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ASLC系统的工作特点,分析了多方位饱和干扰与多方位闪烁干扰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对ASLC系统的3种干扰模式,给出了ASLC系统干扰对消比与合成方向图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干扰模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并分析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系统小区内的干扰,奠定TD-SCDMA系统的容量、覆盖等基本性能指标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给出单载波小区干扰模型条件下,通过对单载波TD-SCDMA系统小区内符号间的干扰和多址干扰进行定性地研究与分析,给出了干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分析了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技术对TD-SCDMA系统干扰的影响,并通过实际组网条件下TD-SCDMA系统内的干扰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分析,验证了对TD-SCDMA系统中对小区内干扰的研究与分析结论,从而得到了影响系统的容量、覆盖等基本性能指标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抑制MIMO干扰信道下的多小区干扰,采用子空间干扰抑制算法和功率分配相结合的干扰抑制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系统总功率,将多小区干扰尽可能地重叠,以提高系统的性能.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干扰抑制方案相比,该方案仅牺牲极微小的系统容量,却明显地降低了系统的干扰功率.  相似文献   

4.
集群系统的呼叫业务大部分采用单点对多点的半双工通信方式,与TD-SCDMA系统普通呼叫的通信方式不同.文中研究和分析了TD-SCDMA集群通信系统中所存在的干扰,建立了干扰模型,阐述了各种干扰产生的过程和原因,并对其交叉时隙干扰进行了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TD-SCDMA集群系统的交叉时隙干扰要比TD-SCDMA系统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阐明0FDM/CDMA系统原理,通过系统构成详细分析了OFDM/CDMA系统ICI、MCI、MAI干扰产生的原因,详细分析了各种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给出了在高斯加性信道下ICI、MCI、MAI干扰的数学表达式,为OFDM/CDMA系统干扰抑制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叶小川 《科技资讯》2009,(27):110-111
变频调速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干扰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变频器应用系统中干扰产生的来源及其传播途径,提出了解决变频调速系统的干扰问题的实际办法,阐述了在变频器调速系统安装中抑制干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超宽带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基于TH-PPM-UWB系统,分析了超宽带在窄带和宽带干扰时的系统性能,利用ADS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仿真分析了2种干扰情况下的系统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窄带干扰中心频率及发送功率的大小对UWB系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而增加宽带干扰,相当于增加热噪声幅度.  相似文献   

8.
对跳频通信系统典型干扰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战时对敌方跳频系统实施高效干扰,是现代电子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仿真并分析几种典型样式的干扰对跳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性能.首先建立了跳频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然后分别对梳状干扰、脉冲扫描干扰、部分频带干扰和跟踪干扰对跳频系统的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并以干信比-误码率曲线作为评估标准,对以上四种干扰形式的有效性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超宽带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基于TH-PPM-UWB系统,分析了超宽带在窄带和宽带干扰时的系统性能,利用ADS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仿真分析了2种干扰情况下的系统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窄带干扰中心频率及发送功率的大小对UWB系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而增加宽带干扰,相当于增加热噪声幅度.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一类SISO非线性系统的干扰解耦问题,给出了非线性系统关于干扰的相对阶,通过静态状态反馈实现系统干扰的解耦可解条件以及系统稳定控制,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多径环境下脉冲超宽带跳时多址系统的传输性能,通过研究IEEE 802畅15畅3 a工作组给出的多 径信道参考模型,提出了一个同时存在符号间干扰、符号内多径干扰和多用户干扰的跳时超宽带系统相干解 调的性能分析模型,分别得到了符号内多径干扰、符号间干扰和多用户干扰的方差,且推导得到了系统的误 比特率计算公式,并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通过计算相邻多径的平均间隔,论证了符号内脉冲 自身多径的干扰是不可忽略的。在不同的信道环境下,以一定误码率要求作为衡量标准,比较了单用户系统 中仅考虑符号间干扰和同时考虑符号内多径干扰及符号间干扰的用户最高传输速率,并分析了多用户系统 中接入不同用户数时对应的平均传输速率的上限。  相似文献   

12.
张伟 《科技信息》2009,(13):309-309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类干扰。针对干扰的特性,指出了各类干扰的危害范围及程度,提出了防范系统干扰的有效措施,以便于对其进行抑制,从而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动态决策系统具有的干扰特性和决策的不确定性,利用双向S-粗集提出了F-干扰粗决策与F-干扰粗决策规律的概念,并对F-干扰粗决策生成与F-干扰粗决策规律生成的特性进行了讨论,给出了F-干扰粗决策规律不可分辨定理与识别准则和应用.通过讨论和应用,说明利用F-干扰粗决策规律有助于在动态决策系统中分辨-识别出异常干扰,修正系统做出的决策,保证决策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共平台数据链系统受高功率雷达系统辐射干扰问题,对数据链系统接收机前端低噪声放大器(LNA)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解析推导,并且对数据链系统实际数据流各节点的信号特征进行了数学分析,给出了双线性调频脉冲和双高斯脉冲两种兔耳干扰的数学模型.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对不同干扰形式下的数据链系统的误码率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相同周期和脉宽的双高斯脉冲串干扰对数据链系统造成的误码率高于双线性调频脉冲串;且同种干扰下,干扰信号脉宽越大,数据链接收机非线性效应越明显,系统误码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5.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方法实现受扰混沌系统同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类具有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问题。将系统的内部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总称为复合干扰,用一种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复合干扰进行在线观测估计,并将干扰观测器的输出用于设计动态补偿控制器以抵消不确定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能很好的逼近复合干扰,减小控制器的输出,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6.
毛昀 《科技信息》2013,(3):116-116,144
针对自动控制系统中有关传导干扰的问题,对电磁兼容问题的学科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对自动控制系统中传导干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和讨论了一些有效抑制系统中传导干扰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将CDMA系统与OFDM系统相结合,提出了多载波CDMA系统,在该系统中应用干扰抵消算法,并对这类算法的误码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并行干扰抵消算法明显优于传统匹配滤波器检测法和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并且随着并行干扰消除级的增加,系统统性能将得到进一步地改善,其中第2级的干扰抵消法可获得最大的性能改善,但3级之后性能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将CDMA系统与OFDM系统相结合,提出了多载波CDMA系统,在该系统中应用干扰抵消算法,并对这类算法的误码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并行干扰抵消算法明显优于传统匹配滤波器检测法和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并且随着并行干扰消除级的增加,系统统性能将得到进一步地改善,其中第2级的干扰抵消法可获得最大的性能改善,但3级之后性能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多小区环境中基于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安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用户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 put)干扰信道环境中,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总功率,将用户受到的干扰最大化地重叠,以提高系统性能.给出了MIMO干扰信道模型及子空间干扰安排算法分析;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功率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安排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  相似文献   

20.
邵瑞  侯德超 《河南科学》2019,37(4):627-634
从轨道干扰电流产生的机理出发,介绍了轨道干扰电流对轨道信号产生影响的途径,并基于PXI搭建轨道干扰电流测试系统,用于定量测试轨道干扰电流.该系统为客观评价列车干扰电流对轨道信号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