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在总结桥梁主要病害形式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确定了梁桥技术状况检查项目、评分标准和权重,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客观地评价其技术状况等级,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桥梁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桥梁安全性评价模型,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借助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和打分法相结合,分析确定影响桥梁安全性的各因素的权重及隶属度,并计算出桥梁安全性的总评分,据此确定桥梁安全性等级,为桥梁使用阶段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董艳芝 《科技资讯》2011,(11):92-93
随着城市与公路的高速发展,桥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并成为城市的景观建筑物,但运营年限的增加,桥梁会不同程度地损坏,病害分析与维修就成为各级部门关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桥梁病害的类型与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行桥梁加固改造方案优选方法上的不足,考虑既有桥梁加固改造工程的特点,建立了既有桥梁加固改造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理论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多级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枢纽跨线桥,评价其加固改造方案的优劣程度,求得最佳加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将过去单级单算子结构的综合评判模型发展为多级多算子的综合评判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对超级市场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赵长杰 《科技信息》2010,(22):I0305-I0306
合理的施工支架设计,能有效地利用材料的强度,减少施工安全事故。本文以奎北铁路某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现浇连续梁支架的设计过程,对支架的内力、挠度和稳定性进行了必要的检算。并通过三维仿真分析,对支架的受力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评定既有桥梁的运营安全性能,基于可靠度与贝叶斯更新理论提出了综合考虑评估基准期与历史服役荷载的评估分项系数取值方法.根据5种不同风险准则确定相应基准期下目标可靠度,利用抗力优化法对构件进行评估分项系数取值分析,引入贝叶斯更新理论分析考虑历史服役荷载的评估分项系数取值,并与规范法、设计值法计算的评估系数在某一简支T...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虑14种常用的代表性的结构构件、不同的可变荷载效应与永久荷载效应的比值、3种可变荷载效应和永久荷载效应的简单组合,对既有建筑结构的鉴定表达式在不同目标使用期内的荷载分项系数和不同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进行了优化和确定。分析结果表明,目标使用期不同,既有建筑结构的鉴定表达式各分项系数不完全相同,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桥梁设计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城市桥梁方案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方案选择复杂且存在着主观随意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来建立优化模型,从而比较客观科学地选择最佳的桥梁设计方案;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模糊综合评判的步骤,阐述了该方法在桥梁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桥梁监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桥梁监管评价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很难找出多为状态函数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对这样复杂的非线性大系统问题,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把定性描述转化为定量的数学语言,对桥梁的监管系统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评判,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旧桥承载力模糊贴近度综合评判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模糊数学等级评定的一种决策方法——贴近度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探讨了旧桥承载能力等级评定。这种方法是在对桥梁属于哪个等级的半模糊评定中,考虑2个模糊等级的靠近程度,从而获得合理的旧桥承载力等级评定结果。将这个评定过程与原有的最大隶属度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贴近度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改善了最大隶属度原则带来的评判误差,避免了最大隶属度原则失效产生的不合理结果,使得旧桥承载能力等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更贴近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2.
桥梁承载能力状态评估的模糊神经网络推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现有的状态评估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的承载能力状态评估模型.结合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一套基于监测信息输入的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框架,并利用模糊规则生成的规则库作为神经网络训练和学习的样本.利用实例验证了采用此智能评估技术进行承载能力状态评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役桥梁承载力模糊可靠性的马尔科夫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模糊评价和马尔科夫过程,研究了在役桥梁承载力可靠度的时变规律。根据模糊评价理论,确定桥梁承载力状况分布向量,引入马尔科夫过程方法,构造结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借鉴时间-空间转换思想,提出一种基于逆阵的改进方法用于计算转移概率矩阵,并给出利用桥梁当前承载力状况分布向量修正转移概率矩阵的方法。针对新建桥梁、在役桥梁以及考虑加固的桥梁分别给出其承载力可靠度分布向量预测公式,并提出承载力预测指标。算例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桥梁承载力的可靠度预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应力释放法的在役组合钢桥承载力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在役钢桥承载力评定的准确性,针对在役钢桥受力特点,提出基于应力释放法的在役钢桥承载力评估方法。采用应力释放法获得恒载状态钢桥部分杆件实际应力,结合实测材料力学参数,通过全桥结构仿真建模分析,外推全桥构件恒载应力分布状态,从而得到桥梁的真实承载能力,同时给出了评定步骤和工程实例。实桥应用表明,以应力释放法为主的钢桥承载力评定方法,理论依据充分,评定精度高,易于实施,可广泛应用于同类桥梁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以广州海珠桥(索桁组合连续钢桥)为实例,采用仿真分析方法对其加固前后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取样试验确定了材料参数,在实际加固过程的体系转换后,采用应力释放得到部分杆件应力,结合全桥有限元分析,准确地掌握了该桥的实际工作状态。同时进行了计入锈蚀损伤的非线性分析,对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定。加固跟踪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加固后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工作性能明显改善;非线性分析表明,锈蚀损伤对结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桥梁安全储备较大。  相似文献   

16.
关于桥梁结构线弹性稳定安全系数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桥梁工程中关于结构线弹性整体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存在争议并给桥梁设计及计算带来不便的情况,对现存的三种常用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线弹性分析时应注意的三个观点;以一下端固结柱为例,对三种不同的线弹性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改进的线弹性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结合某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对各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如今线弹性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的不足,新方法对承重结构恒载与外荷载进行区分,首先计算结构在恒载作用下的稳定安全系数,然后在确保结构满足自身最低稳定要求的前提下计算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稳定安全系数.改进的线弹性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能较合理的判断结构的线弹性稳定性及承载能力,而且专业概念明确,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门架式交通标志的风振系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格构式门架为例,提出跨径较大的梁柱式门架的风振系数计算方法。首先进行模态分析,确定风荷载计算是否需要考虑风振系数,根据门架结构的特点,结合风振系数基本理论,推导出梁柱式门架风振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对示例门架的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风振系数使风荷载取值减小约50%,不能保证门架结构的抗风安全;门架设计规范中风荷载取值不考虑风振系数只适用于传统的跨越半幅路基的小跨径门架。  相似文献   

18.
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双峰分布概率模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国道110上的现状车辆荷载统计数据,讨论了其包含大量超载车及大量普通车辆的概率分布特性。各类常用的单峰分布皆不可用于描述这种车辆荷载。该文用两个正态分布加权和的双峰型概率分布描述车辆荷载,用滤过复合Possion过程和滤过复合Erlang更新过程分别表示一般运行和密集运行状态下的车辆荷载过程。得出基于后续使用期主车和重车荷载最大值分布的0.95分位值作为桥梁评估荷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段悬链线理论,推导了成桥线形计算方法和迭代格式.以此编制程序并围绕解析法中成桥线形分析中吊索力的确定,结合施工中加劲梁的架设特点,采用三种不同的近似方法来计算吊索力.对各种不同方法下得到的成桥线形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解析的悬链线理论,吊索力虽然近似计算所得,但计算精度远比参数方程法和抛物线法高,在方法上也比有限元法简便.为以后采用类似方法计算偏差状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桥涵抗水灾综合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和预测小桥涵的整体抗水灾能力,在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桥涵水毁机理。根据小桥涵的主要致灾因子,运用因素分析法,提出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评价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小桥涵位置、孔径、进出口形式以及加固与消能措施是决定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关键因素。评价指标和标准可为山区公路的设计、施工与养护工作提供抗水灾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