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选用早熟品种。选用生育期短,高产稳产,适应生广,抗逆性强,口感好的玉米品种是关键。采用黑色地膜。黑色地膜能吸收和储存比普膜和超膜更多的太阳热辐射,从而提高地温,缩短玉米生育期,提早采收,提高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早熟优质西洋南瓜引种试验与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种和栽培试验,选出早熟、易坐果、瓜形扁圆、肉厚粉质、味甘甜、品质佳、耐贮藏、高产的西洋南瓜良种——JS3,并总结出相应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9.
扁豆特早熟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对扁豆特早熟品种红花1号、白花2号进行了品比、密度及花前追肥等高产栽培措施的研究,并筛选出了品种与密度的最优组合是红花、号栽45cm的株距,其次是白花2号栽45cm的株距,为大面积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复播玉米“新玉四号”改变传统的一年一熟耕作制,探索两早配套、一年两熟的栽培技术,为团场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王莉莉 《遵义科技》2003,31(4):22-23
随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花生生产倍受重视,其原因花生市场好,是我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经济效益高。发展花生生产,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是发展我县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花生(花育16)地膜覆盖栽培、荚果产量在6 378.8 kg.hm-2水平下植株生长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鲜重、叶鲜重及干重、叶面积以出苗后41~60 d增长最快;根干重、茎枝鲜重及干重、茎枝长度、主茎高度、果针鲜重与干重、荚果鲜重、荚果数、全株鲜重及干重均以出苗后61~80 d增长最快;荚果干重以出苗后81~100 d增长最快;出苗后1~80 d,植株生产的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茎枝中,此后逐渐转入以荚果为主。  相似文献   

13.
扁豆特早熟品种主茎生长动态的计算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扁豆特早熟品种湘扁1号、湘扁2号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为研究对象,用C语言编制了可一次性计算出扁豆在不同品种、密度及花前肥情况下的生长动态图的计算机系统。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分析植物的生长动态,为同产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云南独特的地理、生态和气侯环境形成的多样性耕作制度,来探讨冬春早熟马铃薯的栽培及管理技术,为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以扁豆特早熟品种湘扁1号、湘扁2号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为研究对象,用C语言编制了可一次性计算出扁豆在不同品种、密度及花前肥情况下的生长动态图的计算机系统。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分析植物的生长动态,为高产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7.
对玉米新品种新玉4号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适种范围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8.
花生(花育16)地膜覆盖栽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生(花育16)在地膜覆盖栽培、荚果产量6378.8kg.hm-2水平下植株氮磷钾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生产100 kg荚果,植株需吸收N 4.224kg,P2O51.269 kg,K2O 3.610 kg,比例为1.00∶0.30∶0.85。出苗后61~80 d,是植株吸收N,P2O5,K2O最多的时期,分别占各自总吸收量的41.14%,40.45%,50.03%。收获时,植株吸收N,P2O主要贮存在荚果中,分别占植株总吸收量的65.32%,62.54%;K2O主要贮存在茎枝中,占植株总吸收量的35.04%。  相似文献   

19.
20.
为促进南方双季稻区冬油菜生产的发展,选育出油菜早熟品种和实行机械栽培是生产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课题组经过近5年的系统研究,现已成功选育出5个早熟、双低、抗病、高含油量的油菜新组合(品系)。成功研制了适合油菜免耕(浅耕)直播要求的2BYF(D)—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并配套研究了适合直播油菜要求的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同时配合农艺上的催熟剂的开发与使用,研制了与高密度早熟油菜品种相配套的4YC-200油菜联合收割机。形成了在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油菜农艺操作规程。通过以上集成技术的实施,实现了油菜种植成本降低,种植面积扩大,油菜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试验测定,通过机械化种植油菜,每公顷纯收入可增至4 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