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歧杆菌培养体系研究和微胶囊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双歧杆菌培养条件,确定淀粉水解液培养体系为最佳双歧杆菌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培养的最适温度和pH值.通过化学微胶囊化方法,提高了双歧杆菌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用表面交联法将活性双歧杆菌微胶囊化,并观察了微胶囊的耐胃酸性、常温贮存稳定性和低温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益生菌在储存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加之胃肠液的破坏作用,导致益生菌到达肠道后活菌数大大降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益生效果.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Lacto bacillusrhamnosusL427)是由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益生菌菌株,为提高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到达肠道后的存活率,采用微胶囊技术对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进行微囊化.以海藻酸钠和刺云实胶为壁材,采用挤压法制备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胶囊,以活菌数和包埋产率为评价指标,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0%,刺云实胶浓度0.5%,氯化钙浓度0.3mol/L,菌液-壁材体积比1:6;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得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427微胶囊的活菌数达4×108 CFU/g,包埋产率为94.51%.经模拟胃液处理1.0h后存活率为54%,在模拟肠液中处理1.5h后释放菌体完全,为7.64log(CFU/g),表明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胃酸环境耐受性和肠溶性.为该菌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微胶囊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酶的固定化新剂型微胶囊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肠道内一种有益菌种。本文主要对其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作用和在食品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双歧杆菌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歧杆菌,肠道内一种有益菌种.本文主要对其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作用和在食品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双歧杆菌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两歧双歧杆菌培养基成分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双歧杆菌的特殊生长要求及培养基的设计原则,在比较30余种现有双歧杆菌与乳酸菌培养在的基础上,设计了BIB培养基,并通过选择BIB中最适蛋白胨品种及增加适量泡菜汁,改进BIB为BIB-1。结果表明;每毫升BIB-1,培养基培养两歧双歧杆菌ATCC29521所得的最高活菌数约为其他培养基的10-30倍。  相似文献   

8.
从婴儿粪便中分离出一株厌氧性无芽孢杆菌,经 属和种的鉴定,为两叉双歧杆菌。将它制成活菌胶囊,在广西大学小范围服用结果表明,该 菌对急慢性肠炎、腹泻、便泌等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可溶性甲壳胺对双歧杆菌生长的不同作用.用盐酸水解法和氯磺酸磺化法分别制得可溶性甲壳胺,加入双歧杆菌的培养液,定时检测双歧杆菌数目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氯磺酸磺化法得到的可溶性甲壳胺有明显促双歧杆菌的作用,且比盐酸水解法得到的可溶性甲壳胺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如今,人们已经很熟悉像乳酸菌、双歧杆菌这样的生物学名词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能够在我们的肠道中安居乐业的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大有好处。不过,要把这些益生菌悉数送到我们的肠道中,让它们发挥作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从双歧杆菌的基本特性出发,对其抗感染作用,抗癌作用,对肝脏及人体代谢的保健作用,改善维生素代谢,防止便秘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表明了双歧杆菌是一种对机体有益的菌.  相似文献   

