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拼布艺术形式随着服装以及服饰复古风、民族风的兴起,被大量应用在服装上,已经成为现代服装造型创新设计必不可少的装饰手法之一。作为具有多年传统手工缝制历史的拼布艺术,正以一种内在的可遵循的形式美规则在服装设计中发挥着其独特的外在美学价值。本文从服装风格角度讲起,通过拼布技艺对不同服装风格的差别性设计进行行为分析,强调传统拼布艺术对当下服装风格流行不容或缺的装饰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传统护身装饰品的形式与内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民族民间传统服饰艺术中,有一种独特而又普遍存在的装饰艺术形式--护身装饰品,民间又称其为“护身符”。本文试就我国民间护身装饰品的起源、特定的形成条件以及在传统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形式与内涵作一初步的研究探索,摒弃其封建迷信之糟粕,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性、艺术风格和形式,使民间传统的艺术瑰宝能够对现代艺术形式有所启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朝鲜王朝(1392-1910)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活动也异常活跃。特别是晚期“实学”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文学、绘画、音乐的发展。风俗人物画作为传统的绘画形式,客观而自然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场面,为后人研究朝鲜王朝的服饰、民俗等人文景观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风俗人物画有其独特、写实的艺术特征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服饰马里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国度,其服饰各异,多姿多采。马里的传统礼服叫“布布”,很象中国的长衫。不过,比它更长更肥,一般用布5至6米。“布布”无领,肩宽,袖肥,两腋下开缝很大,等于将一块布对折,在折处中间挖一个洞作领口,将下边相对的  相似文献   

5.
在王国维这里,“古雅”作为艺术形式(优美和宏壮)的一种载体,是艺术的形式因素,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形式。它侧重指艺术家对于艺术符号的处理形式,是艺术的整体形式的微观形式元素,就是艺术家用来传达艺术作品整体形象时进行艺术符号操作而形成的微观形式元素。“古雅”还是艺术品所体现出的一种形而上的美学价值,而“趣味”、“神”、“韵”、“气”、“味”这些东西就是“古雅”的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各民族民间传统服饰艺术中,有一种独特而又普遍存在的装饰艺术形式--护身装饰品,民间又称其为"护身符”.本文试就我国民间护身装饰品的起源、特定的形成条件以及在传统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形式与内涵作一初步的研究探索,摒弃其封建迷信之糟粕,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分析其艺术特性、艺术风格和形式,使民间传统的艺术瑰宝能够对现代艺术形式有所启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卢映洁 《科技信息》2009,(23):I0131-I0131
图案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艺术门类,在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一直紧密而生动地反映着不同时期具体的时代特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作为图案艺术的一种专门的应用门类,服饰图案依附于服装这一生活中最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载体,跟随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近年间也展现出了新的变化。服饰图案设计中的新语言——“超平面”图像正在悄然兴起。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超平面”图像满足了当下这种审美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服装设计潮流中的一个新的趋势。对这种新的风貌产生背景与审美特点的探讨,正是本文勉力而为的意图所在.  相似文献   

8.
分析现代服饰形象动静态不同展示形式的特征和视觉效果,比较几种主要展示形式技术手段和艺术效果.指出服饰形象的展示应针对不同场合和展示目的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服饰形象展示是设计师围绕服饰文化和商业目的,对服饰形象的再塑造及服饰审美意境营造的艺术表现;也是设计师以及模特运用创造性思维对服饰形象进行艺术构思的个性化表现.  相似文献   

9.
刘明玉 《科技资讯》2006,(3):136-137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誉,中国的服饰艺术是中国最有民族性,地域性,人文性及审美性的日常文明。服饰艺术构成了中国深厚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服饰艺术进行了剖析,从而使读者对中国传统的服饰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时装鉴赏艺术》编著者:包铭新 探讨了近些年来服饰流行文化中将近60个热点,如“绅士与牛仔”、“时装的复古与怀旧”、·“女性心目中的男装美’、。投向女性服饰的男性目光”等,是广大服饰爱好者提高服饰品味的业余休闲读物。 朋B饰配套艺术》编著者:吴静芳 介绍了各种服饰的搭配艺术。包括单件服装的配套方法,时装色彩的配套方法,不同体型的配套方法,四季便装的配套方法,社交性礼服的配套方法,难以搭配服装的配套方法,以及服饰品的配套方法。 《时装表演艺术》编著者:包铭新 王小群 对时装表演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其中包括时装表演的…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宠儿--时装模特儿,经历了“时装玩偶”到直实模特儿,她从历史走来,活跃在20世纪的T型舞台上。表演形式的嬗变,形成独特的欣赏艺术。名模倍出,风格迥异,传播时沿,领导潮流。她们的服饰美感、举止投足、美容化妆、饮食健身、……,所有的一切为世人推崇。服饰--流动的艺术,模特儿--无言的艺术家、流行、时尚的前卫。本篇向您讲述模特儿的历史和演变。  相似文献   

