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针对高含硫气井环空特殊的腐蚀环境,结合普光气田油、套管管材使用情况,通过大量性能评价实验,开发出一套以复合有机酸盐为基液,添加高抗硫缓蚀剂、除硫剂、除氧剂、杀菌剂等添加剂的适应于高含硫气田的长效环空保护液体系.该体系密度在1.03~1.40 g/m3间可调,具有稳定性强、配伍性佳、杀菌效果好、耐高温、抗污染、防硫化氢、可回收利用等特点.目前该产品已用于普光气田多口气井生产,油、套管管材缓蚀率达到95%以上,表明该体系可完全满足普光高含硫气井长期安全生产,同时该产品的成功应用也为我国同类气田开发中的防腐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详细讨论高含硫测试技术及资料解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高含硫气田放喷试气流程、产出气燃烧工艺、测试工艺、试井解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高含硫气井试气流程采用EE级放喷与HH级测试并联组合流程,焚烧炉燃烧方式以及修正等时测试技术。并在普光气田P302-2井的现场进行了成功应用,获取了可靠的地层测试资料,建立了修正后的产能方程,进一步落实了普光气田的储量基础,对高含硫气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出的废碱液酸化O空气汽提治理工艺流程,将部分硫磺回收装置用压缩空气(9. 5 %) 引入废碱液汽提塔,作为汽提空气,汽提出来的H2S、RSH 又随空气去回收硫磺,不仅解决了装置汽提能耗,而且完全回收了硫资源,消除了高含有机硫炼油废碱液对环境的污染。对我国炼油厂加工中东高含硫原油,治理含硫废碱液具有重要意义。最佳试验条件为:98 %硫酸用量84 ml/ L ,酸化pH = 4. 5~5. 5 ,汽提温度90 ℃,汽提时间2. 5 h。汽提处理后废碱液用于生产硫酸钠或去工程车间稀释排放,排放水总硫< 1 mg/ L 、pH = 7 ,达到GB8987 - 1996 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靖边气田储层整体具有孔喉半径较小,排驱压力较高,压裂液易滞留储层造成伤害。为了缓解环保压力,并减少处理费用和液体成本,开展了可回收压裂液体系研发。新型可回收压裂液体系选用碳链高分子、磺酸基、非离子表活性单体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等作为稠化剂主剂,在分子中引入可增加分子链刚性的环状结构;并用0.3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助剂。通过静态沉砂实验、压裂液屈服应力确定稠化剂使用浓度,最终确定了靖边气田可回收压裂液体系的配方:0.45%稠化剂+0.5%助排剂+0.35%助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在12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低黏高弹特点明显(G'/G'比值21.9);减阻率57.8%;破胶液具有较小的毛细管力;多次重复配液使用后岩心伤害率在15%以内。2015年,在靖边气田现场应用57口井,再利用率达94.26%。该新型压裂液体系对于同类型其他气田开发时降低成本、减少环境影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酸性水预处理进行技术改造,使炼油厂常减压装置"三顶"产生的含油乳化严重并携大量悬浮物等有机污染物的含硫污水送至酸性气汽提装置,经过处理后产生合格净化水送至下游装置回用。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常减压含硫污水油脱除率达到92.92%,脱出后油含量为64.9mg/L,悬浮物脱除率达到67.62%,脱出后悬浮物含量为28.2mg/L,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常减压装置含硫污水由直排含硫污水系统经过处理后回用,为公司消灭含硫污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酸钠缓冲溶液为吸收剂,以逆流旋转填充床为反应设备,考查了超重力因子β、液气比RLG、吸收液pH值以及吸收剂浓度CL等因素对SO_2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重力因子为120、吸收液初始pH值为5、液气比2.5 L/m3、磷酸根浓度为1.5 mol/L,脱硫率达90%以上。同时研究汽提法解吸时各因素对解吸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前景。  相似文献   

7.
运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单塔加压汽提塔进行模拟,模拟分析了热冷进料比、塔顶采出量、侧线抽出量与热进料进塔温度对净化水氨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汽提塔优化后的操作参数,为汽提塔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模拟延长气田现场环境,通过高温高压动态挂片法对3种市售常用缓蚀剂进行效果评价,针对其不足,室内自主合成并筛选得到适用延长气田的一种水溶性缓蚀剂和一种油溶性缓蚀剂,研究其缓蚀性能和作用机理,并采用2种不同的缓蚀剂加注工艺进行缓蚀剂现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性缓蚀剂MZL-1402和油溶性缓蚀剂MZY-C性能最佳,加量为100 mg/L时缓蚀率均超过90%;在现场试验过程中,2种缓蚀剂都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
酸性污水汽提塔的模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酸性污水汽提塔的模拟算法。首先,在比较各种相平衡模型基础上,选择SWEQ汽液相平衡模型,并成功地开发了稳定性好的露点温度算法。其次,针对酸性污水汽提塔的特点,选择汽相摩尔分率为迭代变量,应用新松驰法实现了汽提塔的模拟计算。经3个工业汽提塔实例考核,证明本算法所需内存小,计算速度快,收敛稳定性好。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或设计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海东部Z油田转注完善注采井网后,中高含水期油田主力层持续递减、提液井选取困难,提液疏导液流增油难度加大等问题,根据智能注采优化方法,形成最优提液策略。从地层能量、储层潜力、引流优化等角度逐一剖析,运用储层品质指数与无因次采液指数明确"内在高潜力提液井",利用基于支持向量代理辅助的粒子群算法(SVR-PSO)注采优化算法,以经济净现值(NPV)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综合分析提出了中高含水期维持稳产的提液增油井优选策略。现场应用表明:实施提液增油策略后受效明显,主力层递减大幅缓解,改善了油田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0.05M亚硫酸钠溶液为喷淋液,考查生物膜填料塔对甲醛废气净化效率和总去除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量增大,总去除量随之增大,净化效率可达99.85%以上;随着甲醛气体入口质量浓度增大,净化效率和总去除量也随之增大,净化效率最高达100%,对应总去除量可达5.3mg/l.h;随着喷淋液流量增加,净化效率增加,大于99.5%,而总去除量稳定维持在1.67mg/l.h左右。该实验研究成果将成为高效净化甲醛废气有效途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摘脱式联合收割机割台损失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 ,给出了部分因素对割台损失的影响曲线 基于因次分析 ,得出了割台损失与机器前进速度、摘脱滚筒旋转角速度和作物穗幅差相关的损失模型 ,并用试验数据对该模型的系数进行了拟合 ,同时对由该模型得出的损失曲线进行了分析 对实际摘脱割台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使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烟气中的NOx.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液pH、循环液流量、NOx气体进口浓度、气体流量对生物膜填料塔的NOx净化效率和生化去除量有显著影响.在NOx进口气体浓度为900mg/m3、气体流量为0.2m3/h、循环液pH为6.0、循环液流量为10L/h的最佳操作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可以脱除烟气中80%左右的NOx.生物膜微生物的优势种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通过平板计数法得到的生物膜最大活菌数为1.455×107CFU/g.  相似文献   