12.
外源乳酸脱氢酶基因在双歧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大肠杆菌 双叉双歧杆菌的穿梭质粒pHJ为基础,插入从Lactococcuslactis总DNA中用PCR方法扩增得到的报告基因乳酸脱氢酶基因(ldh),构建了双叉双歧杆菌的表达质粒pHJ LDH,并采用电转化法导入双叉双歧杆菌进行了表达研究.对双叉双歧杆菌总蛋白的SDS PAGE分析结果表明,ldh报告基因的表达产物形成了明显的条带,Western blotting结果确认了该条带为ldh基因的产物.LDH的酶活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重组双叉双歧杆菌的蛋白粗抽提液中LDH的比活性为5.5U/mg,菌中LDH的表达量约为2mg/L.此工作为今后双叉双歧杆菌的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一种重要的益生菌,具有许多生理和保健功能。实验使用厌氧培养箱培养筛选获得双歧杆菌;经鉴定为革兰氏阳性菌(G+)。选用海藻酸钠作为成膜材料、羧甲基甲壳素作为保护剂、Ca Cl_2作为固化液,通过挤压法将双歧杆菌包埋在了微胶囊里;将得到的微胶囊分别置于胃液、肠液中并测定其溶解情况,得到了制备微胶囊的配比和最适浓度。使用2.14%海藻酸钠、1.79%羧甲基甲壳素制备双歧杆菌微胶囊,能够得到最好的包埋效果,菌体包埋率可达66.81%;此结果可为双歧杆菌微胶囊的高效生产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青春双歧杆菌体外代谢低聚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酶法制备和以高温降解制备的低聚木糖体外对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以及双歧杆菌代谢低聚木糖的规律。结果表明:以酶法制备的3 g/L低聚木糖为碳源时,菌体浓度在18 h达到最大值0.43 g/L,增殖了3.73倍;以高温降解的3 g/L低聚木糖为碳源时,菌体的浓度24 h时达到最大值0.19 g/L,增殖1.16倍。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增殖效果优于高温降解低聚木糖。在代谢过程中发现青春双歧杆菌优先利用木二、木三糖,在利用聚合度3以上的低聚木糖的同时会释放出阿拉伯糖和木糖。青春双歧杆菌对木二、木三、木四、木五和木六糖利用率分别为94.00%、50.00%、83.87%、60.87%和48.28%,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乙酸和丙酸。  相似文献   

15.
两歧双歧杆菌固态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歧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bifidum )ATCC2 95 2 1在含质量分数为 2 0 %惰性固态物质 (纤维素 )的MRS固态培养基中 ,若营养物的质量分数比液体培养基中营养物的质量分数提高 1倍 ,则菌体生长量也相应提高 1倍 (达 1 9× 10 8cfu/ g) .经过 3种固态基质作比较后 ,发现大豆渣和麦麸为佳 ,前者的含菌量最高达 5 4×10 8cfu/ g ,后者含菌量最高可达 2 3× 10 8cfu/ g .通过加入可中和所产酸量的CaCO3 ,并用缓冲液代替水配制培养基 ,结果发现用pH6 8的缓冲液配制培养基 ,培养后含菌量可达 16× 10 8cfu/g ,比对照的液体培养提高了11 4倍 .通过“液 固先后培养”并测定其中活菌数的变化 ,进一步证明了固态培养的优越性 .  相似文献   

16.
双歧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混菌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hus)的选择性培养条件,探讨了两菌在单一菌种培养和混菌培养状况下的菌体生长和产酸特点,发现该两菌种之间的生长及产酸存在着明显的互相促进作用,在牛乳培养基中混菌培养状况下两菌的生长及产酸代谢均优于单菌种培养.在两菌的接种量体积分数各为1%的条件下,不但能获得较高的活菌数,而且凝乳状态及风味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7.
低聚木糖对两歧双歧杆菌的增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酶解低聚木糖为碳源,在严格厌氧条件下增殖两歧双歧杆菌。研究表明,低聚木糖可有效增殖两歧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对该糖的转化率与对葡萄糖的相近。将低聚木糖在浓度为5.0-10g/L的范围内增加其初始浓度,可提高双歧杆菌的菌体浓度和增殖速率,低聚木糖对两歧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双株混合培养效果明显优于单株培养,其功能完全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适宜于低聚木糖在人体内自然增殖双歧杆菌菌群。  相似文献   

18.
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除草剂稀禾定微胶囊.考察了预聚反应介质pH值、预聚反应温度、缩聚反应催化剂及缩聚反应终点pH值对微胶囊的结构、包覆效果和包埋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聚反应pH值为8.0,预聚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60 min,可得到以二羟甲脲为主的水溶性透明黏稠预聚物,用此预聚物进行缩聚反应,以NH4Cl做缩聚催化剂,芯皮比为1∶1.5(质量比),控制缩聚反应终点pH值为3.0,可制得结构紧密、包埋率为30.6%的流动性球形缓释性固体微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