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按照现实主义精神的标准来衡量百年中国电影,无一例外都是深刻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的电影。而百年中国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轮回:从自我走向社会,又从社会走向自我。百年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人物谱系经历了四个年代,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时,如果按照代际标准来划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和独特性,为中国电影的人物长廊奉献了很多经典形象。  相似文献   

2.
美女文化与电视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女性主义角度,以当前电视对美女文化的塑造和传播为切入点,通过女性在电视中呈现的整体形象,观照电视媒介对女性形象建构所起到的作用、意义和责任。共分四个部分:一、阐述美女文化的实质,美女文化是一种视觉的、可被消费的媒介文化,是电视中的娱乐元素之一;二、探讨美女文化对女性电视形象的影响,是对女性性别陈规的加深;三、电视对女性形象建构的现状分析;四、从女性主义角度论述造成女性自身形象与电视形象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藏族厚重的历史与民间文化深刻影响着藏族女性汉语小说的写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代文明和本土民族文化的双重语境中,藏族女性汉语小说写作日益呈现出某种混杂性,生成了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性女性话语。当代藏族女性汉语小说的本土化书写主要体现在藏族女性生命历程与藏民族文化记忆之间的互动、藏民族民间习俗的性别内蕴以及在现代化浪潮中藏族女性基于本土文化的多样抉择等方面,显示出当代藏族女作家对女性民族历史、女性主体重构的努力以及对本土民族文化女性化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4.
女性身体成为新闻热点,背后隐藏着男性文化霸权对女性的宰制。这种宰制借助新媒体、商业资本、道德、法律规范等组成一个庞大的男性文化霸权同盟,既不断地炮制女性身体事件,又不断地对女性身体以规训。同时,女性身体事件中女性也存在着以身体作为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冲击男性文化霸权的规训,塑造女性自我新形象。但男性文化同盟以其巨大的向心力,不断地诱导这些女性追求着“假的需要”,走向自我迷失。我们要反省男性文化霸权,也要反省女性在自我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迷失。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性性别角色文化对女性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艺 《科技信息》2008,(31):224-224
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对女性的规训导致女性长期的压抑心理,而女性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又导致女性焦虑心理的产生。中国现代女性的心理状态与中国女性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女性群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大部分以"国际题材"为创作主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叙述技巧上大胆突破常规,开拓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领域.亨利·詹姆斯小说代表作品中的女性群像按文化地域分,可以分为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欧化了的美国女性形象;按人物特性分类,可分为天真无知型女性、高雅型女性、表里不一型女性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觉醒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至90年代后的发展期。在女性意识的嬗变发展过程中,显示着女性意识由自觉走向自醒,由模糊困顿到明晰多样。从不同阶段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可以透视出20世纪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给社会空间和文化领域带来了变化。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及思想意识的觉醒,女性开始在网络空间寻找独立的生存之地,并打破空间领域的“公”“私”分界和性别偏见,创造“进”可跨入公共空间、“退”可回归“自己房间”的阈限空间,由此女性从“卧室”走向“第三空间”,拥有了表达自我、言说欲望的场域。同时,网络女性小说在创作主体鲜明的性别意识下彰显着女性写作的力量与魅力,在资本积累与权力争夺中不断发展,实现了女性在网络空间的话语赋权与主体建构的目的。网络女性小说在空间活动、话语言说、资本积累、性别认同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反叛与变革意味。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女性散文具有现代性别意识与白话创作两个基本特征,体现了鲜明的文学现代性内涵。它真切地记载了女性意识在清末民初和五四时期觉醒、30-40年代走向成熟、50-70年代受到遮蔽及新时期以后不断深化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进而使女性散文成为百年中国女性由传统向现代生命历程的精神写照。  相似文献   

10.
女性人类学的文化与社会建构及其后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女性人类学的成长历程、方法内容与争论的课题及成果。涉及女性及女性主义与人类学的关系 ,女性主义理论与人类学理论的勾连 ,女性人类学研究方法与主要论题。主要包括 :社会性别的文化内涵及分析模式 ,女性人类学对女性地位和权利的界定 ,后现代女性人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性别视角入手,就现阶段女性在推动汽车文化的产生、传播中的重要贡献探讨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如何利用汽车文化提升女性的生活质量。认为女性的参与推动了汽车文化的进步,而汽车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女性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女性散文具有现代性别意识与白话创作两个基本特征,体现了鲜明的文学现代性内涵.它真切地记载了女性意识在清末民初和五四时期觉醒、30-40年代走向成熟、50-70年代受到遮蔽及新时期以后不断深化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进而使女性散文成为百年中国女性由传统向现代生命历程的精神写照.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中国女性身体的解放形成了女性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解放小脚到解放乳房,从束胸到放胸,中国女性逐步走向身体的自由,而这一过程与女性内衣的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国时期内衣文化现象有力地透射出了中国女性身体解放的艰难历程。同时,在女性内衣的变革及女性身体的解放中,政府、社会舆论及广告媒体等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维东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3):81-82,93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暖昧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年代后觉醒张扬的超越期,渐渐走向成熟。这种变化是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妇女解放的步伐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张愿贞 《科技信息》2011,(33):309-309
作为美国女性主义作家的代表,艾丽丝·沃克在其作品中无情批判男权及男性文化对女性身心的种种压迫,并反映出敏锐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女性话语权和女性意识觉醒两方面探讨沃克是如何进行女性性别建构,又是如何解构男性主体性的。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当代女性文学中以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情爱小说占有很大比重,女作家们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被维吾尔传统婚姻观和道德伦理观裹挟,在爱情、婚姻、家庭中陷入悲惨境遇的各种女性形象,体现出维吾尔族女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民族发展的忧患意识。同时提出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现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维吾尔族女性走向何方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长期以来的“父子型”文化模式下,女性作为文化存在,其生存是艰窘而悲惨的。鲁迅通过祥林嫂、子君、爱姑三个形象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女性悲剧生成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和自身原因,以此来实现他对女性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汉语词语本身和女性用语两个方面阐述了女性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中国女性研究领域,女性群体形象一直是东西方学界共同关注的主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一些较有分量的研究专著和期刊论文。文章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女性群体形象的英文研究成果加以评介,并与大陆女性研究进行比较,以期从女性群体形象的角度探讨西方中国女性研究的特点及其与大陆女性研究在理论立足点、学者性别构成、选题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女性文化的分析,然后对女性文化的室内空间设计特点进行相关的分析,认为其在精神、色彩、造型和材质上对室内空间设计造成了影响。该文将室内空间分为家居空间和消费空间,而女性文化在这两种空间中都体现了非常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