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岩体三维主干裂隙网络渗流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渗流分析是水电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大坝周转岩体的渗流通道大多为裂隙网络,用连续介质渗流模型难以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岩体主干裂隙网络渗流特征,建立了岩体三维主干裂隙风络渗流模型,运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结合算例分析了坝基岩体主干裂隙网络渗流问题,理论解与有限元解元解的比较结果表明,岩体三维主干裂隙网络渗流模型及其有限元算法是有效而实用的。  相似文献   

2.
岩体离散裂隙网络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隙渗流具有沿裂隙网络做定向移动的特点,用非连续介质方法分析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更符合工程实际.本文以人工模拟的随机裂隙网络为对象,应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和节理单元模型,以裂隙开度变化为纽带,同时考虑渗透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的影响,研究水位变化条件下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算例表明,考虑耦合作用时,岩体内部结点水头、结点应力和岩体渗流量会发生相应改变.岩体中水头大的裂隙段,耦合作用更加明显.在高坝工程岩体渗流分析和岩体稳定评价计算中,应当考虑渗流应力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裂隙岩体渗流场与损伤场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能量互易定理并考虑裂隙扩展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裂隙扩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裂隙岩体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本构关系与损伤演化方程,给出了渗透张量随裂隙损伤发展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多裂隙岩体渗流场与损伤场耦合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左边坡相对于右边坡有更大的损伤演化区,应适当考虑左边坡的锚固和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4.
岩体裂隙渗流地质力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不规则裂隙的水力学特性和结构面地质力学特征,提出了层流状态下的正弦渗流模型和锯齿渗流模型,将其解析解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正弦模型求得的渗透系数要比锯齿模型大,其几何水力学效应显著,现已将其运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5.
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全耦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推导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透性与应力变形的关系,根据应变等效原则推导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的弹性矩阵,首次采用四自由度全耦合法,建立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全耦合有限元方程组,进行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全耦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相互作用的实质,提出了渗流的渗透体积力、渗透压力以及对应力场的影响机理;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出渗流场影响下的应力场分布、应力场影响下的渗流场分布以及应力场和渗流场各自非耦合分布.以工程实例说明:在渗流作用力的影响下,坝基的各应力分量都增大,对坝基的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裂隙网络岩体三维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从岩体裂隙网络渗流的特点出发,以岩体裂隙网络渗流与岩体应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耦合机理为基础,同时考虑裂隙网络渗流对裂隙壁施加的法向渗透压力和切向拖曳力,提出了裂隙网络岩体三维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算例检验了该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岩体裂隙渗流地质力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规则裂隙的水力学特性和结构面地质力学特征,提出了层流状态下的正统渗流模型和锯齿渗流模型,将其解析解进行比较发展,正弦模型求得的渗透数要比锯齿模型求得的大,其几何水力学效应显著,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9.
裂隙岩体介质温度、渗流、变形耦合模型与有限元解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建立了岩体裂隙介质三场耦合微分控制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岩石、裂隙,水,气三相介质的温度场、变形场、渗流场耦合模型及有限元解析格式和分析计算方法,对国内某煤矿的多孔裂隙介质三场耦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了求解,对结果的可靠性及分析精度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渗透动水压力作用下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裂隙岩体的渗透水压力使岩体应力产生非常大变化,同时应力变化也影响裂隙岩体渗透性。考虑岩体渗流和应力耦合分析是研究地下水活动规律的首要问题。当岩体以裂隙为主,且其分布较密集时,可将岩体系统看作等效连续多相介质体系。运用等效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等效连续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渗透水压力和裂隙的存在对岩体应力及孔隙裂隙水压力变化产生的影响。给出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工程算例。  相似文献   

