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丰子恺的画作中 ,有一些是采用木刻的表现方法发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在抗战期间出版的画集《画中有诗》。该画集中所收集的画 ,是丰子恺选取古诗句 ,以现代人的关照而创作的。丰子恺在自序中明确地说 :“近来积累渐多 ,乃选六十幅付木刻 ,以示海内诸友。名之曰《画中有诗》。”[1] 其实 ,丰子恺从他漫画的起步阶段就已经用木刻的形式发表画了。在当代的丰子恺研究者中 ,最早研究这个现象的是毕克官。由于朱光潜先生是丰子恺的同代挚友 ,又由于朱光潜曾经写有一篇题为《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的文章 ,毕克官于 1 979年 9月 1 5日拜…  相似文献   

2.
丰子恺何时开始绘护生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子恺是何时开始绘作护生画的?以往人们认为是从1928年开始的。朱经畲《李叔同(弘一法师)年谱》、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表》、潘文彦《丰子恺年表》均持此说。然而最新资料表明,早在1927年丰子恺就已开始绘作了,而提供这则新资料的就是丰子恺本人。他在晚年写的《戎孝子和李居士》一文中就写道:“我的老师李叔同先生做了和尚。有一次云游  相似文献   

3.
全国文学学科重点规划项目“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之一的《丰子恺研究资料》(丰华瞻、殷琦编)现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版权页实际注明的出版日期是1988年11月)。该书录有丰华瞻编的《丰子恺年谱》。然而遗憾的是,该年谱在许多极其重要的史实上不甚确切,若不予以澄清,必将给丰子恺研究带来不必要的失误。本文仅就目前已经发现的史实错误作一简略的纠正。  相似文献   

4.
港、台及国外丰子恺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三十年代末,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就将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译成了日文,并由日本创元社于1940年4月在东京出版。吉川幸次郎和谷崎润一郎对丰子恺还有过极高的评价,称丰先生为“中国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但从那以后,无论是国外,还是在香港、台湾,很少有人对这位“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进行过研究。除香港、台湾有其特殊原  相似文献   

5.
科普漫画     
人类社会跨入新的时代,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 退休教师、著名漫画家范其恢先生早年研读《丰子恺漫画》,画漫画20多年,他的作品中也多少留下了一些丰子恺的遗风流韵。在作品《饮料伞》中,经过对伞的装置进行了改造,不仅可以使雨水变成可口的饮料,而且给雨中旅行增添了一份情趣,看画中人物眯着眼睛哑摸味道的表情,想必饮料的味道一定很不错。《去籽器》妙就妙在它不仅吸出了西瓜体内的全部瓜籽,而且在吸出的过程中又对瓜籽进行了“炒制”加工,使之成为了口味极佳的“香炒瓜子”。作者发明的不是简单…  相似文献   

6.
老作家丰村先生曾在1944年被反动当局逮捕,他回忆道:“我和小说家骆宾基同志于四四年在四川酆都被捕,丰子恺同志参与了营救活动,但不是他出面保释的。”尽管丰村先生记不清丰子恺作了哪些具体工作,但起码已可确定丰子恺先生的确参与了保释营救工作。丰村先生提供了一个新情况,即与他同时被捕的还有作家骆宾基。骆宾基在1983年第3期的《社会科学》上的《怀念郭沫若,师承其创新精神》的文章中就此次的保释详情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7.
丰子恺的散文洋溢着浓郁的文人雅趣,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他始终执著地书写着“居”之雅趣、“食”之雅趣、“酒”之雅趣,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雅趣。丰子恺正是通过对文人雅趣这一重要题材的安然书写践行着人生艺术化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创作开始于二十年代中期,一九三一年出版了第一个散文集子《缘缘堂随笔》。以后,他的大部分散文收集在《随笔二十篇》、《缘缘堂再笔》、《教师日记》、《率真集》等集子里。一九七九年香港中文大学卢玮銮女士为了更全面地体现丰先生散文的貌,从她多年来收集的资料中选取了四十二篇丰先生未曾收入集子的作品,合成一集,出版全了《缘缘堂集外遗文》从这些集子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丰子恺先生经过艰苦的艺术磨炼,已成为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作家。他在艺术上不仅继承了我国散文的优秀传统,而且以独特的面貌给我国现代散文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绚丽的鲜花。  相似文献   

9.
对于丰子恺与儿童文学,过去曾有不少人作过专论,但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搞混淆了的问题。有不少同志,对丰子恺的儿童文学创作,存在着一个误解,即把丰子恺早期许多写儿童的散文归到儿童文学的范畴中去。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与泰戈尔没有直接交往过。但他俩却有一位共同的学生魏风江为其牵线而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魏风江是丰子恺的学生。1933年12月,他受蔡元培的派遣留学印度,成了泰戈尔唯一的一位中国学生。魏风江对丰子恺和泰戈尔都十分敬佩,并有意作这两位艺术家的牵线人。他说:“我诚意地想把中国的艺术家丰子恺和印度的艺术家泰戈尔联系起来。因为两老的绘画、音乐和文学在国内都是著名的,而教育思想更有许多的共同之点。”那时魏风江常能收  相似文献   