12.
藏族服饰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族服饰艺术独特而瑰丽,显示了藏民族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水平。通过对衣与饰两个层面的考察研究,文章概括了藏族服饰的艺术表现力,包括服饰结构形态、色彩、图案及配饰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美学原则和审美观念。在此基础上,揭示藏族服饰蕴藏的丰富的审美涵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魏晋玄言诗与英国玄学诗同称为“玄”诗,在历史背景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乱中求进,积极入世,十分注重诗歌形式,努力进行艺术创新,而后者则乱中求退,消极避世。前者“玄”在艺术手段,后者则“玄”在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发展情况的比较,使读者对二者的异同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发展表明,科学技术不再是万能的,艺术形式也不再是永恒的,而科学、艺术、时尚的融合及其相互作用则会是潜能无限的。”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教授存谈到科学、艺术与时尚的关系时认为,对这三者关系的探索,不仅是服装艺术发展的内孩,也是推动服装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北迁至皖南地区的畲族,其服饰艺术的民族主体性日益衰退.通过田野考察,分析出安徽畲族传统服饰艺术的生存现状呈现出传统服饰销声匿迹、新制服饰粗制滥造和传习功能缺失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畲族传统服饰有形化、服饰文化艺术项目化和服饰研究成果普及化方针.同时,当地素质教育校本课程也应融入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的教学科目,旅游发展规划的主题需一改以往的山水风景游为包括畲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体验在内的畲族文化风情游.旨在引发世人对于安徽境内畲族传统服饰艺术的关注,为其传承保护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6.
“体用”论是叶燮文艺思想的主导思想。它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是在明清之际掀起的尊经复古思潮的历史语境中,在继承钱谦益、黄宗羲和申涵光等前辈对“温柔敦厚”新的阐释与认识的基础上,并在与汪琬的论争中,创造性地提出来的。“体用?论是对儒家“温柔敦厚”诗教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它把艺术形式真正从儒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主文而谲谏”的中正和平的价值传统中解放出来,还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以真正的自由,从而在形式意义上完成了对儒家诗学的真正革命。这是其理论的进步性所在。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12,21(10):6-6
4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广东科技工作,指出科技进步正推动广东从拼体力、拼汗水、拼环境、拼资源,转向拼科技、拼知识、拼创新、拼人才,逐渐成为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的“第一引擎”。报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所谓拼词是指提取非固定短语的部分汉字拼舍而成的临时性词语。拼词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与已有的某个词语“形”同“神”异,一类“神”、“形”俱新。在拼词的衍生过程中,缩略、谐音、重新解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应吸收比较优秀的拼词,权威性传媒当在拼词的使用方面做出表率,语言文字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关调控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应做好语言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因源于社会生活,每当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革,新的社会思潮出现,总要引起社会审美心理的变化而导致艺术形式的革新。但是,仅就审美心理而言,其本身就存在着一种“求新寻异”的自然倾向。它尽管不是促成新的艺术流派、新的艺术形式诞生的根源,却赋予艺术以生生不息、流动不居的活力和恒久的生机。与“求新”倾向同时并存的是“守旧”的审美惰性,这一特征则决定了审美活动的历史连贯性。为了使讨论较为单纯,本文将着重探讨“求新”、“守旧”两者的存在依据和实质,相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化心理。书法本身已不仅是“写字的方法”或“写字的艺术”,而是一门在很大程度上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它已超越大众而走向自我,超越实在而深蕴理想,超越本而化为意识。而这些皆因于汉字的意象性、毛笔独特性和情感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