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汉代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我国后来的艺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古埃及石刻艺术在世界上也独具艺术魅力。总结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及特征,我们发现,虽然我国汉代画像石刻艺术与古埃及石刻艺术相差千年,但他们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有很多极其相似之处;而且形成这些艺术的社会背景、宗教思想也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当然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宗教美术作为人类宗教文化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一种群体的精神行为。宗教推动了人类美术文化的发展,美术又推动了宗教文化的兴盛。不仅宗教利用艺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借助于宗教,宗教不但为艺术提供了题材、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而且宗教思想对艺术思维、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建筑、雕塑、绘画所展现的辉煌成就,给整个世界的艺术带来了夺目的光彩,宗教艺术因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鸟合一图像是商代礼玉中重要的装饰纹样,它展现了商文化与东夷史前文化的渊源关系,孕含着先商图腾神向人格神转化的史实,这种君权神授的艺术象征也偶合古埃及人相类的宗教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4.
杜红梅  杨伟兰 《科技信息》2008,(13):256-256
语言艺术在这里是指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等艺术和口头语言的各种艺术形式。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华学术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对语言艺术的影响。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佛教的主张与观念成为艺术形式的重要内容,从现有资料来看,古代语言艺术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反映与宗教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是,佛教一旦确定与传播开来,就在自己的传播范围内以其独特性影响了民族语言艺术.并使之带有特定的传统和宗教烙印。  相似文献   

5.
李俏 《科技咨询导报》2010,(31):229-229,231
观念艺术的产生对当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法逆转的影响。观念艺术无关形式或材料,而是关于观念和意义,以及它如何转化成艺术物件。本文用因果方法比较中西方观念艺术的发展观察自然过程,即发生在先的事物决定着后来的事物,从而完整地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特征和美学趣味的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6.
索尔仁尼琴的创作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和末世论倾向。在《玛特辽娜的家》中,作家从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角度描述了苏联农村的末世景象,同时塑造了玛特辽娜的"圣徒"形象。作家借玛特辽娜之死拷问人性、涤荡道德,以期建成精神空间的"诺亚方舟",避免人类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实用主义的思潮的波及下、在商品社会的现实性面前,艺术的矫揉造作之风逐渐被简明实用的方式所取代,主流的艺术设计概念形成或将形成新的美学观念"功能主义".功能主义不是取消艺术,是艺术的现实和前卫的新概念形式.  相似文献   

8.
古埃及的《亡灵书》是一部哲理意味较浓的宗教经典作品和文学经典作品,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文明结晶。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古埃及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民风民俗、历史、地理、文化等等,形成了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它采用诗歌的方式,加深了作品的美感效应。通过阐释,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古埃及的文化,进一步挖掘其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基于宗教思想传播的需要,出现了"以像施教"的方式,形成了以佛陀为中心的丰富的佛教造像艺术。文章以佛陀造型的圆形形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在圆形中蕴涵的佛教观念,探究这种观念形成的文化原因,表明对圆形的崇尚是佛教造像艺术的美学理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1980年代散文正面临着观念的更新与重建,期间有所“困顿”在所难免。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散文仍然有很大成就,具体表现在主体意识强化、社会功能的多层次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杨丽梅 《科技信息》2010,(35):J0216-J0216,J0225
观念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强调艺术观念的重要性。主要是以文字、实物和行为等为表达方式。中国的观念艺术是从西方传来的,它既有西方观念艺术具有的特点,也要中国本土化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观念艺术形成和发展的叙述,论述了观念艺术的特征和创作特点,最后是如何正确的评价观念艺术。  相似文献   

12.
《奇闻怪事》2013,(10):45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一些距今5000年之久的古埃及铁珠是用从天而降的陨石制成。这一发现向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令人兴奋的问题,即宇宙如何影响他们的宗教?科学家发现了一件距今5000年之久的古埃及首饰。除了年代久远外,这件首饰还隐藏着一个惊人秘密——使用从天而降的陨石制成。这是一项重大发现,解释了古埃及人获得铁的时间为何地最早期炼铁证据早几千年。  相似文献   

13.
"脸"作为一个视觉语言,是人类始终关注的话题,自然形态中的脸只是作为个体存在的符号,是一种个体标记,人类为了满足宗教、战争和美化身心的种种需要,以符号为手段的脸的艺术造型形式是原始先民对人自身的存在形式不满足而进行的改造,新的形式从此就应运而生.脸作为一种符号,其最初的呈现状态是以纹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是人类实践经验、情感以及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延续.  相似文献   

14.
马千 《世界博览》2021,(2):24-29
提到"朝圣"一词,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世界许多民族都有着前往特定宗教圣地朝拜的习俗和传统——古埃及人的底比斯卡纳克神庙,佛教徒的蓝毗尼,穆斯林的麦加朝觐……在基督教世界,同样存在三大朝圣地的说法:耶路撒冷、罗马与圣地亚哥一德孔波斯特拉.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传统藏戏悲剧性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剧观念是民族意识的主要构成因素,它以民族文化的形式渗透在该民族每一个成员的个体意识和行为之中,并通过哲学、宗教的形式,尤其是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戏剧产生于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传统藏戏再现了或深刻地表现了藏族先民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及人情世故,也体现出该民族的悲剧观念.本文通过对藏戏代表文本的具体分析,试图探讨促使传统藏戏悲剧性消解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洪聿 《科技信息》2008,(7):113-114
本文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宗教状况出发,深入剖析了三国国内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影响和国民的宗教观念,并以佛教为例论证了从宗教方面进行东亚合作的可能性,虽然东亚宗教状况似乎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事实上仍有较大差异,通过宗教为东亚合作奠定文化基础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毕摩宗教与生态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毕摩宗教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融入和影响凉山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形成一套宗教伦理道德秩序,反映着彝族人在人与人、人与鬼神、人与自然间存在一种意识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制约关系。这种生态观念以不同的仪式化形式表现出来,它在人与神、人与自然的相互认识与作用中,产生有利于意识生态和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对彝族人保持化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谭军 《科技信息》2007,(16):492
作为宗教和艺术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某种意义上,宗教对艺术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宗教和艺术的相互促进作用是相对而并非绝对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美。艺术形式美与时代是一种辩证的关系 ,当生产力发生变化 ,新的社会形态和技术产生以后 ,艺术形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它受时代的影响和制约 ,但同时又为时代服务 ,是当代精神文化和生产水平的标志。探讨艺术形式美与时代的关系 ,对于艺术形式美的发展与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