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7年底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造成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低效,乏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混乱的银行监管制度无疑是诸多最终导致危机的内在原因之一,这里提出了东亚金融自由化进中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利率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中央银行垄断利率调节,银行存贷利款利率实行最高限额管制,金融系统逃避管制等,说明了利率管理市场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商业化建设、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实现金融自由化以及抑制通贷膨胀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市场化的利率具有由市场内在的机制作用决定、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与价格等经济杠杆相互协调自发的发挥调节功能等特点,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注重分阶段、分区域进行,加速基准利率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央银行核心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利率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 ,如中央银行垄断利率调节 ,银行存贷利款利率实行最高限额管制 ,金融系统逃避管制等 ,说明了利率管理市场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商业化建设、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实现金融自由化以及抑制通贷膨胀具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市场化的利率具有由市场内在的机制作用决定、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与价格等经济杠杆相互协调自发的发挥调节功能等特点 .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注重分阶段、分区域进行 ,加速基准利率的建设 ,充分发挥中央银行核心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金融自由化,是指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放松金融管制后出现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充分经营、公平竞争的趋势。一是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利率、汇率的限制,同时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让金融商品的价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二是业务自由化。即允许各类  相似文献   

5.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它在一国金融发展和经济运行中处于核心地位。银行的倒闭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金融体系的危机,使国家经济出现震荡,最后可能引起社会动荡而影响国家政治安全。因此,各国政府都对银行采取严厉的管制,控制其外部负效应。2008年美国爆发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的投机者将次级债券打包成各种令人晦涩难懂的金融衍生品,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信息下的信贷风险决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银行信贷风险极小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银行信贷风险决策模型,指出了在此模型下,当两类企业向银行提供等值的抵押品时,高、低风险企业的利率也相同,这说明,当抵押品作为鉴别企业风险类型的手段失效时,银行无法根据利率来判断企业项目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类企业向银行提供非等值的抵押品时,高风险企业愿意接受更高的贷款利率而提供更低的抵押品价值;低风险企业则愿意接受更低的贷款利率而提供更高的抵押品价值。  相似文献   

7.
阿根廷是美国赞扬的金融自由化典范,银行证券业向外资开放的力度大,但其爆发金融危机造成的破坏也格外严重。阿根廷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与金融开放和资本市场自由化密切相关。阿根廷吸引跨国银行投资,对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资本外逃给民众存款造成了重大损失。中国应积极吸取阿根廷的教训,慎重对待外资收购、兼并和MBO,特别是"入世"后银行证券业的开放,更好地维护本国经济金融安全,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对未来瓦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健伞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等等。埘中国金融未来环境的分析,是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这个金融体系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所带来的资金定价与风险管理的变革,对金融市场各个参与者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商业银行首当其冲。本文立足于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指出了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同时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应对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 IMF 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货币危机其表现是,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或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度地提高利率。银行业危机其表现是,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其表现是,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1.
利率市场化是政府或货币当局逐步放松或放弃对利率的直接控制或限制,让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利率机制变迁的过程。利率市场化包含并影响着诸多经济环节,利率市场化直接影响储蓄、投资。通过阐释利率及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分析了中国利率体系现状;详细探讨了利率与储蓄和投资的关系,主要从利率的储蓄、投资弹性入手,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储蓄水平和投资规模的影响;通过分析与借鉴国际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描述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中国的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客观地促使社会出现了多元利益表达的强烈需要,单独地通过党和政府对于这些利益进行调节和满足,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多元化的利益集团存在就有很大的必要性,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政治需求提供应有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商业银行日益暴露于利率风险之下,在利率风险管理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多种约束,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上说,利率市场化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事实上,管制利率也正日益显露出其弊端,因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是必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拟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利益矛盾的协调,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又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利益矛盾协调的过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益矛盾协调的路径,一是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二是加强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三是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人手,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为保证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必须认真总结农村信用社利率试点的经验和教训,在信用社产权改制、金融产品定价、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现状,论述了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发挥市场化利率的作用。对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需具备条件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中国正在从传统社会主义利益格局转变为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利益格局,中国利益格局变迁的动力、方式和目标等都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形成了系统性的变迁模式:从侧重利益分化到侧重利益整合的利益关系调整;分配制度的变革和完善成为调整利益格局的主线;利益格局变迁的动力机制围绕着“国家与市场”的分层和合理定位;利益格局变迁的目标寻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的管制利率管理体制虽然曾对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弊端不断显现出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运作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将出现一种新的风险,即隐含期权所带来的利率风险,对这些隐含期权的忽略会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本文研究了基于跳跃---扩散模型的利率隐含期权的蒙特卡罗模拟定价模型与原理,结合我国银行存、贷款的隐含期权的类型及投资者的最优执行策略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与十年期可提前偿还贷款中的隐含期权进行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