11.
以Ⅰ型裂纹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法和损伤能量释放率的概念,推导出一种用于描述裂纹尖端邻域内损伤场与断裂场的耦合效应参数:损伤型能量释放率.运用双G模型理论,应用ANSYS仿真分析三点弯曲梁的裂纹扩展过程,把得到的损伤型能量释放率结果与损伤断裂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盖下拱坝工程有限元模型,将人工底缝前沿损伤型的能量释放率、平均损伤、能量释放率以及损伤能量释放率4者随水位变化的发展进行比较,说明该参数可以综合考虑损伤与断裂的耦合效应.此外,建立了该参数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表明,Java软件系统是一种人工复杂网络,它的入度分布符合幂律,然而出度却是对数正态分布.现有的这些研究都仅仅以Java开发工具包,如JDK、log4j和Tomcat这一类软件系统为研究对象.除此之外,所分析的数据类型也很有限,只考虑了程序包与类的依赖关系,忽略了很多有用的数据类型,比如函数成员变量和函数临时变量.本文将这两类数据类型纳入了研究范畴,拓展了类依赖关系.不仅如此,本文也将研究粒度细化至函数层面,构建了函数依赖图.针对这两类依赖关系,本文提出了将系统转化为加权有向网络图的理论方法.全面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选取的10类Java应用系统,无论是出度还是入度绝大多数都符合幂律分布,由此证明了所提出的理论方法,验证了有向加权网络是否具有无标度特性在分析Java应用系统网络结构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广义对角占优矩阵在神经网络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用中要判别广义对角占优矩阵是十分困难的.给出判定广义对角占优矩阵的一组新条件,并给出其在神经网络系统中的应用.相应数值例子说明了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裂缝性地层压降曲线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裂缝性低渗透储层,由于其基质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天然微裂隙成为决定压裂液滤失的主要因素。在总结Nolte经典G函数压降曲线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裂缝性地层存在微裂隙的特征,建立了裂缝性油气藏小型压裂压力降曲线分析模型。应用无因次压力函数图和叠加导数图,作出了压降特征曲线,判断出压降曲线类型,进而对裂缝参数进行了修正和求解。通过对已压裂井压降曲线的分析和解释,能够明显地判别依赖于压力变化的滤失特征,以及天然裂缝对滤失的影响,从而为裂缝性地层压裂施工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于裂缝性低渗透储层 ,由于其基质孔隙度小、渗透率低 ,天然微裂隙成为决定压裂液滤失的主要因素。在总结Nolte经典G函数压降曲线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根据裂缝性地层存在微裂隙的特征 ,建立了裂缝性油气藏小型压裂压力降曲线分析模型。应用无因次压力函数图和叠加导数图 ,作出了压降特征曲线 ,判断出压降曲线类型 ,进而对裂缝参数进行了修正和求解。通过对已压裂井压降曲线的分析和解释 ,能够明显地判别依赖于压力变化的滤失特征 ,以及天然裂缝对滤失的影响 ,从而为裂缝性地层压裂施工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非零元素链理论以及方法,给出了判定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的几个充分条件,拓广了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的判定方法,并给出其在神经网络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不仅有效而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7.
从工业工程角度分析人文因素和人的认知特点,提出了一种联合认知系统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设计具有较好人文特性的认知系统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给出了一个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同伦分析法(HAM)的基础上,新方法(PHAM)通过引入一个预测参数及相关条件来预测一个非线性微分系统是否具有多个解,通过将此方法分别应用到两个非线性微分系统中,成功地获得了相应系统多个有效的解析近似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裂隙岩体介质的热传导和渗透特性的分析,建立了耦合传热模型.采用导热微分方程描述裂隙岩体的温度场分布,并用加权余量的Galerkin法对岩体热传导方程进行离散,结合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对其进行数值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体内裂隙水流引发的热质迁移对裂隙岩体的温度场分布有重要影响.随着裂隙内水流渗透速度的增加,热交换的速度加快,缩短了达到热平衡的时间.渗流速度越大,交界面处温度等值线的不连续现象越明显,热交换越不充分.随着渗流速度的降低,热质迁移量减少,热交换的充分性增加,岩体内的温度等值线平滑连贯,温度梯度降低,裂隙内温度等值线的锐化现象逐步消除.沿着裂隙水流的流动方向,温度等值线变化率逐渐减小,热交换的速率逐渐降低.流固耦合作用对渗流作用下裂隙岩体的温度场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流体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裂隙岩体温度场的变化梯度.  相似文献   

20.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演化分析需以对其所处客观事物系统的有效认知为基础.借鉴本体论思想,从非常规突发事件所处客观事物系统本原的角度出发构建其知识元模型,全面揭示其个体要素运动行为及其综合联系机理与规律;基于知识元属性间关系的显性及隐性描述,构建其知识元网络模型;通过知识元网络的推理,实现为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演化分析提供跨领域、跨学科、相对微观的、综合的知识支持.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