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阳凹陷南部边界大断裂活动性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南阳凹陷地层发育的特点,运用断层活动速率的方法分析边界断层的活动历史,认为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经历了最弱—增强—最强的变化,在空间上活动强度最大的部位发生了迁移,同一时期不同部位活动强度差异明显,并结合沉积相的展布初步探讨了断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阳凹陷地层发育的特点,运用断层活动速率的方法分析边界断层的活动历史,认为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经历了最弱-增强-最强的变化,在空间上活动强度最大的部位发生了迁移,同一时期不同部位活动强度差异明显,并结合沉积相的展布初步探讨了断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维地震、钻/测井等资料,对渤中凹陷古近系石南地区的构造、地层及沉积进行详细解释,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系统分析了古近系石南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对沉积相的控制.结果表明:石南地区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近EW、NNE、EW走向的分支断层.古近系沉积演化过程中,石南断层活动强度呈"弱—增强—减弱—最强—减弱—最弱"的变化趋势;随着断层活动速率的降低,沉积相依次为扇三角洲、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滩坝等相类型.  相似文献   

4.
南堡凹陷柏各庄断层活动特征及对沉积的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回剥法恢复盆地古沉降速率的基础上, 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 定量分析了南堡凹陷柏各庄断层的活动特征。在盆地演化过程中, 柏各庄断层的活动速率呈现为“弱?强?弱”的变化趋势, 断层南北两部分表现为强弱交替的 “翘翘板”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 柏各庄断层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的差异性活动不仅控制了沉降中心的发育和转移, 而且对砂体分散体系的类型、规模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断层落差与生长指数法对比研究,分析了二者应用的假设条件、应用范围及研究断层活动特征时的优缺点,认为在准确地层对比的基础之上,断层生长指数法要求凹陷内不同部位、各时代的沉积速率一致,断层上下盘没有大的沉积间断,而断层落差法则假设剥蚀区内断层上下盘的被剥蚀厚度保持一致,不必考虑沉积间断。生长指数法、断层落差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挤压和断陷盆地中研究反转断层和生长断层的活动强度和活动历史;而断层落差法在分析断陷盆地中的生长断层时更为直观、可靠,尤其是上升盘地层缺失及具有相对升降幅度差的生长断层的活动强度。开展了不同方法对比研究,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以期更好地探讨研究区的断层演化或活动历史。  相似文献   

