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汶川地震滑坡编录结果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触发了197481处滑坡,面积约为1160km2,大致分布在一个面积约1.1x105km2的区域内,是当前汶川地震滑坡最全面详细的编录成果,也是有记录以来单次地震事件触发滑坡数量最多的记录。其中196007处滑坡(占滑坡总数量的99.25%),面积为1150.622km2(占总滑坡面积的99.19%),分布在一个面积为44031km2、以映秀—北川地表破裂为近似中心的近椭圆形区域内。分析这196007处滑坡面积与滑坡数量的幂律关系,结果表明,面积在1x104—1x106m2之间的滑坡,滑坡面积与滑坡数量累加之间的幂律关系式可表示为lgN(A)=-2.0745A+13,判定系数R2=0.9931,表明该滑坡面积区间内滑坡面积与滑坡数量之间具有良好的幂律关系。对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滑坡影响区面积略高于全球其他地震事件滑坡影响区面积的上包络线。汶川地震滑坡编录成果为后续汶川地震滑坡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触发崩滑与Arias强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汶川地震获得的强震记录及诱发的大量崩滑数据,对地震触发滑坡和Arias强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汶川地震在龙门山震区Arias强度可以触发崩滑的水平向下限值约为0.4m/s,上限值可以定为4m/s,研究区不同出露地层可以触发崩滑的Arias强度变化范围不同,平均下限不超过1.0m/s.对部署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强震数据拟合,得到汶川地震龙门山震区Arias强度的衰减关系.利用衰减关系对地震触发崩滑影响区域的估计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表明综合了地震动记录的振幅、持时和频率信息的Arias强度参数与地震地表破坏程度关系更为密切.可以将Arias强度参数应用于震后地震触发崩滑等地质灾害影响区域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较以烈度作为评估因子的结果更为集中,比较适合于震后应急期间灾害快速评估,可为应急救援决策和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中国5.12地震震级高,震源浅,于震区内触发了大量滑坡。为了研究地震滑坡的概率分布特征,对四川映秀极震区(约109.3 km2)地震滑坡进行系统编目,该编目属非完整滑坡编目。利用该编目建立三参数反Gamma概率分布模型,其拟合参数分别为b=1.11,a=2.17×10-3 km2及s=-3.925×10-4 km2。基于该模型对编目区内滑坡面积均值、总面积及最大滑坡面积进行计算,并引入滑坡标度及建立指数修正函数分别对5.12四川汶川地震触发滑坡总数及滑坡总面积进行预测,同时建议模型建立原则。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幂律衰减参数值与已有研究结果相近;模型对编目区内滑坡面积均值、总面积及最大滑坡面积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为10%左右;模型对5.12汶川地震触发滑坡总数及滑坡总面积的预测结果均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滑坡形成机制及其稳定特性,以便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以重庆北碚区浸口滑坡为例,对滑坡形成条件、滑坡面、滑坡带和影响滑坡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现场大容重试验以及反算法,确定接近工程实际的抗剪强度指标;根据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论证。滑坡体地下水的改变使得滑坡土体与滑移带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移带土体软化,静水压力与水浮托力增大,最后致使滑坡体失稳。据计算,该滑坡现状基本稳定,在二十年一遇的暴雨条件下欠稳定。滑坡区有两处致灾体,泥石流现状欠稳定,崩塌堆积体现状基本稳定。在人类工程活动下泥石流和崩塌堆积体均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某水电站左岸的大型松散堆积体在汶川地震中出现了局部变形破坏,但未产生整体破坏现象。应用FLAC3D软件对该松散堆积体的地震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其在强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变形破坏特点进行分析,表明该堆积体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良好,只会在局部出现变形破坏,整体失稳的可能性不大,并且模拟结果与地震后该松散堆积体的实际稳定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6.
