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用海藻酸钠(CA)和聚乙烯醇(PVA)混合物作为包埋载体,对经富集培养的以反硝化聚磷菌为主的活性污泥固定化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包埋菌体量、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沸石添加量和交联时间对固定化菌除磷效果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包埋菌体量和沸石添加量这2个显著性影响因素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固定化反硝化聚磷菌的最佳包埋条件是:PVA质量分数为8%,CA质量分数为3%,包埋菌质量体积浓度为25g/L,沸石质量体积浓度为20 g/L,固定化小球交联时间为18 h.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了白腐真菌对PVA生产废水处理能力,从实验数据分析,通过摇瓶培养后的白腐真菌对PVA生产废水适应性较强,对PVA生产废水降解性能较好。当实验条件控制在PVA生产废水稀释2~5倍、处理温度为33~36℃、白腐真菌培养天数为2天时,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90.5%。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醇(PVA)为载体,人工沸石为吸附剂,采用包埋法固定硝化细菌,通过实验发现制备固定化小球最优组合为:质量浓度海藻酸钠1.5%,硼酸溶液4%,PVA 6%,人工沸石2%,此时小球成球效果较好,有合适的机械强度及传质性能.用此工艺制备的固定化小球,在水力停留时间15h,初始pH 8.0,溶解氧浓度5.0 mg/L的...  相似文献   

4.
白腐真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腐真菌降解环境中的石油类污染物,是当前应用前景最好的石油污染物处理方法,多种因素同时制约着石油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为了研究白腐真菌在水溶液中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温度、pH、石油的浓度、白腐真菌接种量、摇床转速等因素对白腐真菌在水溶液中降解石油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Propionibacterium freudenreichii NX4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互配作为固定化载体,考察了其制备丙酸的最佳固定化条件:ρ(PVA)为 10.7g/L,ρ(海藻酸钠)为1.4g/L,包埋量16%(质量分数),ρ(硼酸)为50g/L,固定化时间18h.经15批次的发酵验证,产量稳定,丙酸平均产量为19.64g/L(葡萄糖40g/L).以80g/L的葡萄糖为C源固定化制备丙酸192h,丙酸产量达35.4g/L.  相似文献   

6.
白腐真菌菌丝生长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环境条件对白腐真菌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合成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稻壳浸出液及环境条件中的温度、pH值、转速、培养时间等单因素对白腐真菌生长的影响;同时,又研究了多因素综合影响,试验表明,当转速160 r/min,温度30℃,稻壳浸出液0.419 mL/mL,葡萄糖浓度35 g/L,pH值3.5时,白腐真菌生长得最好,干质量达到4.563 g/L.  相似文献   

7.
硫酸盐还原菌包埋固定化技术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 采用蠕动泵滴加, 包埋固定经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占优的活性污泥. 以小球强度、传质性能、成球难易为指标定性确定包埋条件. 评价海藻酸钙(CA)法、 PVA法、 PVA混合载体法包埋小球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 以Cr(VI)去除率为考核指标, PVA混合载体为最好的包埋方式, 其最优条件是PVA质量浓度为9%、包泥量为1:1, 添加少量的海藻酸钠, SiO2, CaCO3和粉末活性炭(PAC)有利于颗粒球传质与耐用性能的提高. 在连续化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中, 进水COD质量浓度为500 mg/L, SO2-4为500 mg/L, Cr(Ⅵ)为100 mg/L, 水力滞留时间为6 h的条件下, Cr(Ⅵ)的去除率为99.68%, 出水总Cr质量浓度为0.45 mg/L, COD质量浓度为187 mg/L, 同时铬以沉淀的形式与颗粒球分离有利于铬的回收.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7,(11):1831-1837
通过全程高温好氧堆肥法,在以污泥和菌渣为原料的堆体中接种不同剂量白腐真菌和RW菌剂.利用BCR顺序提取法对堆肥前后19种金属元素总量及有效形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Be、Cd、Hg、Se、As 5种金属总量堆肥前后均未检出;4个堆体堆肥后,对其中的Mo、Cr、Ni、Bi、Co、Cu、V、Ti、Ba 9种高残渣型金属残渣态质量分数影响不明显;堆肥能够促进Mg、Al、Zn、Pb、Mn 5种中、低残渣型金属有效形态的稳定化;接种白腐真菌能够进一步促进大部分稳定性低的金属形态含量下降且效果优于RW菌剂,有利于城市污泥堆肥后的土地利用,但需注意Al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甲醇废水的包埋条件优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选取高浓度的甲醇废水,利用固定化包埋技术对甲醇废水进行污染物降解处理实验研究.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材料,包埋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小球颗粒,对甲醇废水中COD的降解为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出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的最佳包埋条件,并对在最佳包埋条件下制成的固定化小球进行了性能的改进.同时通过对固定化颗粒小球的比表面积、传质性能的测定以及电镜扫描分析了固定化小球的性能.实验表明,交联时间是固定化颗粒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种材料均有适合微生物附着生长的网状结构;加入添加剂后,PVA固定化小球的机械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打结棉线载体对白腐真菌生长与合成MnP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腐真菌的生长和产酶是降解污染物的前提。为了促进白腐真菌的生长和产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的载体—打结棉线载体,采用振荡培养的方式研究了打结棉线载体对P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生长和合成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由悬浮培养相比,固定化培养的生物量可以提高近1倍且葡萄糖利用快;固定化培养30d后,仅形成少量厚垣孢子,未见菌丝脱落,提高培养的稳定性;固定化培养将合成MnP的时间提前到第3d,且MnP活性提高了2.5倍。因此,采用打结棉线载体的固定化培养,利于白腐真菌的生长和MnP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杨慧  金顺  宁海丽 《科技信息》2009,(33):T0016-T0017,T0046
通过初步正交对比实验发现:聚乙烯醇包埋(pVA)法比海藻酸钠(CA)法更适合废水处理。实验进一步在交联剂CaCl2质量浓度为4%,小球粒径3mm,PVA:海藻酸钠质量比为8:1作为包埋的固定条件前提下,以PVA和海藻酸钠混合质量浓度(因素A),凹凸棒土的质量浓度(因素B),活性污泥质量浓度(N素C)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采用L9(3^4)进行正交,通过凝胶小球的成球性和生物活性确定最佳材料配比为A1B2C2(8%,2.5%,10%)。实验表明添加凹凸棒土具有对聚乙烯醇包埋fPVA)法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污染地表水修复用微球菌的化学包埋法固定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污染地表水的特点,从辽河油田受石油污染的缓流河床底泥中筛选出一株能有效去除CODCr的微球菌(Micrococcussp.N3-9P),并对其进行了化学包埋法固定化.通过实验,确定了改进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共固定工艺配方(质量分数)聚乙烯醇10.5%,海藻酸钠0.5%,活性碳3%及微量生长素,优化了过程控制参数.地表水修复实验表明,96h后固定化颗粒对污染地表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70.9%,明显高于游离菌的33.6%.  相似文献   

