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夜话蚊     
夏夜,清风徐徐,月光朗朗,是人们歇凉的好时光。可是,不时有蚊子打搅人们的休息,它们不仅吸人血,而且传播疾病。所以,人们最讨厌的恐怕就是蚊子了。蚊科中的蚊种,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在我国已知约有300种。蚊科分三个亚科:按蚊亚科、库蚊亚科、巨蚊亚科。按蚊亚科分三个属,其中按蚊属是按蚊亚科中最重要的一个属,有500  相似文献   

2.
咏蚊赋浅论     
咏蚊赋对蚊子的描写是多方面的,但是总起来看,这些作品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四个方面来对蚊子进行描写的:体态、声音、吮血、活动状态。赋家们还借助蚊子来抒发情感,表达人生态度或人生志向。蚊之意象类型有两种:害虫、奸邪小人。  相似文献   

3.
蚊子的危害,不仅仅在叮人吸血,嗡嗡叫骚扰睡眠,影响休息;更重要的是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由它造成的后果比老鼠与虱子等加在一起更为严重。历史上就有不少因蚊子传播烈性传染病造成杀人夺城的事例。例如,疟疾曾经摧毁  相似文献   

4.
将抗疟原虫基因移入媒介按蚊种群,可能会成为公共卫生工作者防治疟疾的工具。目前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尚难将这一设想转变为现实。科学家着重对确定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过程中的潜在弱点进行了研究。 通常认为在选择的作用下,疟原虫可以克服任何一种遗传建立的屏障进入按蚊体内。然而疟原虫适应的多面性是有限的。哺乳动物的疟原虫由按蚊传播,而鸟类疟原虫则由  相似文献   

5.
按蚊属昆虫包括疟疾和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具有特别的医学重要性。本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和专著,订正了中国按蚊属名录,共2亚属62种。新的名录中增加了许氏按蚊(Anopheles(Anopheles)xui)和哈里森按蚊(Anopheles(Cellia)harrisoni)2种,删除了瓦容按蚊(Anopheles(Cellia)varuna),把阔麟按蚊(An.ramsayi)更名为伪詹氏按蚊(An.pseudojamesi);并暂保留存疑种斯氏按蚊(Anopheles(Cellia)stephensi),确认库态按蚊复合体(Culicifacies Complex)在中国存在种A和种B。新的名录及其分布地的记载可以为蚊虫分类和防治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蚊子叮人吸血,传播疾病,是“四害”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有两亿一千多万人感染蚊子传播的恶性疟疾。由于长期使用杀虫剂,蚊子产生了抗药性。人们在探索生物灭蚊法时,鱼类灭蚊又重新受到重视。蚊子的生长可分为卵、孑孓、蛹、成蚊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都在水中,这就给鱼提供了用武之地。在全世界200多种食蚊鱼中,柳条鱼功劳最大。  相似文献   

7.
嗜人接蚊是我国南方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1980我们在崇安五夫和建阳周墩开展疟疾和马来丝虫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它的子孢子和感染蚴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4%和5.2%。为采取相应防制措施,降低该蚊种群密度,以期控制疟疾和马来丝虫病在我省的流行,我们从1980年开始,开展嗜人按蚊在省内的地理分布及其生态习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美国:强力捕蚊机美国生产的这种捕蚊机采用微电脑等高新技术,能模拟人体散发的热气、湿气和二氧化碳,以吸引蚊子。将蚊子吸引到该机器近旁后,它就会以强大的吸力,将蚊子吸入内置的透明集蚊盒中,让蚊子在透明集蚊盒中自然风干。透明集蚊盒可被方便地拆卸。该捕蚊机捕蚊的有效范围为2000平方米左右。  相似文献   

9.
“不祥蚊”是热带雨林区的特有蚊种,也就是通称的大劣按蚊 Anopheles(Cellia)dirus Peytonet Harrison,1979。“dirus”这个词是拉丁文,其含义是不吉祥,危险可怕。此蚊也确是热带地区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的传播媒介中重要的成员,广布于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在我国见于海南岛和云南的热带雨林地区。这种大劣按蚊是1979年才正式命名予以科学记述的,是白踝按蚊群(An.leucosphyrus group)中的新成员。以往曾将此种误认为是白踝按蚊,也曾一度将海南岛此蚊种订为巴拉巴按蚊(An.bal-  相似文献   

10.
按蚊属昆虫包括疟疾和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具有特别的医学重要性。本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及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和专著,订正了中国按蚊属名录,共2亚属62种。新的名录中增加了许氏按蚊(Anopheles(Anopheles)xui)和哈里森按蚊(Anopheles(Cellia)harrisoni)2种,删除了瓦容按蚊(Anopheles(Cellia)varuna),把阔麟按蚊(An.ramsayi)更名为伪詹氏按蚊(An.pseudojamesi);并暂保留存疑种斯氏按蚊(Anophele(Cellia)stephensi),确认库态按蚊复合体(Culicifacies Complex)在中国存在种A和种B。新的名录及其分布地的记载可以为蚊虫分类和防治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新事     
《科技潮》2001,(10)
只吸血不传播疾病科学家将改良蚊子基因世界上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疟疾,而导致疟疾的罪魁祸首往往只是一只小小的蚊子。英国科学家最近宣称,他们正在进行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对蚊子进行基因改良,以彻底消灭肆虐的疟疾。据英国《卫报》报道,以詹姆士为首的研究小组,向蚊子体内植入一种特  相似文献   

