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1月,由湖南省教委组织的省级重点课程专家评估小组一行5j\来吉首,对我校物理系“电子线路”和数学系“高等数学”两门省级重点课程进行现场评估。在有校领导马本立、杨复兴,教务处、物理系负责人及“电子线路”课程组教师参加的汇报会上,马本立代校长就我校办学环境、条件及课程建设基本情况向省专家们作了详细介绍,杨复兴副校长就“电子线路”和“高等数学”两门课程建设状况向专家们作了重要说明,专家们对校领导及两门课程负责人的具体汇报作了详细记录,然后,专家们参观了物理系电子线路实验室、CAI实验室、电子技术学生…  相似文献   

2.
电子线路基础重点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物理系创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后,《电子线路基础》被确定为学院重点课程.经过几年努力,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进行了大胆探索,使得《电子线路基础》重点课程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综合性的成果,实现了课程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四有人才的有机结合,探索出通过重点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育水平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技术、是工科电子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本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方案作了探讨,并对该课程作为浙科院校优秀课程建设的实施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通过“激光图案控制电路的焊接安装和调试”这一开放式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使理科学生在经过“电子线路”等课程及其相应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学习后,进一步培养综合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并切实提高实验技能,为以后深造或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深入研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在我院各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建设目标,为该课程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医学、广播、国防等多个领域中。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技术基础课,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无法达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的需求。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不足,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应该进行全方位建设和内容改革。该文主要探讨高校电子技术全方位建设与改革的方法,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对考核方式的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赵应艳 《科技资讯》2012,(32):236-236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轨道控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加强本课程建设,使其更好为专业核心课程、为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轨道控制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切实搞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根据以上各专业培养目标及我院精品课程建设精神,结合该课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专业教育工程认证的背景下,涉及到的相关科目的教学急需改革以适应工程认证的标准和要求。本文针对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和数字逻辑电路等三门课程构成的电子技术课程群的理论教学进行改革。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出发,对电子技术课程群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入手,对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适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子技术课程群的理论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建设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深入研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在我院各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建设目标,为该课程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连英  万皓 《高等职业教育》2009,18(4):35-36,39
教改课题“基于能力培养的《模拟电子技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集课堂教学(教室、实验室、模拟车间)、社会舞台(社区、竞赛)、企业(生产、科研、维修)和网络资源为一体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立体化建设研究项目,阐明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立体化建设的工学结合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现代化、层次化、模块化”建设方案的新框架,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实践表明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意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频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普遍反映该课难学难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课程建设的有益探索,以期对高频电子线路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星明 《科技信息》2010,(8):I0116-I0116,I0119
根据对“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着重介绍了对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编制和教学内容规划的认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电子线路设计实验课程中“软硬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全开放”“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介绍了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应用及课程的评价考核体系。并以音乐彩灯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层层递进的拓展方式及在课程中应用的教学建议。教学实践证明,重构的实验教学体系,伴随综合实验内容的加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较以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课程建设内涵全面而丰富,文章从几个方面反映课程建设的情况。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主线的提炼,体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课程适应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理念;通过课程体系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网站的建设,探讨教学资源积累与共享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流课程的基本内涵特征被概括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这也是建设一流课程的基本原则.文章以应用型本科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一流课程”建设为例,在深入领会“两性一度”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全面分析课程内容特征和专业特点,从优化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以实现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以及挑战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重视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背景下,电工学课程的学时被不断地压缩,从而导致讲授内容也在减少.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扩大知识的获取渠道,对非电类专业电工学中电子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建设,并对电子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的栏目设置分别进行阐述.最后,展示了电子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8.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建设非常重要。本文根据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及笔者多年讲授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经验,从课程教学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线性代数课程建设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为适应这些需求,电子科技大学“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组”从课程体系建设角度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文中结合作者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完善专业培养体系为切入点,对“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课程内容体系、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探索性工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20.
指出高师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课不是物理课程,而是“物理教育课程”,论述了加强“物理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介绍了在三年制师专进行“物理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