13.
含油废水处理微生物的化学包埋法固定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含油废水的特点,从盘锦某沥青厂被稠油污染的土壤和该厂含油废水生化处理单元的活性污泥中,经过筛选、驯化实验,获得TA-11,TA-17,HA-9,HD-1 4株对油类物质具有高效降解去除能力的细菌.通过几种固定化工艺的比较,确定了采用改进的PVA-Na.Alg共固定工艺,确定了聚乙烯醇(PVA)10.5%,海藻酸钠(Na.Alg)0.5%,活性炭3%及微量生长素的凝胶剂组成.运行64 h的测试结果表明,4种菌株的固定化颗粒对含油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62%,65%,68.5%和66.5%,明显高于游离菌对CODCr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乙烯醇作为有效微生物群固定化载体,海藻酸钠为成型助剂,通过聚乙烯醇-硼酸交联法制备固定化细胞,并探讨了固定化有效微生物群的特性.结果表明聚乙烯醇是有效微生物群固定化的良好载体,聚乙烯醇-硼酸交联法制备的固定化细胞呈球状,大小均匀,具有较好的脱氮生物活性、较好的机械稳定性和抗溶剂酸碱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藻类生长抑制试验的方法比较了相同抑藻剂与不同载体组配后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以研究固定化抑藻剂对于藻类爆发水体修复技术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对于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TDH01)而言,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浸提液及绿茶粉均有较高的抑制率;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浸提液比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粉的抑藻作用快5~24 h;单纯的海藻酸钠小球对ATDH01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PVA高分子棉片固定绿茶浸提液对ATDH01的抑制率与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浸提液接近.对于铜绿微囊藻(FACHB-905)来说,海藻酸钠固定化绿茶抑藻剂(浸提液或粉)对FACHB-905的抑制效果不如ATDH01.总体来看,海藻酸钠或者PVA高分子棉片作为固定剂制备的绿茶抑藻剂均可用于处理ATDH01赤潮,但是对于FACHB-905水华,本研究的抑藻剂及其固定化方式效果均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用离心沉淀率判断杏仁露稳定性的方法.研究了稳定剂、乳化剂、络合物的种类及配比等对提高杏仁露稳定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稳定剂以 PGA 效果最佳,CMC、海藻酸钠次之;乳化剂用蔗糖酯、单甘酯复配 HLB=10为最好;络合剂中,三聚磷钠的稳定效果比柠檬酸钠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增稠剂对热反应香精沉淀率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从海藻酸丙二醇酯(PGA)、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变性淀粉及瓜尔豆胶等单体增稠剂中选择最佳的3种;然后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黄原胶用量0.15%,变性淀粉用量3.0%,CMC—Na用量0.25%时热反应香精的质量和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8.
微氧条件下固定化颗粒污泥的氯酚降解及菌群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氯酚优势好氧菌与厌氧颗粒污泥以三种不同方式组合:(1)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冷冻法将氯酚优势好氧菌和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混合固定;(2)将氯酚优势好氧菌单独固定后再与厌氧颗粒污泥混合;(3)将氯酚优势好氧菌直接投加到厌氧颗粒污泥.比较三种固定化颗粒污泥在微好氧及厌氧条件下的五氯酚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氯酚优势好氧菌和厌氧颗粒污泥的混合固定中,微好氧条件下可通过厌氧菌与好氧菌的协同作用实现氯酚的厌氧好氧同时降解,而在厌氧过程中,三种固定化颗粒污泥的氯酚降解速率没有明显差别.厌氧好氧活性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固定化颗粒污泥中厌氧、好氧菌活性的存在,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氧条件下氯酚固定化颗粒污泥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