12.
按蚊属(Anopheles Meigen)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之一,其中很多种类是传播疟疾的重要媒介。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按蚊属的研究文献(特别是《Zoological Record》)以及本实验室对按蚊属的分类学研究结果,总结了中国按蚊属分类学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系统发育关系和地理区系,更新了中国按蚊属的分类系统。目前中国已知按蚊属蚊虫2亚属62种,其中按蚊亚属(Anopheles)在中国共2派、3系、6组、4亚组,塞蚊亚属(Cellia)共4系、7组、6亚组。分布在东洋区的有45种,占中国按蚊属总数的72.58%;分布在古北区的有6种,占9.68%;跨古北区与东洋区的有11种,占17.74%。形态分类方法在针对复合体内姊妹种的分类鉴定和系统发生学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分子分类学方法来进行研究。目前,建立更多的分子鉴定标准来确定复合种在蚊科中的分类地位是蚊虫分类研究的重要工作,而不断丰富蚊虫的基因组数据也是当前蚊虫系统发生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9月24日宣称,他们首次成功使用"基因驱动"技术在实验室内灭绝一种疟蚊。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9月24日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他们以疟疾的主要传播者冈比亚按蚊为研究对象,使用"基因驱动"技术,改变雌蚊的双性基因,使雌蚊无法产卵。这一技术改变的基因可以多代遗传。经7至11代,这些蚊子由于缺少雌性而无法繁衍。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皮契博士1979年8月24日的《科学》中发表,若是昆虫的蜕皮激素分泌后,吸入血液的蚊子就会停止吸血。吸血的仅限于雌蚊,在与雌蚊交尾后,为了卵巢中卵的成熟而把血作为营养的来源。博士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生后两天的雌蚊分成正常的蚊子与去除掉卵巢的蚊子,让雌蚊在与雄蚊交尼后吸自己手腕的血。结  相似文献   

15.
蚊子对人类的危害,要超过其他任何生物。有人估计,蚊子传播疾病而造成死亡的人数,要比世界上历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蚊子传播疟疾、丝虫病以及黄热病、登革热、脑炎等八十多种疾病,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疟疾。据估计,本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全世界每年约有三亿人感染疟疾,其中至少有三百万人死亡,差不多每十秒钟死一个。五十年代以后,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微软公司始创人比尔·盖茨,最近在其网站上列出了15种最致命动物和它们每年的杀人数目,蚊子是人类的第一号杀手,而人类本身因自相残杀竟然占据了名单的第二位,连淡水螺每年也令约一万人丧命。相反,鲨鱼、狮子这些张牙舞爪的危险猎食动物,杀人数目却远远不及蚊子。蚊子是传播疟疾的主要途径,每年有70多万人被蚊子叮咬后死亡,当中被叮后患上疟疾致死的就占了约60万人,多达100个国家的人民受此影响,造成每年数以十亿计美元的经济损失。盖茨夫妇成立的慈善基金会,正致力消灭疟疾。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05,(11):55
总有人抱怨蚊子喜欢叮咬他们,而也有人似乎很少遭到蚊子侵扰。多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蚊子叮人确实有很高的选择性,由蚊子叮咬而传播的疟疾并非对每个人都具有同等威胁。一个由流行病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究后发现,在新发疟疾感染病例中。大约80%的病例集中发生在五分之一的人口中。科学家根据以前收集到的蚊子习性和疟疾发病率数据建立了电脑模型。这些数据来自90个非洲村庄约5000名15岁以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有限的资源以及蚊子幼虫成熟时间对蚊子种群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带有饱和增长率的蚊子种群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基本的数学分析,包括平衡点的存在性及其稳定性。另外,还进行了一些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少资源和幼蚊的成熟时间,是控制蚊子数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一项于2019年2月27日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显示,一种名为阿托伐醌(atovaquone)的常用抗疟疾药物能被蚊子的腿部吸收,清除其体内的疟原虫并有效阻止疾病传播。在过去的20年间,使用经长效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曾是阻止疟疾传播的最有效方法。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蚊子开始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蚊子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蚊科(Culicidae)昆虫中很多种类是重要的媒介昆虫,蚊科分类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程。2000年以来,Harbach等人依据比较解剖学、支序分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蚊科分类系统进行了重大修订,把蚊科类群从原来的34属修订为112属,建立了更加细分的蚊科分类系统。中国蚊虫研究近些年来也发展迅猛,蚊虫研究者对中国蚊虫属、种组及隐存种等做了大量订正,调整和新增记录,中国现已知蚊虫达46属418种。本文依据Harbach新分类系统对中国蚊科分类现状和分子分类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中国按蚊亚科(Anophelinae)现有1属62种,库蚊亚科(Culicinae)45属356种。由于形态分类学的局限以及在蚊科内广泛存在的隐存种,对传统蚊科分类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分子分类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分子技术的研究揭示并改进了蚊虫的分类。目前仍有大量的蚊科分类和系统发育问题尚有待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