的窃电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防窃电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关于防治窃电工作管理手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华 《广东科技》2010,(2):128-129
长期以来,一些单位和个人,将盗窃电能作为获利手段,采取各种方法不计或者少计电量,以达到不交或者少交电费的目的,造成国家电能大量流失,损失惊人。这不仅严重损害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而且给安全用电带来严重威胁。随着窃电技术智能化的不断升级,窃电的手法更加隐蔽、更加巧妙。如何有效打击和遏制窃电行为,是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人员必须长期面对的课题。本文针对各种窃电行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应不断总结窃电规律和窃电技术新动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技防措施;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培训,提高技术上防窃电、管理上遏制窃电的综合能力,确保国家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减小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防窃电就需要对计量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而采用对锁封的电子化管理,就可以对锁封、电能表、互感器、计量箱等资产进行及时监控,最大程度防止窃电,并提高对计量设备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抄表GPRS系统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当中,它使电力系统在管理上实现了自动化,可以对广大用户仪表的电流和仪表的电压进行自动抄录,并对用户仪表的失压、仪表的失流时间、仪表的功率以及与电表电量不相匹配的情况进行记录,实现了监测线路所有节点的目的,从而为反窃电提供了基础保障。本文就以反窃电为主要目的,谈一谈远程抄表GPRS在电力系统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环境”的全球发展理念已成为发展趋势。发展智能电网是国家“十二五”的重要经济战略。智能电表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表的智能化、信息化已成为目前全球电力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对于窃电有较好的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20.
梁冰冰 《科技资讯》2008,(29):99-100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反窃电分析方法,选取功率超差比较法进行算法的推导。算例分析表明,此算法可有效检测出电能计量的窃电行为,有利于电力管理部门快速发现窃电行为,最大限度减少电能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