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弹药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其质量不断变化,影响弹药质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弹药储存温湿度环境是影响弹药质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温度和湿度变化导致的弹药各组成部分质量下降,提出了适宜弹药储存的温度与湿度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土壤湿度变化趋势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1km分辨率的NOAA/AVHRR资料对中国北方13省的土壤湿度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北方13省1988-1995及1999各年7月份10cm土层湿度的分布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从总体上看,1988-1999年土壤平均湿度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为了确定人类活动是否对土壤湿度变化产生影响,分别计算了无植被带、自然植被带、农业植被带下土壤湿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这3种状况的土壤湿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农业植被下的土壤湿度的下降趋势大于自然植被带和无植被带下的土壤,而且年际变化显著增大,其差异因数达到7.22%,而无植被带土壤和自然植被带土壤的差异因数分别为4.58%和4.60%.这说明中国北方土壤湿度的变化不仅受自然影响,而且人类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象山港是我国典型的狭长型半封闭海湾生态系统,然而近年来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海湾的资源、环境和服务功能出现退化.本研究以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构建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资源供给能力、环境纳污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等三个方面评价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环境纳污能力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且过载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也从2003年的17.2%,逐年增加到2011年的41.8%,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造成海湾各功能区环境纳污能力过载的主要环境因子;资源供给能力逐年下降,可载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87.4%,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0.1%,表现为从海湾口门处向内湾逐渐降低的趋势;人类支持能力可载区域面积所占比例略有改善,处于可载状态.基于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的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也逐年下降,表现为过载区域的面积逐年增加,内湾的综合承载力低于口门,其中环境纳污能力下降是造成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过载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状况,文章提出的海湾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和模式可应用到我国其他海湾生态系统,为我国海湾生态系统修复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抚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Mann-Kendal检验和双累积曲线分析研究区1961—2010年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基于Budyko假设,评价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抚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1961—2010年抚河流域径流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均径流深为763.4 mm,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整体变化趋势不明显,潜在蒸散量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速率达-5.472 mm/a;②抚河流域径流变化可划分基准期(1991—2002年)和人类强干扰期(2003—2010年)为两个阶段,径流变化弹性系数的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是ε_P(降水)ε_(ET_0)(潜在蒸散)ε_w(下垫面指数),从1961—2010年这50年中,流域径流对气候的敏感性减弱,对下垫面的敏感性增强;③从参考期到人类强干扰期,抚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及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所导致的下垫面变化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而气候要素降水量的贡献次之,潜在蒸散量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5.
李南 《应用科技》1998,(6):23-23
蔬菜生理病害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发生的,特点是发病比较集中,发病面积大而且均匀,发病时间比较一致,部位大致相同。生理病害发生后,只要精心管理,找出发病原因,改善环境条件,受害的蔬菜就会逐渐恢复生长,一般不需用药,常见的生理病害有以下几种:(1)闪苗闪苗是在育苗过程中突然放风,床内外冷热空气交换过猛,苗床内空气湿度骤然下降,使柔嫩的幼苗不能适应湿度的急剧变化,突然失水造成的。发生闪苗的植株叶片萎蔫,叶缘干枯,若湿度继续下降,叶片呈水浸状,叶绿素被破坏,导致叶色变白、于尖,甚至叶片干裂。黄瓜、西红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湿度循环变化下硫酸盐结晶对砂岩的作用机理,在实验室分别对云冈石窟砂岩、大足石刻砂岩、乐山大佛砂岩进行了硫酸镁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的湿度循环劣化试验,将试样在盐溶液中浸泡至饱和后置于恒温恒湿箱中蒸发,蒸发过程中将相对湿度控制在30%和85%之间循环变化,并在循环过程中运用无损检测手段评价其风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1)环境湿度循环变化会导致砂岩试样中的盐类所含结晶水发生变化。(2)在多次湿度循环后3种试样超声波速均出现下降,试样核磁共振T2分布曲线信号强度都出现上升,说明砂岩内部孔隙增多。(3)3次湿度循环后乐山大佛砂岩试样超声波速降至新鲜砂岩的80%左右,试样质量损失率为2.5%;大足石刻砂岩试样超声波速降至新鲜砂岩的95%左右,试样质量损失率为0.5%;云冈石窟砂岩试样未出现明显剥落。因此硫酸盐结晶膨胀作用对乐山大佛砂岩影响最大,对云冈石窟砂岩影响最小。(4)湿度循环下硫酸钠的结晶膨胀作用对砂岩的破坏程度大于硫酸镁。  相似文献   

7.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和大气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甜瓜壮龄叶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土壤水分胁迫下,气孔因素是导致甜瓜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使甜瓜叶肉光合能力降低,引起胞间CO2积累,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同步下降.在土壤湿度极低时,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助于诱导气孔开张.土壤水分充足时,过高的空气湿度导致甜瓜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叶肉细胞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降低.甜瓜生产中土壤湿度应不低于最大持水量的50%,空气湿度宜控制在70%以下.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科技》2010,(6):58-58
改变温度:通过改变棚内温度来改变棚内湿度。棚内湿度为100%、棚温为5℃时,每升高1℃,湿度少3%~4%,升高到20℃时,湿度约为70%,温度升至30℃,湿度约降为40%。反之,温度降至18℃时,相对湿度可升到85%,温度下降到16℃时,相对湿度几乎达100%。  相似文献   

