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形式丰富多彩,造型多变,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明清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花卉装饰纹样兼有两宋时期装饰纹样的清新柔和、朴实无华和元代的粗犷豪放、刚劲有力之风韵,注重形制与意境的结合,样式独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意蕴不凡。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形式丰富多彩,造型多变,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明清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花卉装饰纹样兼有两宋时期装饰纹样的清新柔和、朴实无华和元代的粗犷豪放、刚劲有力之风韵,注重形制与意境的结合,样式独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意蕴不凡。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具历史悠久,异彩纷呈,在其不断发展、创新、演化中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家具种类及艺术装饰风格;中国明清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集大成者,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阶段;明清家具装饰纹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达到了卓越的艺术水平,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传承着辉煌的传统文化。明清家具的装饰纹样中,反映出当时人类的生活信息、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重要信息,具有浑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明清家具装饰纹样题材丰富、加工工艺精湛并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主要对明清家具装饰纹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时期与我国的春秋时期,是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该文论述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思想家们的思想及外来文化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以装饰纹样比较春秋时期和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创作,以此解读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墓室壁画主要流行于东西两汉,其装饰风格、色彩语言、人文理念等艺术特征被广泛沿用至明清时期。汉代墓室壁画的艺术形态主要体现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其壁画形态与装饰风格较好地保留了汉代物质文化遗产,汉代墓室壁画艺术形态也更好地体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吉祥纹样发展的顶峰,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鼎盛阶段。本文尝试分析明清时期瓷器吉祥纹样所蕴含的寓意以及其发展演变历史,来探讨吉祥纹样与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间的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7.
壁画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承载着人们的风俗、信仰以及文化内涵.桂东南明清传统村落壁画其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手法多样,具有装饰的功能,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道德修养.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明清传统村落壁画的田野调查,分别从壁画的教化功能、人们的审美心理以及心灵寄托等对该地区的明清传统村落壁画艺术进行阐释,以期为...  相似文献   

8.
卢羽 《海峡科学》2014,(12):81-83
我国古代陶瓷的装饰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融合了装饰美和趣味美。不同时期的陶瓷装饰艺术反映出了不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底蕴,传统吉祥纹样、漆艺语言和中国画等是古代陶瓷装饰艺术的主要元素,这些元素对我国现代陶瓷艺术的造型设计、装饰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苗志林 《科技信息》2010,(26):267-268
传统装饰艺术是视觉造型领域的奇葩,是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和精神审美最为密切的实用艺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站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以一种新的、客观的、符合历史发展特点的态度,重新认识传统装饰艺术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既有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又有利于它的革新与创造。可使传统的装饰艺术继续绽放诱人的光彩,服务于人类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传统陶瓷装饰艺术是我国陶瓷文化、艺术中的宝库,浅论了现代陶瓷在装饰艺术上如何借鉴、继承、发展、创新陶瓷传统装饰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1.
浙东石窗历史悠久,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特征,在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感和吉祥寓意的象征表现上别具一格。把浙东石窗导入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能丰富装饰象征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传统艺术审美能力。因为在不同门类的艺术设计教学中都有较好的应用性,从而能发扬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促进我国创意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传寿 《科技信息》2011,(5):I0122-I0122,I0110
手工艺本身不仅是一种艺术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行为。以往在当代艺术学、设计学研究领域中,对明清手工艺的关注多限制在造型、审美、材质、伦理价值等方面,少有人从经济学、市场学关注明清手工艺,梳理明清手工艺行业整体发展脉络,探索明清手工艺行业发展的规律。在此,本文以明清时期分布广泛的棉纺织工艺为基点,从经济学、市场学的视角分析明清时期棉纺织原料市场的发展情况,为探索明清时期棉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最重要的代表作。受其影响,明清时期历史演义小说繁荣兴盛,并在艺术形式、创作方法、思想倾向和人物描写方面,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创作特点:章回体的艺术形式;以实为主、虚实结合与崇实翼史的创作方法;宣扬儒家学说的思想倾向;理想化与类型化的人物形象。这些创作特点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思想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意在阐明徽州古建筑中的砖、木、石三雕在建筑中的作用和意义,建筑三雕体现了徽州匠师的艺术创造和审美观,通过建筑形式的塑造,成就了明清时期皖南民居建筑风格.徽州三雕题材生动、寓意吉祥、经久耐用、装饰效果好,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应该加大力度保护、整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张迎芬 《科技信息》2008,(14):274-274
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璀璨银河中,服装是一颗闪烁异彩的巨星,从其御寒、抗潮、遮羞等功利目的起步,逐渐发展成为炫耀之星,确定等级以及装饰、实用等各种服装。显示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科学、艺术的发展水平,也是服装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现象。本文对服装如何与时俱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瓦当融实用与美观为一体,是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缩影。本文从瓦当的类型及功用谈起,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瓦当纹饰的风格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瓦当纹饰艺术渊源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放风筝是中国人在清明时节所进行的一项传统习俗活动,在我国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筝流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和南通风筝等,其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装饰艺术也随之不断地发展,经过数百年数千年的漫长时光,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影响下,装饰文化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风格和面貌上各有不同。结合当代审美观念和传承传统的审美让如今的装饰艺术文化蓬勃发展,而在装饰艺术文化中,传承传统的装饰艺术文化是极其重要的。该文主要从基于当代审美的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中对装饰色彩、纹样、雕刻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明清石湾陶艺在人物陶塑、日用器皿等方面深受中国绘画影响,取得了眸子刻划、衣纹处理两大艺术成就。石湾陶艺受中国绘画影响有着深刻的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历史大背景,也与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画师人材辈出、陶艺家颇有艺术素养有关。考察这一历史背景,才能窥见石湾陶艺在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装饰”是自然形象的浓缩与升华,形象装饰与意象装饰是装饰手法的两种概念。象征化的装饰从古就有,原始时期的图腾就是一种象征艺术。西方的现代派艺术中也常常用概念化的形象表达抽象思维。中国古代的禅宗与道教对传统装饰影响也颇深远,民间装饰用极抽象的形象表达人们的性格和情感。现代陶艺离不开装饰,装饰的象征化使现代陶艺更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