11.
张贤亮是一位很有胆识的作家。他在《绿化树》的开头谈到,要在“总标题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下写“九部‘系列中篇’”。作者试图写出一部中国式的“苦难的历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揭示中国知识分子横遭亵渎,但终不悔报国图强的壮志的历史动向。这可以说是这“一部书”的总主题。这一主题从《绿化树》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可以说逐渐深化了。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对人的价值、人的本性、人生逻辑的艺术探索更深刻、更有特色了。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十三岁的际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也有一首歌,歌名为《读你》。这里的“读”不只是“看”的意思,还应有“了解”的含义。初中、高中课本里都选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稍加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师大学报》编辑部: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选了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一文,其中引有“应劭《泰山封禅仪记》”中的一段话,编者在“注”中称“应劭,东汉末期人,著名学者、文人”。最近,一位语文教师向我提出:应劭《泰山封禅仪记》一文见于何书?想阅读全文,以便加深对课文中那段引文的理解。于是,我查阅了应劭《汉官仪》  相似文献   

14.
杭州与嘉兴之间的石门湾,孕育了像李卓吾歌颂童心的佛教徒丰子恺.在渐江第一师范,李叔同是他的音乐教师.感染李叔同出家的新儒家马一浮直接影响丰子悄.留学日本十个月时,丰氏苦学美术和音乐.夏丐等阅读日本杂志一将提倡“断食”的文章,李叔同送往虎跑寺实践断食,且用老子“能婴儿手”意改名“李婴.1927年48岁的李叔同(弘一法师)影响丰子凯皈依佛门时取法号“婴行”。丰氏最爱猫,曾经激赏熊的母爱行为;以及蚂蚁救护受伤的同伴.这不尽由于居格涅夫《猎人笔记》的启迪.1938年在《佛无灵人他却很批不少佛教徒“念佛吃素;全为求…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艺术生活中的边缘化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丰子恺一生文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 “边缘化”倾向作了分析, 认为这种倾向与艺术在丰子恺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所处的独特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提出了丰子恺的价值结构秩序: 科学、民主、艺术三足鼎立的价值建构,认为这种建构摆脱了单纯的民主、科学论者对于艺术居高临下的俯视心态以及把艺术当成是两者附庸的功利做法, 而始终把握住了艺术的审美特性。这正是 “边缘化”倾向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故乡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在石门镇“缘缘堂”里度过的岁月一直被人们传诵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丰子恺一生曾到过许多地方,仅抗战期间的逃难和抗战胜利后的复员,他的足迹就踏遍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湖北、四川、河南、江苏等许多省份。他在上海居住的时间更长,解放以后一直定居在那里。尽管如此,丰子恺先生却把杭州视为他的第二故乡。丰子恺先生曾说:“我的老家在离开杭州约一百里的地方,然而我少年时代就到杭州读书,中年时代又在杭州作‘寓公’,因此杭州可说是我的第二故乡。”丰子恺先生艺术的一生,有许多重要的事迹确实与杭州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他本人对杭州也怀有美好的感情。本文试图对丰子恺先生与杭州的因缘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17.
艾华 《科技潮》2003,(12):14-18
40年前,美国有一本著名的科幻畅销小说——《终极人类》。书中讲述了一个8岁英国小男孩久久沉浸在半人半机器的“芯片人”世界中,幻想在自己体内也植入一颗强大的“芯”。4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还在为《黑客帝国》感到匪夷所思时,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凯文·沃维克教授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他两次在自己体内植入“人体芯片”,并成功与电脑“嫁接”,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芯片人”。沃维克教授说,我已经两次实现了小说中想象的人体芯片植入手术。谁能说50年后,地球不会是“芯片人”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18.
中唐诗人李贺的《秦王饮酒》和《长歌续短歌》(以下分别简称《秦》、《长》),颂扬了“秦王”的威武,表达了对“秦王”的仰慕,素来脍炙人口,被收入各种选本中。但注家对“秦王”的理解颇有出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秦王”是秦始皇。诸家诠释中以此说最为普遍。如《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对《秦》的注解是:“古乐府有《秦王巷衣》歌名,这篇是仿古乐府所制的新题。诗中先写秦王(秦始皇)的威武,后写秦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1932年的《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指出:“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从俄国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鼓舞许多青年投身革命洪流。高尔基的《母亲》是进步青年的革命教科书。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不但在郁达夫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响,而且在新时期开始时的创作中也投下了自己的身影。苏联著名文艺评论家赫拉普钦科认为:“新的每一代读者  相似文献   

20.
《离骚》、《九歌》难读,原因在于作者在诗赋中以草木喻人和事,而读《骚》的人忽略草木的喻意、属性,总是围绕草木植物本性表述内容,因此,无法通读。其实,《离骚》、《九歌》中的草木均指人或指人涉及的事和物。先秦时代草木尚未有植物定名分类学,一般只用一个学音字来表示草木的意义,屈原却在《离骚》、《九歌》中以草木拟人,就使这个单音字变成多义的字了,才出现在表人或事字的上面或左边加上“艹”、“木”,以此表示人的属性或人的动作,因此扔出现《离骚》、《九歌》中至今无法认识的草木了。我们在复原《离骚》、《九歌》的草木含义时,特附加在草木字上面的或在面的“艹”、“木”去掉,便寻得到这种草木的喻意了。《离骚》、《九歌》也就神奇般地能通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