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由穿孔板及吸声材料构成的双层阻抗层阻抗复合吸声结构及其吸声性能模型,针对该结构多参数及噪声频带优化的特点,建立了吸声降噪优化数学模型。并以某地下电站厂房降噪为例,对双层阻抗复合吸声结构的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一维平面波理论和微穿孔结构吸声理论,推导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传声损失理论模型,并将理论计算值与三维有限元声学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利用消声器传声损失理论公式,对比双层和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传声损失,分析内外层膨胀腔厚度对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在中低频的传声损失要大于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增加内外层膨胀腔的厚度,可以提高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消声特性;当双层膨胀腔总厚度固定,外层膨胀腔厚度大时,消声器在中低频的声学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冬暖夏凉毯     
《应用科技》1999,(8):39
专利申请号:98245663.8 冬暖夏凉毯是取代现有的电热毯和凉席的新型产品.传统的电热毯升温速度慢,睡着容易使人干燥而流鼻血,并且容易引起火灾,极不安全;现行凉席如人体不移动致使体温聚积而难以凉爽.冬暖夏凉毯冬天睡着暖和,升温快,睡着舒适不干燥,有利于睡眠,不会引起火灾,十分安全;夏天睡着凉爽,电脑调温,一毯两用,四季皆宜.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个在双层板内插入微穿孔板的隔音结构,微穿孔板与双层板平行,把双层板间的腔体一分为二.对结构建立全耦合的数值模型,微穿孔板与双层板均为有限大板,考虑边界条件,计算得到结构的声传播损失.通过实验对所建立的全耦合数值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对微穿孔板的位置、穿孔率、板厚以及微孔孔径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双层板或者无微穿孔板的三层板结构,内插了微穿孔板的双层板结构在低频的声传播损失效率有所提高;通过适当的微穿孔板参数设置,该结构可以在低频达到较好的隔声效果.  相似文献   

5.
单双层球面网壳结构的静力特性及其稳定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一工程实例,将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与双层抽空四角锥球面壳结构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型式,即单双层抽空四角锥球面壳结构,简要介绍了该网壳的设计过程,并采用全铰接模型分析了单双层网壳结构的承载力,应用Lanczos法求解了网壳结构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并运用柱面弧长法跟踪了结构的非线性平衡路径,同时考虑了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支座条件的线性及非线性屈曲特征,并得出一些结论,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 72槽 4 / 32极绕组为例提出了利用双层绕组设计远极比变极交流电机的方法 .结果表明 ,双层绕组结构不仅设计方案数量比单层绕组的多 ,而且质量也要比单层绕组的高 .  相似文献   

7.
以72槽4/32极绕组为例提出了利用双层绕组设计远极比变极交流电机的方法。结果表明,双层绕组结构不仅设计方案数量比单层绕组的多,而且质量也要比单层绕组的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屏蔽布结构和屏蔽效能的关系,进而为电磁屏蔽帐篷的设计提供依据,建立了屏蔽布的简化等效物理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分析计算了单层、双层屏蔽布的屏蔽效能.比较了单层、双层屏蔽布的屏蔽效能的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二者吻合较好.计算分析表明,在15 MHz~10 GHz范围内,双层屏蔽布的屏蔽效能明显高于单层屏蔽效能,电磁波斜入射时双层屏蔽布的屏蔽效能略高于垂直入射的屏蔽效能,双层屏蔽布存在灾难性谐振现象.并提出了消除灾难性谐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起毛试验模拟造纸压榨毛毯在纸机上使用过程中纤维从压毯结构中游离出来的情况,从结构角度出发对影响压毯抗起毛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规格压毯进行了分组比较试验,并对个别因素做了进一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压毯底网经纱密度、针刺密度的增加均有利于压毯抗起毛性能的改善,且压毯底网的叠层结构较单层结构对压毯非织层纤维具有更好的夹持固结作用,热定型和化学处理也对压毯的抗起毛性能起着积极作用,而低熔点纤维的使用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隔离外部环境振动对MEMS陀螺仪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文章设计了一种用于MEMS陀螺仪隔振的单层及双层隔振平台,通过理论分析隔振平台结构参数对隔振性能以及集成隔振平台对MEMS陀螺仪性能的影响,确立隔振平台的设计准则;设计了一种用于MEMS陀螺仪的单层及双层隔振结构及其制备工艺流程,通过ANSYS仿真分析隔振平台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及合理性。对1个示例MEMS陀螺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单层及双层隔振平台结构合理可靠且均可隔离外界环境振动,通过增大第1层隔振平台质量不仅可以提高隔振效果还可有效降低集成隔振平台对MEMS陀螺仪性能的影响。采用设计的隔振平台结构与工艺流程可实现陀螺仪与隔振平台的圆片级封装,并可采用MEMS的加工工艺大批量生产,降低隔振成本。  相似文献   

