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2004年奥运会跆拳道决赛中比赛技术的统计和分析,明晰在高水平跆拳道比赛中的常用技术及相应得分、出击次数和得分率,并结合比赛实例分析前腿横踢在比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工作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录像观察、数据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2008年奥运会女子跆拳道比赛的76场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世界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主要使用的各种类型的踢法技术有4种,但横踢仍然是核心技术和比赛得分的主要手段,其使用率占百分之70;运动员在实力均衡的情况下,正确的分配体能、合理运用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跆拳道运动员防守技术尤其是拳的技术普遍薄弱,有待提高.分析结果有助于了解国际跆拳道运动的技战术发展趋势,使我国跆拳道训练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现场统计法,对浙江省青少年跆拳道比赛技术运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发现青少年男女运动员腿法运用情况基本相似,都是以横踢为主,只是男子在高难度动作上稍微突出一些;高水平的运动员各个技术动作的运用比较全面,而青少年技术使用比较单调。说明浙江省青少年的技术水平和国家级有较大的差距,今后应重视青少年基本技术的全面训练,以提高技术为主。  相似文献   

4.
白天寅 《科技信息》2010,(34):I0390-I0391
本文对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决赛中运动员技术发挥情况做现场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后,经过3年的努力,我国跆拳道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由于规则评价体系的改变,对运动员训练的导向作用逐渐显现,虽然横踢技术仍是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手段,但是运动员的战术体系已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5.
罗瑞 《广东科技》2014,(6):143-144
从散打与跆拳道技术本身、比赛中使用技术、有效击打范围、竞赛得分标准、散打与跆拳道的行为限制、罚分标准与推广模式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散打与跆拳道之间的异同点,有利于一个项目的完善和发展,普及与推广,为散打走向世界,走向奥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新规则背景下使用电子护具对跆拳道比赛技战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以16届亚运会跆拳道决赛阶段比赛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摩与录像观察等方法与北京奥运会、11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和电子护具使用下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技术和得分技术均呈现多样化趋势,表明全面技术训练的重要性.比赛节奏加快,激烈程度加强,难度技术使用增多,对运动员体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犯规判罚加强,增加了合理利用规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史金田 《科技信息》2013,(20):319-319,321
目前在跆拳道竞技比赛中,随着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边角战术运用的重要性也渐渐的引起了教练员的重视,边角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比赛中的胜负。本文以2008年辽宁省跆拳道锦标赛的参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观摩法、专家访谈法及文献资料法,对其边角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进行分析,阐述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如何利用边角区域及在边角区如何发挥技战术来取得比赛胜利的方法,为今后我国跆拳道边角战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横踢动作是跆拳道各种腿法中最为常见,最具渗透力的技法之一。它分为前腿横踢和后腿横踢,本文主要介绍后腿横踢。通过对完成横踢动作主要肌群的分析,较深入地揭示横踢动作的作用及训练中怎样通过肌群工作抓住发力点进行专门训练。  相似文献   

9.
许真真 《科技信息》2012,(6):310-310
跆拳道属于竞技项目,在跆拳道比赛中不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而且运动员对战术的灵活运用更是取得胜负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对山东体育学院06级跆拳道专业54名运动员进行战术培养研究,对跆拳道战术进行分析,说明跆拳道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的基本策略和原则。战术是培养跆拳道运动员获取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跆拳道是一项既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又具有观赏性的体育运动。潇洒的腿法为跆拳道运动带来了无穷的魅力。下劈腿法是跆拳道运动中实用性较强和得分较高的腿法。如何将下劈腿法在比赛中合理应用并发挥其最大的威力是每一位跆拳道运动员所关心的问题。文章为下劈腿法在比赛中更好的发挥其技战术特点,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青少年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广东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健美操比赛少年组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及单人操项目比赛成绩资料进行分析,调查目前广东省青少年竞技健美操的技术水平现状.结果表明:训练机制不完善、选手间技术水平差距悬殊、基本功不扎实、男运动员偏少、性别比例失衡等因素是目前影响广东省青少年竞技健美操项目开展和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08年福建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运动员队伍的培养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17-18岁女子学生铅球运动员分别进行一般力量训练和一般与专项力量相结合的训练.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后的成绩显示,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专项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专项成绩的提高幅度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一般力量练习结束后安排专项投掷练习对运动员的专项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田径理论与教学实践,分析了青少年初学标枪最后发力这个环节上出现的两种错误动作,肯定了投掷标枪时以腰部为动力的合理技术,是提高投掷标枪技术和运动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比赛时运动员在消耗巨大体能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有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对第46届和第47届世乒赛男子单打比赛的胜负比率进行统计,分析运动员在不同赛制下的技术特点和心理表现,为同行了解和掌握11分赛制的规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第三届城运会体操预赛自由体操结束串空翻动作作了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在掌握动作类型方面较为单一,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均不理想,结束串空翻动作与整套动作的难度不相适应,特别是在落地稳定性方面距国内特定规则和评分要求的差距较大.针对特定规则和评分要求的实施,结合运动员完成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执行2009年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以来的3届世界锦标赛及2011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锦标赛等国内外大赛的优秀个人项目运动员的器械难度(D2)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个人项目优秀运动员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在器械技术的创新及运用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器械技术落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要想在未来奥运会上个人项目有所突破,不仅要提高身体难度的级别及完成身体动作的稳定性,还应适应规则变化,改变编排理念、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以缩短与世界优秀选手器械难度价值(D2)的得分差距.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当今男子100 m跑优秀运动员形态、最佳成绩年龄和技术特点进行比较,并结合100 m跑项目的技术特点,分析了世界男子100 m跑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00 m跑优秀运动员具有理想的身体形态、超人的专项素质、合理的技术特点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是创造优异成绩的保证.提高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是未来100 m跑成绩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以2011-2013年河南省青少年定向越野锦标赛各项目成绩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法对16岁组、18岁组、21岁组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河南省定向越野运动员参加2013年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成绩进行比较研究.建议加强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积极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等对策,以提高河南定向运动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地反映现阶段中国速度轮滑运动员疾跑技术的特点和水平,运用影像测量与解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获取运动员疾跑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数据。运用运动学方法,对中国优秀速度轮滑运动员疾跑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重点从疾跑过程中运动员关节角速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浮动腿的收缩、摆动对髋关节角速度的变化影响较大,浮动腿的摆动对膝关节角速度的影响较大,为提高该项目竞技能力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