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角化病是日光长期曝晒损伤皮肤所致的一种癌前病变,临床上又称日光性角化病或光线性角化病.大多发生于经常暴晒于日光下的中老年人群,白种人易患此病,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部分病变可发展成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我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可能与日晒、年龄、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它是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肿瘤,其发病机理可能与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和凋亡受阻、增殖旺盛及角化过度、色素代谢异常等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大多临床诊断很容易,有时需要病理诊断的确定,皮肤镜的应用为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法.随着对脂溢性角化病研究的深入,治疗手段不断改进,逐渐向创伤小、瘢痕少、依从性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家系调查的方法,发现了汗管角化病伴发银屑病患者1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扼要介绍。家系分析结果表明,汗管角化病伴发银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作者认为,为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的素质。婚前一定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遗传性疾病,或有遗传倾向的人,建议其婚后最好不生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家系调查的方法.发现了汗管角化病伴发银屑病患者1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扼要介绍.家系分析结果表明.汗管角化病伴发银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作者认为.为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的素质.婚前一定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遗传性疾病.或有遗传倾向的人.建议其婚后最好不生育.  相似文献   

5.
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表皮性肿瘤。在临床上较常见,一般诊断不难。但少数病例损害较严重者,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而在病理上出现许多不同的名称,易引起诊断上的混乱。笔者现将本组48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病理材料进行讨论分析。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蛋白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4月21日至2006年4月30日期间在我室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8例,治疗组在使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前后均使用美容仪器导入胶原蛋白行面部皮肤护理,对照组只使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不做皮肤护理,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强脉冲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有良好疗效,而胶原蛋白有利于强脉冲光治疗术后面部皮肤的修复,两者联合美容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赵俊锋 《科技信息》2008,(21):189-191
矩阵对角化是高等代数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对于一个矩阵对角化的问题,已得到了良好的研究结果。本文分析了一些矩阵对角化的矩阵类,进一步研究了两个矩阵同时对角化的条件,得到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科技》2005,(7B):83-83
如果人在一生中曾多次晒伤,那么这多次和多年晒伤的程度会累加在一起,引起皮肤的损伤,并可引起许多皮肤病,如日光角化病等。人在30岁甚至18岁之前的日晒量就可达到一生总量的50%,因此,防止日光晒伤应该从儿童时期做起。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矩阵理论中的双重特征向量、次对角化、正交次对角化的定义,给出了矩阵可以次对角化和正交次对角化的充分条件以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矩阵可对角化问题是矩阵理论中的1个基本问题,在以往关于矩阵可对角化的判定条件的基础上,利用矩阵可以对角化的判定,以及求矩阵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完全可以归纳为矩阵乘法的原理,使得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同步求解,从而得出矩阵可对角化更为直接的简单判定。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两个矩阵同时对角化的充要条件,由此进一步推出了多个矩阵同时对角化的条件,并给出了两个以及多个矩阵同时对角化的算法。  相似文献   

12.
张正成 《科技资讯》2007,(24):252-253
本文对可对角化矩阵做出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结合实例从七个方面详细列举了对角化矩阵的应用,反映出可对角化矩阵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矩阵是高等代数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而对角矩阵作为一种特殊的矩阵,它在理论研究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矩阵相似的初等变换,给出可对角化矩阵对角化的一种简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A是一个实正交矩阵,证明了一类特殊三阶正交矩阵的可能形式,并证明了这类矩阵可对角化.另外,证明了仅有实特征值的正交矩阵可对角化.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矩阵可对角化的几个充要条件,分别削弱了[1]、[2]中一个定理的条件,优化了矩阵的对角化理论,指出了求可对角化矩阵的特征向量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线性变换对角化与矩阵相似对角化这部分教材如何处理才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效果更好。主张先提出问题,再定义概念;先讲易理解的矩阵的对角化,再讲线性变换的对角化和它们的联系;先研究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再研究对角化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文中使用一种新的对角化方法将SSH模型的哈密顿量对角化,这种代数法的好处是能在将哈密顿量对角化的同时给出对应的基态,文中还将得到的结果与Bogoliubov-Valatin变换法的作了相应的比较。显示出了这一新的对角化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了线性变换可亚对角化的定义,并给出了线性变换可亚对角化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矩阵可对角化的几个充要条件,分别削弱了〔1〕,〔2〕中一个定理的条件,优化了矩阵的对角化理论,指出了求可对角化矩阵的特征向量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刻划了平方可对角化矩阵、实性平方可对角化矩阵,并改正了文中「1」证明中的一个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