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神奇的柠檬     
今天是个大晴天,妈妈带着牛牛去了趟超市,买了好多好多吃的东西,其中就有柠檬呢。牛牛一脸困惑地问道:"妈妈,买柠檬干什么?"妈妈摸了摸牛牛的头,说道:"柠檬可是个好东西,我们可以拿来做柠檬汁,可以做苏打汽水,妈妈可以用来做面膜,还可以用来发电呢!"牛牛很困惑地问道:"柠檬是水果,怎么可以用来发电啊?"妈妈笑了:"不知道了吧?宝贝,妈妈也是刚听说的,现在浙江省科技馆有个科学小实验表演,那里的科普辅导员可厉害啦,他们用一个柠檬就能发电。今天妈妈就带你去瞧瞧吧。"  相似文献   

2.
高空科学气球是进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和其他多种学科空间观测的重要运载工具。经过近几年我国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高空科学气球系统已开始投入实用。我国高空科学气球的发展速度及所达到的水平受到了很多外国科学家的关注和高度评价。《我国的高空科学气球与高能天文观测》一文介绍了我国高空科学气球的研制和空间高能天体物理实验观测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09,(2):80-80
问:如今每逢年节都会用各种彩色气球烘托气氛,可是过不多久它们很快就收缩变瘪了。橡胶有很好的气密性,为什么还会跑气呢?答:气球看上去是不透气的,汽车轮胎也是橡胶质的,如果很容易跑气麻烦就大了。但是,只要经历的时间足够长同样会瘪掉。且不说封口手段所造成的跑气,从分子的水平来看,橡胶分子间也是有间隙的.气体分子足以从中通过,所以它们从气球里面跑出来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有名的古老传说,传说的主人公是战国时候的政治家孙叔敖。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要死了。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  相似文献   

5.
四川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大二男生王搏豪同学发明的LED(发光二极管)节能环保灯专利被开价5000万元购买。回忆起发明LED节能灯的初衷,是在他读高二时一次家中的灯泡突然坏了。就在妈妈将坏掉的灯泡换掉时手却被烫到了,当时王搏豪就好奇地想:“灯泡为什么会发烫?如果不发烫不是可以节约很多能量吗?”于是他开始着手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决定设计一款LED节能灯。  相似文献   

6.
赵玲 《科学之友》2007,(1):28-29
巨大的椭圆形气球——飞艇,又回来了!我们将有望在5~10年后看到这种名副其实的“空中客货轮”重新穿梭于天际。5年来,全世界几乎都在为飞艇而狂热,就连美国军方也开始斥资对它进行研究。 “飞艇热“为何会不期而至?其实,它的爆发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突如其来。可以说,自其诞生之日起,工程师们一直对这种庞然大物青昧有加,即使在快捷保险的飞机时代,仍然对它充满梦想。工程师们认定,飞艇必将大有作为。今天,飞艇可以应用于旅游观光,它庞大的身躯更是一块无与伦比的巨大广告牌;将来,它可以替代飞机运送一些过于笨重或体积过大的物品。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2005,(3):47-48
我今天感慨万千,谢谢各位同志为我祝寿,一晃我已80岁了。老黄忠啊,我不敢当。刚才各位同志的评价,我这不敢当啊(激动不已)!我感到我回国后所做的贡献,远远不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年轻的时候,那时的国家提倡工业救国。所以,我开头在大学预科念的是机电系,那时机械、电工是不分的。后来又提倡科学救国,我就转到物理学。我要考燕京大学,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1,(3):5-5
“生命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这是最大的科学奥秘之一。对许多科学家而言,如果说简单生命形式发端于原始的“氨基酸浓汤”,那么今天所见的基因多样性就太难解释了。一种振奋人心的假说是,地球生命来自于外太空—外星微生物被恒星风吹离宿主行星,“驾乘”星际尘埃一路飘泊,最终来到地球。这种理念被称为“胚种论”。  相似文献   

9.
可乐的奥秘     
星期天又到了,妈妈带扬扬去附近的超市购物。可乐是扬扬最爱喝的饮料,这不,到了超市,他就直奔放可乐的货架,拿了N瓶放在了购物车里。 妈妈看着一堆可乐陷入了思考:碳酸饮料对身体可不好啊,喝多了会影响牙齿和肠胃的健康,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和肾结石。不过,妈妈又想,即便不喝,可乐也能拿来跟扬扬一起玩个实验什么的,也算是一件有益的事。  相似文献   

10.
地震ABC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地震的破坏件和突发件给人类罩上了一层阴影。地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我国古代民间流传说,地底下有一条大鳌鱼,驮着大地,隔一段时间就要翻一翻身,于是大地就抖动起来。鳌鱼翻身就是地震了。17世纪日本也流传着一个神话:大鲶鱼往在地底下,背覆着日本的国土,当鲶鱼不高兴时,就将尾巴和鳍动一动,于是造成了地震。今天人们希望了解地震成因的科学解释。目前对这个问题有几种基于观测事实的解释。对于发生地震的某些根本性原因(如动能与必震条件)还有待探索。已有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球员刚硬…  相似文献   