11.
由浙江丝绸工学院承担,绍兴第二丝织厂协作完成的机织组合式软浮雕,不久前通过了浙江省科技项目鉴定,同时还通过了浙江省星火计划新产品鉴定。机织组合式软浮雕是用不同粗细化纤纱为原料,以机织方法生产的新型纺织装饰品。该产品在设计思想上体现了民族艺术与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弱线性双层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首先利用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和罚函数方法思想,将弱线性双层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单层非线性规划问题.进一步把该单层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含有罚参数的线性规划问题,设计了一个罚分解方法,并用一个简单算例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分辨成像光谱仪(MODIS)和云廓线雷达(CPR)2008年全年的融合资料,针对具有多层结构的洋面暖云系统,研究了其全球尺度的空间分布和垂直结构特征.通过修正传统的基于云顶温度的暖云判据,发现洋面暖云单体大多分属于3种主导构型,包括单层暖云、双层半暖云和双层纯暖云.统计结果表明,单层暖云、双层半暖云和双层纯暖云3种构型的占比分别为77.14%, 19.15%和3.71%.在全球分布上,3种构型暖云的差异明显,尤其是分布密集区域迥然不同.在云顶高度、云底高度及云层厚度等结构参数上,双层半暖云的下层暖云单体与单层暖云单体的统计特征极为接近,显示了两类暖云单体在几何结构上的相似性.这表明双层半暖云中上层冷云的存在并未造成下层暖云结构上的变化,洋面上的双层半暖云系统中的上层云和下层云可能多源于独立的成云过程.双层纯暖云构型中上层暖云的结构特征明显异于单层暖云,下层暖云则与单层暖云较为接近,但其云顶高度和云层厚度相比单层暖云偏小.另外,该构型中的下层暖云越薄,上层暖云越能向更高更厚发展.一致表明双层纯暖云系统中上层暖云与下层暖云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两层云在生消变化中具有潜在的物理联系.  相似文献   

14.
对周边双层中部单层球面网壳在上弦支承条件下,采用有限元理论和子空间迭代法求解了13个算例的振型和对应频率。分析了结构的频谱特性和振型特点,并详细讨论了矢跨比、双层分布范围、双层厚度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单层部分是这种结构整体刚度的薄弱环节;矢跨比对结构整体刚度有明显影响,建议结构的矢跨比不宜低于1/6;双层的分部范围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较小,可按结构跨度的1/6-1/4确定;在上弦支承时,双层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传统厚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用锥形孔代替圆柱形孔,提出锥形孔微穿孔板结构.在锥形孔微穿孔板结构的确定方法上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分别对其进行单参数及双参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经单参数优化后的锥形孔微穿孔板较相同厚度的传统厚微穿孔板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最大吸声系数明显增大;经双参数优化后的结构,不仅可以增大其最大吸声系数,而且能够保持原有共振频率不变,从而为锥形孔微穿孔板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层和双层ZnO纳米管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结果表明,单层管的稳定性随着纳米管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双层管的稳定性几乎与纳米管的直径和厚度无关,并且双层管的稳定性比单层管高.所有纳米管都显示了直接带隙半导体特性.其中,双层管的带隙比单层管的带隙大,并且几乎与纳米管的直径和厚度无关.由于量子尺寸效应,纳米管的带隙比纤锌矿体材料的带隙大.  相似文献   

17.
一种用途广泛的电子开关——嵌入式(暗装式)无级调控开关,最近已由浙江省缙云县专利产品实验厂试制成功。该产品可广泛用于吊灯、壁灯的调光控制,吊扇、台扇的调速,也可根据需要通过面板上的插座输出0~220V 可调电压,从而对电熨斗、电铬铁、电热毯、电炉等进行无级调温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场效应治疗仪,对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肩周炎、腱鞘炎、颈椎病、腰腿病等都有明显的疗效,但由于仪器上的场效应治疗带面积小,只能对人体的某一局部进行治疗。 设计场效应电热毯的目的是增大场效应的作用面积,人躺在毯子上,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受到磁场的作用,冬季使用,取暖治疗一举两得。 本场效应电热毯的要点是,毯  相似文献   

19.
钝化硅太阳电池减反射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多层膜系在某一波长的反射率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入手,采用等效分界面和权重反射率Rw的概念,给出了多层膜系优化的普适方法。具体计算了钝化太阳电池的单层减反射膜和双层减反射模的优化设计,给出了常用减反射材料的最佳膜厚值,并得出结论:双层膜的减反效果优于单层膜,平面双层减反射膜的权重反射率Rw小于6%,加微槽结构后降至2%以下。  相似文献   

20.
短波信道相干带宽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一种双层平谷电离层电子密度模式。从该电子密度模式和电离层波传播特性出发确定多径分量,计算短波信道相干带宽。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工作频率以及不同通信距离下的相干带宽。与采用单层电子密度的模型相比,由于双层平谷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由电离层反射的多径分量以及它们的路径损耗,因此其计算的相干带宽比单层模型更接近实际测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