14.
采用ProMax2.0模拟了30% (质量分数)单乙醇胺填料塔吸收 - 解吸CO2的传统流程,考察了贫吸收液CO2负载(CLL)和溶液循环流速(SCR)对解吸用再沸器热负荷(Qreb)的影响.全系统模拟结果表明,当CO2 移除效率为90%时,CLL增加导致Qreb显著下降后再缓慢上升,其最佳值为0.20 mol CO2/mol MEA (MCPM),此时Qreb达最小值3.24 GJ/t CO2.单独的解吸系统模拟结果显示,当CLL 和富吸收液CO2负载(CRL)不变时,解吸塔中富胺进料流量的变化不影响热负荷.然而,由于全吸收 - 解吸系统CLL和CRL的变化则直接导致解吸塔富胺进料流量和热负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国内某660 MW超临界机组SCR脱硝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催化剂磨损,为解决该问题以保证脱硝效率不受影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模拟研究了原始脱硝装置内的流场分布情况。通过分析结果得出影响催化剂磨损的因素,并且经过多次模拟试验提出了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实施后的现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将反应器上方方形顶部改为楔形顶、适当增减导流板数量以及改变导流板间距可以大大优化烟气速度场以及飞灰颗粒浓度场,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SCR脱硝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SO2废气,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操作条件为入口气体质量浓度500~1 000mg/m3、气体流量100 L/h、循环液流量15 L/h,pH 1.0;当气体流量从100 L/h增加到300 L/h时,SO2净化效率由86.4%下降到73.2%;最佳操作条件下SO2净化效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重庆南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常压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该区具有复杂近地表和复杂构造的"双复杂"特征,地震资料品质差,采集成本高,制约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工作。深入分析前期资料,总结了该区地震采集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南川地区划分为"砂岩地表、向斜构造区""灰岩地表、斜坡构造区"和"灰岩地表、高陡构造区";提出了统一排列片接收、分区不同密度炮点激发的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与前期施工方法相比,采集成本降低约13.56%;优化地震激发接收参数,提高了原始单炮品质;采用基于高清航测影像和全局寻优原则的激发点优化设计,提高全区整体资料品质及施工效率。2020年阳春沟变密度三维获得较高信噪比地震反射资料,落实该区构造格局。该技术适用于四川盆地周缘地表、地下"双复杂"区页岩气的地震采集。  相似文献   

18.
The so-called "large-medium gas field" means a gas field with proven reserves equal to or larger than 100×108 m3.Up to 1997,23 coal-formed great-medium fields are discovered in China,excluding two in Taiwan Province.Their proven reserves take 50.9% in total natural gas reserves.Therefore,the coal-formed great-medium gas fiel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natural gas reserves and the study of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is very important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There are six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of coal-formed large-medium gas fields:(ⅰ) The generating center of coal-formed gas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ⅱ) low potential area; (ⅲ) late pool-forming period; (ⅳ) traps related to the paleo-uplifits in coal-formed gas area; (ⅴ) above or between abnormally pressured compartments; (ⅵ) faulted traps related to coal-bed.  相似文献   

19.
延长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东南部,储层为具有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低丰度特征的致密砂岩气田。单井控制储量小、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气井投产后初期递减快,中后期递减慢,在较低的井底流压下,气井表现出一定的稳产能力。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气井的井口装置、管柱优化、完井工艺和排液采气工艺的研究和现场应用分析,初步形成了一体化管柱射孔、压裂投产、储层保护等适应延长气田特点的开采工艺技术。通过对各生产阶段、不同压力及出水量的气井采气工艺的研究和合理选择,满足了开发初期气井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吉林油田在长岭断陷的中部凸起带发现长岭气田营城组火山岩气藏。该区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复杂、非均质性强,裂缝比较发育、底水体积大、能量强,给气藏开发带来了较大困难。为了有效开发长岭气田火山岩气藏,通过深化地质认识,开展有效开发方式论证,确立了水平井开发方式,并通过水平井的优化部署及现场地质导向,实现了储量的高效动用,水平井成功率100%、气层钻遇率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