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嘉 《科技信息》2013,(22):164-165
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概念,是心理结构中非常独特的一个方面,无意识的概念一直在演变,迄今为止对无意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就精神分析领域中对无意识的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阐述,意在明晰精神分析中无意识的概念内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弗洛伊德主义与其它西方理论一起试图跻身中国文化界和文学界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包括沈从文在内的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都直接间接地受其影响。沈从文小说中人物的潜意识、无意识活动因素自然流动,常态变态心理跃然纸上。本文拟从塔与溪的总体象征意味、“恋水情结”——“恋母情结”的一种交体、雾气笼罩下的力比多、对翠翠梦的解析这四个角度对《边城》进行精神分析式的解读,希望为阅读沈从文的经典之作提供新的启示,打开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约而同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是人类的基本本能。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提供了佐证,同时“力比多”学说也较圆满地说明了为何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均具有爱情这唯一主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约而同均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是人类的基本本能。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提供了佐证.同时“力比多”学说也较圆满地说明了为何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均具有爱情这唯一主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非周期连续函数用线性正算子或线性算子来逼近的阶,研究了涉及到点x在给定闭区间上的位置的逼近,研究了逼近阶用一阶或二阶连续模来估计的问题,找出了能证明定理的线性正代数多项式算子的特征,也找出了能证明G.Freud定理的线性代数多项式算子的特征。推广了G.Freud等人及R.A.Devore书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和拉康是分属两个时代的哲学巨匠,两不论在风还是在思想的基本立义方面都风格迥异。但是正如法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同时代的拉康同样也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特别是早期《精神现象学》时的黑格尔。但是传统献更多强调两在“主人—奴隶”辩证法的继承性,而忽视了精神分析学和哲学在基本动力学概念上的类似性。因此本试图通过《精神现象学》中的“欲望”概念和拉康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欲望”的对照,来澄清黑格尔和拉康的同异,并以此管窥精神分析和哲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一百多年来,随着精神分析学派的不断完善,对于自恋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本文阐述了精神分析学派中弗洛伊德、拉康对于人体精神结构中重要现象自恋的研究,旨在阐明自恋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个人都有自恋的倾向,只要是健康的、适度的自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关于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析理论和精神分析美学思潮,作为二十世纪非常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其影响十分巨大,但学术界对其评价却莫衰一是。我们认为,从学理上说,精神分析理论是非理性思潮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在基本理念、研究方法及概念系统等方面却又十分不同;其美学思潮是一种用实证主义方法和理论研究解答美学现代性问题的学术思潮。  相似文献   

9.
论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经典精神分析以及现代精神分析的理论,介绍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的三大理论:本能理论,人格理论以及意识层次说.还介绍了精神分析提出人的生长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本土化的相关背景及必要性,结合认识领悟疗法,着重分析了精神分析在中国的本土化情况,并提出了几个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最后指出了传统文化可能对辅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克里斯特瓦在巴赫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互文性”概念。随着克里斯特瓦思想的发展,“互文性”概念的理论内涵得到了充实和深化。在其论著《诗歌语言革命》中,克里斯特瓦将精神分析理论融入到“互文性”概念之中,将“互文性”视为重构主体意识、反抗社会规约的革命性动力。同时,“互文性”是“文本”概念的属性,是马拉美、洛特雷阿蒙等人创造的“诗性语言”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伊利·泽拉特斯基的<灵魂的秘密--精神分析的社会和文化史>一书,将精神分析放到历史中去,研究其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该书作者认为,由于精神分析理论与被称为个人生活的社会生活新领域相互呼应,精神分析运动扮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加尔文主义,正是这一过程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基于大众消费的现代形式,由此,精神分析也促使现代性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领域普遍地建立起来.然而作者不该仅仅根据经济基础的改变就对精神分析的前途持悲观态度,因为在当今社会的某些领域,精神分析还以某种形式保持着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王琳 《科技咨询导报》2008,(32):241-241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心理过程理论、心理变态理论和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治疗中各种流派方法应用的整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无意识概念的内涵及其在精神医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断演变.回顾历史,这种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精神分析理论诞生前,无意识就已作为精神疾病的病因而受到关注;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无意识则开始主要地被视作精神疾病治疗的要点.50年代起,神经生物学取得巨大进展,精神病学家又在此基础上为我们揭示了一种作为心智活动的背景和素材的无意识,就对无意识本身的分析而言,这个时期的理论较此前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廖锦超 《科技信息》2012,(4):328-329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本文首先讨论了童话的定义,然后从精神分析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和美学研究等方面对童话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提出,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应该从认知科学角度对童话进行更深入的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无意识概念的内涵及其在精神医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断演变.回顾历史,这种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精神分析理论诞生前,无意识就已作为精神疾病的病因而受到关注;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无意识则开始主要地被视作精神疾病治疗的要点.50年代起,神经生物学取得巨大进展,精神病学家又在此基础上为我们揭示了一种作为心智活动的背景和素材的无意识,就对无意识本身的分析而言,这个时期的理论较此前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十七年”间红色经典小说中“荡女人”形象的分析,说明:一方面,这些“荡女人”形象无意识之中成了作者与读者力比多的投射对象;另一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性”的罪恶是塑造反面人物时常常使用的一种道德手段。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英国小说史上不朽的篇章,主人公凯瑟琳和西斯克利夫的悲剧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解读。文章从精神分析理论方面出发,结合拉康的"欲望"概念,探讨凯瑟琳的命运悲剧。她的悲剧是欲望的无止境追求和人类心理结构三秩序的特征所决定的,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其重要性已广为心理学家们所认可和接受。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研究者们已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包括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类型、测量工具及相关研究等,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和深入,有些课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聪 《科技信息》2009,(32):I0168-I0168
精神分析的诞生要归因于弗洛伊德对“压抑”机制的研究,纵观弗洛伊德各个时期的著作,弗洛伊德不断对“压抑”理论进行修改,尤其是对“压抑”和“防御”两种心理机制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成为了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宝贵的源泉之一。但是,由于前中后期的著作中对压抑的诠释不尽相同,也导致了后来各个精神分析流派理论的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