6.
针对渤中凹陷西北缘古近系构造活动与储层之间的关系模糊等问题,利用钻井、测井、三维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定量分析了渤中凹陷西北缘古近系构造活动特征,结合沉降速率和储层分布、物性特征,探讨了构造活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断层活动在古近纪东三期最强,沙三期和东二期次之,沙一二期较弱,东一期最弱;同一时期不同位置的断层活动具有差异性。沙三期、东三期断层活动强,沉降中心离边界断层较近,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厚度大,粒度粗,延伸距离短;沙一二期断层活动弱,沉降中心离边界断层相对较远,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厚度大,粒度粗,但延伸距离远;东二期断层活动强,而晚期受边界断层的影响减弱,且受外物源的影响,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厚度小,粒度细,延伸距离更远;东一期断层活动极弱,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厚度小,延伸距离远。边界断层活动控制着碎屑沉积物进入湖盆的位置,次生断层活动对碎屑沉积物的展布具有调节作用。东三末期区域性构造抬升作用对扇三角洲致密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该规律能够对低勘探程度区类似陡坡带的储层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断层落差法,对东营凹陷沙河街—东营期的断裂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古近纪在近南北向的伸展方向上,断裂活动强弱交替,在沙三—沙二早期,东营凹陷断层活动强烈,沙二晚期—东营期断层活动明显减弱.东营凹陷的断层在平面上、剖面上有多种不同的几何形态,组成了半地堑、半地垒和地堑—地垒多种形式的断块体,其组合的分布使整个东营凹陷具有南北分区块断的构造特征;断裂活动时空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在北西—南东向和南北向的双向伸展作用下,东营凹陷的断裂活动在空间上具有分段性特点.东营凹陷的断裂活动不仅控制着构造演化,而且控制着凹陷内的沉积演化.同一时刻,同一条断层,断层落差较大的中央部位发育了扇三角洲,而两翼落差较小的部位发育有湖相泥岩沉积;一级断层控制了凹陷沉积体系的地层厚度,二级断层控制了扇体的类型及规模,而三级断层控制了砂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断裂是断陷盆地内构造变动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控制了盆地的沉积建造和构造发育,也控制着油气聚散。对惠民凹陷18条地震剖面进行了详细解析,并对该凹陷的10余条断层活动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了各断层的活动特征。惠民凹陷的断层发育可分为6个期次:①印支末期(T3),主要发育两条北西向逆推断层,平面上平行排列,剖面上呈叠瓦状组合;②燕山早期(J1+2),北西向断层继承性活动,活动强度弱;③燕山中、晚期(J3+K),北西向断层发生构造反转,由逆断层转变为正断层,该时期末北西向断层活动性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活动;④燕山喜马拉雅过渡期(Ek—Es4),为盆地转型期,北东向断层开始活动;⑤喜马拉雅早中期(Es3—Ed),北东向断层活动达到高峰,并伴随有次级北东(东)向断层的产生,为新生代惠民凹陷发育的主要时期;⑥喜马拉雅晚期(N-Q)断裂活动明显减弱,甚至消亡。各个时期的地层展布特征体现了断裂发育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构造解释及断层受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逆断层两盘剥蚀与沉积的关系,将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的地质模型归纳为单向逆冲型、逆冲生长型和基底抬升型,并提出针对这3种类型逆断层活动量的计算方法,对主要断层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活动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石镇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活动最为强烈,燕山期断层活动变弱,喜山期只有南部边界断层活动增强;三堡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开始活动,燕山期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喜山期断层基本停止活动;断层活动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各凹陷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火石镇凹陷构造格局早在印支运动就基本定型,而三堡凹陷的构造格局在晚燕山运动后才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10.
在构造解释及断层受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逆断层两盘剥蚀与沉积的关系,将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的地质模型归纳为单向逆冲型、逆冲生长型和基底抬升型,并提出针对这3种类型逆断层活动量的计算方法,对主要断层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活动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石镇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活动最为强烈,燕山期断层活动变弱,喜山期只有南部边界断层活动增强;三堡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开始活动,燕山期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喜山期断层基本停止活动;断层活动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各凹陷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火石镇凹陷构造格局早在印支运动就基本定型,而三堡凹陷的构造格局在晚燕山运动后才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断裂发育,徐中断裂是其东西分带的主控断层,对沉积储层分布及天然气聚集有重要影响。文中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表征徐中断裂垂向及平面特征。不同时期徐中断层生长指数图和断裂落差图分析,得出徐中断裂为走滑断层。不同时期断裂活动强度、性质,结合古构造及分频技术刻画的扇体展布特征说明了徐中断裂控制了其两侧沉积的分布并解析了典型位置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东二早期同沉积断裂对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利用辽东湾拗陷北部区域的岩芯分析数据、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东二下亚段层序划分、同沉积断裂活动性变化及其对轴向曲流河三角洲湖底扇沉积充填演化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二下亚段为一个三级层序,根据最大泛湖面可在内部划分为低位+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水进体系域,曲流河三角洲发育在同沉积断裂活动引起的高沉降速率阶段,断裂两侧地层厚度差异大,滑塌形成的浊积在地震上表现为强振幅、低频、高连续性特征,根据钻测井标定,测井曲线呈中高幅度齿状为主,岩性以粉砂岩和泥岩为主,没有明显的沉积构造。而高位域曲流河三角洲形成于同沉积断裂活动所造成的低沉降速率阶段,断裂两侧地层厚度差异小,滑塌形成的浊积在地震上表现中弱振幅蠕虫状杂乱反射特征,测井曲线呈中低幅度钟形或者漏斗形为主,岩性以中粗砂岩为主,局部含砾,沉积构造以软沉积变形构造为主。  相似文献   

