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是厦门市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十大千亿产业链(群)之一。厦门市围绕"美丽厦门"产业升级的行动计划,不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优化产业创新和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引进和培育巨人企业,着力建设厦门生物医药港,努力将厦门打造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区,并争取建设成为"国家两岸生物医药产业交流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高端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  相似文献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十二五"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环境的新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应重点考虑以太阳能和核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及高效节能煤电产业、以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为主的生物产业、以三网融合和3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产业、以低碳排放和节水减污为特征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干线飞机和近地空间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5个领域,并正确处理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产业以及科技人力资源、公民科学素质、创新文化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厦门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厦门将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以及文化创意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试点指导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升级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厦门在新材料领域营造了鼓励自主创新的环境,科学论证、合理安排市科技资金,全面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十二五”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环境的新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应重点考虑以太阳能和核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及高效节能煤电产业、以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为主的生物产业、以三网融合和3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产业、以低碳排放和节水减污为特征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干线飞机和近地空间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5个领域,并正确处理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产业以及科技人力资源、公民科学素质、创新文化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郭霞 《华东科技》2013,(2):58-59
2012年,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实践"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加快由"资源集聚共享平台"向"创新支撑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围绕上海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科技资源集聚与共享、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理论视阈与现实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文明 《科技与经济》2011,24(6):106-11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也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方式转变的关键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然要求。与其他学者理解不同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战略、新产业和新技术三个层面而谋定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驱动下,服务于国家战略目的,具有辐射范围广,反映全球竞争力的集聚区。基于我国的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应以"重大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集聚区创新体系建设""三位一体"为目标,并在集聚区规划、市场体系、财政创新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正>厦门市积极贯彻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厦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文件精神,围绕"美丽厦门"产业升级行动计划,着力"创新机制、建新阵地、抓新产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营造大环境、拉动大投入、搭建大平台、推动大合作、争取大资源",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整治、海洋资源、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工作,大力推动社会发展科技事  相似文献   

8.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是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粤府[2016]35号),编制本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0,19(9):6-6
<正>随着LED、新IT、电动汽车等三大产业正式列为广东省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月初,省长黄华华就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LED产  相似文献   

10.
 医药产业是中国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医药产业发展对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储备军需战备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阐述制药企业、研究机构面临的机遇与选择。  相似文献   

1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明确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重点领域.根据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三步走”计划,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指标将力争达到1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LED产业是广东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大突破口之一。广东省LED产业自2008年起步以来,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实行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两头突破",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提升产业集聚度、技术创新率和品牌影响力,推动LED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广东省从2015年启动实施"应用型科技研发专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洋产业平稳发展的同时,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洋发展目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及海洋科技进步而产生发展的,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点。本文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分析为着眼点,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以此为基础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需求条件,最后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嘉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嘉兴市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今年7月,嘉兴相继出台《嘉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嘉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意见》,重点培育和发  相似文献   

15.
国内     
<正>我国加快培养发展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1月9日,中国启动国家"十三五"科技规划研究编制,全面开展重点领域技术预测,征集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提出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建议。中国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数据、智能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清洁燃气、生物医药等重点方向,努力掌握一批产业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及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就新兴产业的内涵、发展根源、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医药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猛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引领生物经济的制高点是为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新一轮发展竞争的焦点,也是我国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对于推进厦门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技》2011,(4):33-38
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1年初,金华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确定了全市培育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主要发展目标。为贯彻落实《意见》,近日,"金华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讨会"在武义县召开,金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技术政策、市场培育政策、国际合作政策、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专项政策等方面。因此,对近年来各部委制定和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藉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是关键要素,就像不同产业具有不同产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一样,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具有与传统产业人力资源不同的特征,需要具备对应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特征,为培育与开发战略性产业人力资源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