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和声学做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一直是音乐教育家、理论家们所极为关注的热点。随着和声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深人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外一些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教育家们撰写了大量的有关和声学方面的论著。仅就有关和声教学方面的著作,就达数十种之多。如同其它学科知识更新、进化一样,为了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音乐理论教学中又将和声学的教学内容加以各种形式的变化,而形成诸如:键盘和声、对位化和声、调式和声、应用和声等各类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其反馈的信息也促进了…  相似文献   

2.
《台湾舞曲》是江文也的成名之作,于1936年获得柏林第十一屆奧林匹克国际音乐比赛的特別奖,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交响音乐作品,在中国交响音乐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之前已有很多学者从曲式、调性、和声等不同的角度关注过这部作品,不过,从旋律创作思维的角度探讨江文也的此类作品的成果尚不多见。从作曲家的创作经历入手,进而探析其创作理念、创作行为方式对《台湾舞曲》旋律创作特点的影响,对挖掘出隐藏在他音乐创作背后的旋律创作思维就显得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可以多方面去理解一首歌的配器写作。可以这么说,作曲家在构思一首音乐作品的最初旋律时,脑海中就已经存在有“配器“的构思了。也就是说,创作一句旋律的时候,作曲家其实便已经构思出了它的伴奏、它的最终成品应该大体是什么样子。但事实上,也有很多音乐作品并不是由作曲家本人来进行编曲的;另外,由于不同歌手的演唱风格不同,而流行音乐的编曲往往要依照歌手的演唱风格来量身打造,所以音乐制作人就会依照自己对旋律的感觉以及歌手的演唱风格来进行编曲。所以,编曲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有要求的创作,是为了充  相似文献   

4.
李洪彬 《科技信息》2010,(22):I0251-I0251
电脑音乐创作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可使高师学生的音乐理论课如和声学、旋律写作、配器等理论的教学融为一体,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席宁 《科技资讯》2010,(12):229-229
舒伯特是19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在歌曲创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歌曲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主要表现在音乐与诗歌完美的吻合;清新、优美的旋律;丰富变化的调性;独特创新的钢琴伴奏等方面。同时,舒伯特是第一个将和声、伴奏、旋律与歌词视为同等重要的人。人们说通过舒伯特之手,所有的诗歌都会变为音乐。舒伯特把德奥艺术歌曲推向了新的高峰。本文主要对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风格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套子是流行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套子即公式。音乐中的套子可以理解为可套用的框架、结构或模式等。就如同化学或物理等学科中可套用的公式。一般来说,流行音乐常使用的有和声套子、节奏套子、旋律套子等。所以就有了自动伴奏,所以套子软件如 ACID、Band in Box 等也应运而生。很多作曲家就是使用不同种类的套子谱曲、编曲的。有了套子也就有了即兴演奏、即兴创作等。套子的使用使音乐变得简单了。但好的音乐毕竟是好的音乐,把套子运用好的作曲家可以在同样的  相似文献   

7.
以瓦格纳乐剧创作中的重要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通过对其在和声、旋律写作、调式调性运用等方面的分析,解读瓦格纳乐剧理论的核心——"无穷尽旋律"和"半音化和声"的实际运用及处理手段,从而达到对其乐剧理论在音乐本体中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柴科夫斯基作为俄罗斯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的重要作曲家,他的钢琴音乐创作在和声发展手法的使用上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在他的钢琴套曲《四季》中,作曲家使用了诸如各类常规七和弦、扩大的七和弦以及变音和弦、复合功能和声、终止式、和声持续等典型的和声语汇。这些和声创作手法的使用充分体现出作曲家在创作中既有忠实于古典主义严谨的一面,又有颠覆传统较为自由的一面,为其后的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家、音乐家、教育家赵元任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最早把西洋作曲技法引进中国创作艺术歌曲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的艺术歌曲中涉及西洋和声与民族和声、西洋作曲旋法与民族旋法以及歌曲音调与民族语言的结合。本文选其艺术歌曲的旋律与音调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歌曲中的中西元素。  相似文献   

10.
黄自是中国三十年代最有影响的专业作曲家之一,他的艺术歌曲大多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试图从其两首不同题材、不同角度创作的作品入手,就旋律的线条;和声的功能、色彩、织体写法;曲式的乐句、段落结构及调式、调性等作曲技法逐一解析,梳寻作者如何运用精练的乐语来表现歌曲内容与歌词的意境,以更好地感悟由而形成的清雅乐思和深邃风韵。  相似文献   