13.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双阳组处于断陷湖盆发展阶段,边界控盆断层开始活动,基底形成一系列正断层.由于断陷影响,砂体厚度和分布横向变化快,具典型的“源近流短”沉积特征.通过对取心井的岩心资料以及测井、录井等资料,并参考研究区沉积体系背景,研究表明双阳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滑塌扇和湖泊沉积四类大相,并可细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扇根、扇中、扇端、滑塌扇扇中、外扇以及滨浅湖、半深湖10类亚相.  相似文献   

14.
以冀中富油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区内地震资料、岩心资料、测录井资料的研究,将陆相箕状断陷湖盆按盆缘类型划分为高盆缘型和低盆缘型两种;并且对廊固、霸县及饶阳三个凹陷各个时期的盆缘类型进行了判定。在整个Es3-Es4发育时期,廊固凹陷大部分时期属于高盆缘类型,霸县凹陷既有高盆缘型也有低盆缘型的特征,饶阳凹陷均为低盆缘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凹陷相同构造带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高盆缘型陆相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主要发育粗粒的近岸水下扇,中央洼槽带半深湖-深湖沉积范围广阔并发育湖底扇;低盆缘型陆相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主要发育较细粒的扇三角洲,中央洼槽带发育规模较小的滨浅湖;二者之间缓坡带沉积特征没有太大差异,都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最后分析得出箕状断陷湖盆沉积特征差异性主要受构造活动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5.
北山盆地群侏罗、白垩系沉积体系及其分布、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地质调查并结合前人资料,研究了北山盆地群侏罗系与下白垩统的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分布、演化。结果表明:北山盆地群侏罗系及下白垩统为典型的内陆湖盆沉积,发育冲积扇、河流(以辫状河为主)、三角洲(包括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等沉积体系;沉积体系的分布及演化主要受构造及古气候条件的影响,侏罗系及下白垩统属两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大致可以划分为初始断陷期、强烈断陷期和断陷萎缩期3个沉积阶段;由于阿尔金断裂在侏罗纪时对北山地区南部影响较大,导致侏罗纪沉积呈现出一定的南北差异,表现为南部盆地断陷更为强烈.出现了较深湖相沉积,北部盆地断陷强度相对较弱,只出现滨浅湖沉积;早白垩世阿尔金断裂对本区影响不大,其沉积特征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震剖面精细解析和平衡剖面复原等方法,探讨莱州湾凹陷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并对比其时空演化差异.莱州湾凹陷周缘及内部发育3类主干断裂:伸展断裂系统呈近EW向展布,主要发育在凹陷中北部,在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形,表现为"y"与反"y"字形组合,控制凹陷内各次洼沉积格局;走滑断裂系统呈NNE向展布,主要发育于东西边界...  相似文献   

17.
敦密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敦密断裂带地质组构和物性等特征为基础,研究该断裂带在黑龙江境内构造活动规律,分析其东部含煤盆地的控制特点,研究表明:J3~K1及E2含煤盆地是古老的东西向构造与敦密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所控制的沉积盆地,依此理论发现了新的镜泊含煤盆地.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最大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为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所围绕,形成"三山一盆"的构造格局,具有复杂的盆山关系。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首次发现跃进二号东构造下部干柴沟组构造为正花状构造,而其上部干柴沟组、油砂山组、狮子沟组、七个泉组构造为负花状构造。构造演化剖面分析表明,走滑构造发育经历了七个泉组沉积末期强烈的压扭构造作用,发育了正花状构造样式,而至柴达木组沉积的前期构造由经历了强烈的张扭构造作用,发育了负花状构造,且叠加在早期正花状构造之上,使得浅层层序主要发育正断层,两期走滑断裂作用叠加产生了现今复杂的负反转走滑断裂带。而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也有相同的构造特征,由此可推断柴达木盆地是受阿尔金走滑断裂影响的斜向压扭构造,非走滑断裂主干位移带内的拉分盆地。因此,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地区构造发育演化对于深入认识复杂的盆山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