平推式滑坡在四川盆地红层地区广泛分布,常发育在岩层倾角小于10°的近水平岩层斜坡区,大量案例调查中发现,部分平推式滑坡的演化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地震后效应.通过对2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认为,除了5种必备的平推式滑坡形成条件外,地震后效应下平推式滑坡发育特征还具备一些特殊性:多发育在低山地貌区高陡斜坡地震放大效应较为强烈的部位;岩性组合多为中厚层~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坡体内部均发育一组规模较大且走向与坡面近于平行的陡倾结构面;强震后形成与坡面近于平行的张拉裂缝仍具有储水条件.同时,此类平推式滑坡震前都存在轻微的变形迹象,其演化过程受到地震强烈干预,地震在坡体内部产生垂直竖向张拉裂缝,并对层间薄层软岩产生强烈剪切作用,极大地加快其泥化进程,在震后几年内促成斜坡具备暴雨作用下的启动条件.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区松散土体岩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汶川地震灾区地震诱发了巨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呈非均质、欠固结、空间结构复杂,岩土特性具有特殊性。以都江堰虹口深溪村锅圈岩沟为例,在地震诱发滑坡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通过原位渗透、直剪和三轴实验,系统研究了汶川地震灾区松散土体的岩土力学特性。地震诱发的滑坡堆积体主要分布在源区坡度≥30°的区域,平均堆积厚度约为15 m,储量达20×10~4m~3。渗透实验表明,松散土体初始和稳定入渗率均较大,主要与其大空隙、大裂隙、欠固结等特性有关;此外存在内部侵蚀、细颗粒迁移现象。直剪实验中松散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黏粒含量增加而增加、但随含水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三轴实验结果表明,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且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增长速率不同。围压越小,剪应力达到峰值引起的土体应变越小,土体越易破坏。孔隙水压力随应力和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土体破坏后,孔隙水压迅速降低,之后随着应力和应变的增大,孔隙水压力呈现回升。研究成果可以为锅圈岩沟泥石流致灾机理、预警阈值、防治工程关键参数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5.12"汶川地震影响较严重的甘肃东部的陇南震区为研究区,分析地震前后影响历史大型深层滑坡的空间要素,以专家经验分析确定的成因要素作为滑坡敏感性评价的初选方案。为了避免专家经验的客观性和要素相互重叠对滑坡敏感性评价的影响,执行主成分(PCA)多变量分析法以确定新的评价方案。2个方案分别通过逻辑回归模型(LR)执行,并绘制滑坡危险等级地图。采用成功率曲线和累积面积曲线对2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性能进行检验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案所得的滑坡敏感性地图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精度,因此,新方案下由LR绘制的滑坡危险等级地图可作为指导研究区震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基于龙门山地震地质背景,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成果,结合野外资料,对比分析了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差异,并探讨影响二者差异的因素,得到以下3点认识:(1)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发震机理不同,但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具有诱发作用;(2)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均触发了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但汶川地震触发的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在规模和持续时间上更广泛和持久;(3)水系对地表物质的侵蚀过程因地震驱动的崩滑而被加速。此外,汶川地震的震滑坡量远大于同震岩石隆升增加的山脉体积,未来几十年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和归纳总结了浅层堆积物滑坡演化过程中坡体位移和降雨量之间的幂函数分布关系;结合向家坡滑坡工程实例,考虑浅层滑坡坡体位移与降雨量关系以及降雨对滑坡滑面介质的应变软化和水致弱化影响,采用非线性科学的有关理论,建立了强降雨条件下向家坡浅层滑坡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向家坡滑坡强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失稳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三峡黄腊石滑坡灾害情况,计算了在长江不同水位的情况下,黄腊石失稳后滑坡体滑速、入江产生的最大涌浪及涌浪传播,分析了其对上下游重要城镇和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路路基滑坡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对目前常用的滑坡治理方案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论述,提出了滑坡治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滑坡是山区和丘陵地区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之一,必须对其进行研究和处理.根据国家交通部下达的研究项目计划,对“318”国道大甘坪滑坡进行实地勘探和采集原状土样在室内试验.通过浅层地震法、电探法、机械钻探法和人工开挖坑探等方法,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情况,分析了滑坡成因和滑坡现状.研究结果表明:① 产生滑坡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地形状况、地质条件、土质特点和工程作用等;② 该滑坡属于中层滑坡,发育比较完善,正处于滑坡的壮年期.勘探和试验成果用于研究滑坡的稳定性和提出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滑坡的分维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滑坡的时空分维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探索性地提出了“升维迭加性原理”.在研究滑坡实例的基础上,指出了分维与预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丽萍  李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347-2349,2353
对邱家焉隧道进口的滑坡体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后表明,该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采用Bishop法参数反演和直快剪试验结果,分别用二维、三维极限平衡法和二维、三维有限元法,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稳定系数,参数选用小值平均值较为合理。二维有限元法及二维、三维极限平衡法计算稳定系数参数选用反演值较为合理。其他方法及参数取值计算所得的稳定系数均小于1,说明该滑坡已产生滑动,结果不合理。最后根据三维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考虑公路工程的安全系数,计算其剩余下滑推力,提出了采用抗滑桩支挡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铁城水电站民门公路改道工程为例,分析了帽砂湾隧道洞口塌滑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隧道塌滑体贯通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陈文合 《甘肃科技》2011,27(10):138-141
根据对三凯高速公路王家寨滑坡进行深孔位移监测的实践,介绍了深孔位移监测的仪器组成、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该滑坡在监测期内的变形规律,指出了滑坡稳定性与施工干扰、水位等的关系,滑坡各部位变形受因素影响的大小,总结了该滑坡在各个变形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形规律,对滑坡治理时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门坡滑坡整治措施和施工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贵州高速公路路槽开挖中容易遇到的滑坡地质灾害地质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目前运用的技术处理措施和施工技术及施工中需重视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研究滑坡位移的特点,以尖山营古滑坡复活为例,基于时间序列加法模型,结合尖山营古滑坡的复活背景,将古滑坡位移分解为趋势项与周期项。对趋势项位移使用等维新息灰色(1,1)(GM(1,1))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取周期项位移,建立一阶自回归(A R)模型对周期项进行预测。将两者预测结果相加,即可得到古滑坡预测总位移。结果表明:预测与实测值误差较小,模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的描述尖山营古滑坡的位移特征,可用于古滑坡后续的监测预报预警中,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20.
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当前滑坡稳定性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等方面简述了滑坡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并防治滑坡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