11.
米玛洛桑 《西藏大学学报》2000,15(2):67-69,,71,
和声学是一门外来学科 ,它是研究音与音 ,和弦序进的学科 ,是学习和了解一切多声音乐的基础。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 ,和声学渐渐传入我国 ,现已成为我国各类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尤其是在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中与复调、曲式、配器组成必修的“四大件”理论课程。在现实的音乐研究与创作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课程中 ,和声学一直被列为音乐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 ,教学内容与方法 ,多年来变化甚微 ,就教学效果而言 ,实在不能令人满意 ,使人感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浅议高师"和声学"课程之能力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对师范能力的定义,结合当前我国高师音乐专业和声学的教学实际,认为在以能力为基础的高师音乐和声教学中,应该将和声学知识与技法应用于各项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和声学知识顺利地传授给青少年的能力;高师音乐专业的和声学课程改革,应该将和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与键盘和声、即兴伴奏、和声分析、和声听觉、织体写作、教育理论、教学实践等多种学科内容相互渗透,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其作为未来音乐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阐述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和声教学中的民族文化问题,是建立在和声学基础技术环节之上,结合民族音乐的调式特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技术处理,以及在和声习题中进行民族化风格旋律等两个大的方面进行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归纳,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和声学教育学的民族化进行了较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和声听觉训练在和声学教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明 《科技信息》2006,(6):154-155
高校音乐专业的和声学教学一般包括四部和声写作、和声分析、键盘和声、和声听觉训练等内容,这几方面内容的教学应当齐头并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重和声分析和四部和声写作而轻和声听觉训练。笔者认为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和声教学应该将和声理论、和声分析、键盘和声、和声听觉训练及实际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和声学教学真正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5.
试论肖邦夜曲的旋律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肖邦夜曲的旋律特性陈声钢夜曲是肖邦钢琴创作中最具独特风格的一种体栽。在西欧音乐史上奠定夜曲体裁、风格的是英国作曲家约翰·费尔德。肖邦青年时代对他评价很高,其早期的夜曲创作确也受到费尔德的深刻影响。但肖邦的夜曲并没有模仿费尔德的手法风格,而是以一种...  相似文献   

16.
陈娅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251-253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其中的《g小调叙事曲》是他创作的第一首叙事曲,也是整个器乐曲中的第一首采用叙事性的体载进行创作的作品.这也正是体现了作曲家肖邦的个性化特点。本文将着眼于《第一叙事曲》的创作及演奏,从体裁.曲式结构.旋律、伴奏、和声中看肖邦在这首作品中的个性化表现,从而达到正确诠释音乐作品,更好地把握肖邦《第一叙事由》演奏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孙芳 《科技信息》2012,(32):311-312
肖邦,十九世纪伟大的波兰作曲家,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的创作者之一。他把自己旋律的天赋,独特的和声感觉,对形式构思的直观创造性理解和辉煌的钢琴技术结合在钢琴音乐的写作中。。其作品洋溢着诗情画意,被誉为“钢琴诗人”。肖邦《前奏曲》被誉为钢琴“小品中的宇宙”,是肖邦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既含有无限丰富的情绪、精神状态,又包含着罕有的内容,紧凑的瞬间激动、个人感情、人类的、人的感情。。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前奏曲》的演奏风格,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探讨,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作曲家及其作品,将演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斯克里亚宾晚期和声手法是我们研究欧洲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音乐发展特点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和声手法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个性化的“主和弦”彻底打破了传统调性和声的功能,二是强调和发展了三全音音程在音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歌曲《鼓浪矶》,它的旋律进行、和声语言以及织体结构上都体现了谭小麟独特的创作风格,即把带有五声性的旋律与现代的和声语言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20.
活尔夫罔·阿玛杜斯·莫扎特(1756—1791)是著名的奥地利古典乐派作曲家,被誉为“音乐神童”.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题材有:交响曲、歌剧、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和室内乐等.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共有18首,它们大多旋律优美,情绪明朗乐观,和声简洁,结构规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但也有少部分是表现悲怆性的,如著名的A小调奏鸣曲(作品310号),不过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