11.
吕斌 《科学之友》2006,(8):68-68
妞妞,4岁。妞妞妈妈最近很心烦。原来,阿姨在妞妞4岁生日时送给她一件粉色的连衣裙,穿上后像小公主。妞妞特别喜欢,天天吵着要穿公主裙,更让妞妞妈妈心烦的是:一旦妞妞穿上这条裙子,就死活不肯换下来。妞妞妈妈疑惑了:妞妞是不是得了恋物癖啊?同样4岁的丽拉,每天形影不离的不是她的妈妈,而是她的一块白色小毛巾。毛巾的白色已经被漂洗得没有光泽,而且由于长时间使用,已有些破旧。丽拉没事干的时候,就咬着她的小毛巾。有人好奇地问丽拉妈妈“:你女儿是不是有恋物癖啊?”妈妈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她从小就这样。”  相似文献   

12.
“把握今天”是先哲们一再告诉我们的名言。因为人世无常,谁也说不准明天的事情,只有“把握今天”才是最愉快、最幸福、最安稳、最科学的一种活法。 “今天”在你眼里是什么呢?你如何为“今天”设计出整个人生的光彩?智者是这样做的:我只为今天而快乐。 然而焦虑未来.预支痛苦的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3.
气球的妙用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已获得大量有关地球大气层和大空的重要发现。这些科学家们并没使用常见的空间探索工具,即没使用火箭、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相反,他们使用了两百年前发明的至今仍造福于人类的现代运载工具—气球。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气球上进行这些实验比在宇宙飞船上便宜得多,而且还可以非常方便而迅速地回收实验仪器。气球携带  相似文献   

14.
题记:目前,电影《变形金刚2》正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影片中机器人战士出神入化的演绎,在令世人为之震撼的同时,也给世人脑海中留下了巨大“?”,未来战争中.机器人战士的神奇程度究竟有多大啊?对于这个问题,不应盲目乱下结论,而应辩证的去看待。  相似文献   

15.
某气功“大师”有一拿手绝活,这就是他的“轻功”。表演开始,他用纸条粘成环,在两个环之间横插一根棍子,然后他双手握棍,身体离地悬在棍下。真是太令人惊奇了,两个纸环怎么经得起气功“大师”的重量,居然不被拉断。于是台下一片热烈鼓掌,祝贺“大师’”表演成功。大师如何向大家介绍其中的奥秘,他说:他炼就一身“轻功”,即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变轻。使得在纸条上也能把身体悬挂起来,或者脚踩在气球上,而气球则不破。气功练到这种程度离开“成仙”也就不远了。看过表演的人.无不对止c钦佩资4。但是,表演不得科学,不相信“大师”…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9日凌晨,我国著名科学学家赵红州教授的心脏最后停止了跳动。噩耗天降,肝肠欲裂,泪飞如倾!我们仁立在红州的病榻前,木然,呆然。红州走了?心里几乎无法相信,这是事实?一介英才只么休?!红州是一位极富创造天赋的科学家。他自中学开始就爱好物理和哲学,再加上国家政治运动的曲折和安排,使他决定地要离开同样心爱的物理学,毅然走向新兴的但在他看来更加得心应手的交叉科学领域。他把主攻方向选在科学学,或称科学计量学。早在1974年,在摆弄复旦大学学报发表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提供的数据时,他便独立地发现了世界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17.
停经=怀孕?     
<正>婷婷今年16岁,是一名高一学生,乖巧、听话,学习也很用功。也许是学习压力大的缘故,她从初中开始就特别瘦,月经初潮也来的比较晚,大概初二才来。婷婷每天忙着读书,妈妈也没问过她的生理规律。直到初中毕业后的暑假,妈妈才知道,她的月经从初潮之后就再也没来过。妈妈感到很迷惑: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婷婷在外面被人欺负了?妈妈想问婷婷,可又怕伤害她。后来,妈妈用测孕试纸测了一下,可结果显示并没有怀孕。妈妈彻底懞了,既然婷婷来初潮都一年多了,那为什么还会一直停经呢?  相似文献   

18.
火星穿越机     
<正>“还有5分钟比赛开始。”田星宇抖抖肩膀,很是淡定,“我是年龄最小的选手,能跟进决赛已经很不错了。”“你还要逆袭的啊!”田远航对着屏幕比了一个“V”字,对弟弟的表现十分肯定,“你一定能拿到名次!加油!”“放心吧老姐,我绝不垫底!”田星宇拍着胸脯保证道。这时,一个声音响起:“各位飞手,5分钟倒计时准备。比赛期间请关闭个人通信设备。”田远航赶紧挥挥手,伸出大拇指,做出“你最棒”的手势。田星宇镇定地朝姐姐笑了笑,便从田远航的私人通信器屏幕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19.
海南寻萤     
海南是我的第二故乡?小时候,我跟随父亲来到海南,时常在军舰上玩耍,熟悉了水兵帽的飘带和海鸥的歌声:长大后,我开始研究萤火虫,却发觉自己从没见过海南的萤火虫,着实是我的一大遗憾。2012年-4月末.我趁着上课的间隙,带着重重的设备踏上了久违的故乡,开始在这个大岛上探寻发光精灵萤火虫。  相似文献   

20.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我们科研工作必备的严谨态度.面对种种疑惑,仍然要怀疑前人理论的正确性.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究竟是地球、水球还是气球?地下深部为固态、液态还是气态?期待科学家们继续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