9.
如何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流域内水资源规划利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应用意义.利用趋势系数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沙颍河上游区1951~2010年流域内降雨量以及径流深序列的变化特征,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量化了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流域内径流所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域内年降雨变化相对稳定,而年径流深年际变化比较剧烈,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在1965年发生突变;以1965年为界线,人类活动影响时期(1965~2010)相对于天然时期(1951~1964)径流量下降,其中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影响占35.45%,人类活动的影响占64.55%,各个年代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量不尽相同,但人类活动变化仍然是造成径流深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青藏高原五道梁气象站1957-2012年56年的温度、降水和湿度数据,利用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进行非参数检验,以诊断其变化趋势,同时利用R/S分析法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过去的56年间,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气温、降水变化呈上升趋势,湿度变化呈下降趋势,其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逐渐增强.在长时间序列中,温度呈现30年/18~19年/10年/5年变化周期,降水呈现20~30年/14年/8~9年变化周期,湿度呈现30年/5年/15年变化周期.未来气候变化预测显示,气温将延续过去的变化有持续升高趋势,降水变化与过去一致呈上升趋势,但趋势将有所减缓,未来湿度变化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酰胺的代谢特点与运动营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谷氨酰胺是体内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对于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免疫功能均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运动形式下,GLU的代谢特点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GLU还是免疫系统的重要代谢底物,其含量的下降将会导致器官损伤、免疫机能下降。因此,在运动员的营养研究中,对GLU的研究较多,这里对之做一综述,以更好地掌握和了解GLU代谢与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客观有效地监测生态环境质量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选取2007年、2013年和2017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数据,计算有效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权重并集成遥感生态指数对抚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2007年、2013年和2017年的RSEI均值分别为0.669、0.885和0.789,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呈先大幅上升后小幅下降趋势,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南北丘陵地带,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中部。研究区内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优、良等级居于主导地位,其区域占总面积比例由2007年的65.47%增加到2017年的77.78%。1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变好或不变的区域比重为91.60%,居于主导地位,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抚州市主城区,尤其是五大产业平台园区以及未利用裸地,其建筑用地的大幅扩展以及植被的大面积消减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差。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9年、1994年和1999年三个时相的航空像片、土地利用变化资料,通过遥感、GIS等技术手段,从河网变化的时空特点与原因人手,对浦东开发以来的水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跟踪。研究表明:(1)浦东开发以来,河网密度下降了1/3强;(2)河网减少经历了由快速下降到基本稳定两个阶段;(3)高速的土地城市化是导致近年河网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水网面积急剧下降,严重破坏了浦东的水乡特色,有损于浦东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系列影像为遥感数据源,利用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定量评价福州市2003—2013年间的城市生态状况变化。RSEI指数对植被指数、湿度分量、地表温度和建筑指数等4个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耦合,能够对研究区的生态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这10年间,福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RSEI值从2003年的0.669下降到2013年的0.568,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统计了合肥、安庆和黄山等地从1971年到1985年气象能见度资料,分析了上述地区气象能见度变化的特点,指出合肥地区气象能见度年平均值从1971年的18公里下降到1985年的10公里。初步分析了合肥地区燃煤量,大气中SO_2和颗粒物浓度以及大气相对湿度增加对能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是地球上人类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和经济相对集中,自然灾害发生导致的损失增加,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呈上升趋势。本论述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检索数据库,检索了我国1979年到2012年间地震科学领域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文献,并以这些文献作为样本数据,分析我国地震监测研究领域的科研文献变化情况,从而对地震监测研究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在地震监测领域的论文综合影响力较高;中国地震局是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核心机构,其次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系统内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地震监测领域研究力量最强,其次为地震预测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震研究所;1979年-2012年,地震监测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地震机理、地震监测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可燃物的湿度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火灾的形成,所以可燃物湿度模型对研究可燃物湿度变化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建立可燃物湿度模型,来研究可燃物湿度的变化情况.在研究中充分考虑了气象因子对可燃物湿度的时滞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可燃物湿度受到气象因子的影响,并随着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在对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在考虑气象因子的影响的情况下可燃物湿度模型基本可以预测1 h后可燃物湿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可燃物的湿度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火灾的形成,所以建立可燃物湿度模型对研究可燃物湿度变化有很大的帮助,笔者通过建立可燃物湿度模型来研究可燃物湿度的变化情况。在研究中充分考虑了气象因子对可燃物湿度的影响,并且加入了时滞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可燃物湿度受到气象因子的影响,并随着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在对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可燃物的湿度与气温风速呈负相关、与湿度气压呈正相关,建立的可燃物湿度模型在考虑气象因子的影响的情况下基本可以预测一小时后可燃物湿度的变化情况,希望对森林的防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山东地区不同区域闪电与湿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东地区2006年6月至2007年toY]的闪电资料和的湿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闪电和湿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正、负闪电频次有一致的双峰谷季节变化特征,主峰值在夏季8月份,分别占全年闪电频次的35.58%和59.93%,次峰值在春末5月份,谷值在冬季,但负闪电在春末5月份的次峰值并不明显;湿度季节变化特征呈单峰值特征,峰值除鲁西北在夏季7月份,其他三地区均在夏季8月份,谷值都在春季4月份,但在秋冬季的下降变化中出现了波动现象;闪电频次、闪电平均强度与湿度的季节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存在正响应,但都出现了春季异常.  相似文献   

20.
光照与稻瘟病发生有较大的关系,光照强度弱,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水稻抗性下降也宜发病。温度适宜,光照不足,再加上降雨多,田间湿度大,是导致稻瘟病大面积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