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8年9月开始,"90后"已正式步入大学校园,并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关注.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90后"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在比较"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差异的基础上,对"90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游消费是未来国民消费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是其重要的目标市场。在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昆明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相关特征,并就此提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相关策略,以期找到更好的消费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特殊消费群体,蕴含巨大商机,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基于对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设计符合学生旅游市场的九项旅游产品,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调查学生对这九条旅游线路的选择意向,试图探求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和大学生旅游产品的设计要点,提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应采取"政校企联动、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科学合理设计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旅游消费是未来国民消费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是其重要的目标市场。在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昆明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相关特征,并就此提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相关策略,以期找到更好的消费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作为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已经具备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对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心理和生理角度探讨了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旅游行为及旅游市场开发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旅游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的首要选择.在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中,在校大学生是一个旅游客源"大户",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特殊消费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济南市为例,着重就大学生旅游行为及旅游市场开发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旅游界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可供参考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大学生旅游相关文献,认为大学生外出旅游的动机十分强烈,经济困窘是大学生旅游活动的瓶颈因素.文章以安徽省著名的风景名胜黄山为假想旅游目的地,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学院等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旅游产品市场价格与大学生心理价位之间的差距.鉴于大学生是一特殊群体,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政府及旅游行政部门应给予旅游企业政策、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鼓励大学生市场的开发,为大学生旅游打开方便之门,促使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韩国作为山东省高尔夫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市场,对山东省高尔夫旅游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将以南山国际高尔夫球会为例,从韩国在鲁高尔夫游客的消费行为出发,围绕其游客构成、消费行为及认知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开发韩国高尔夫旅游市场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速蓬勃发展为网络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操作选择平台。当代人们网络购物的形势发展愈来愈好,其中在校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力军",该文就盐城地区高职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分析其利弊,其在网络购物平台的消费金额和消费的商品数量上影响着网购平台的销售走向。换而言之,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可以预见未来数年网络消费的形势和前景。据此,该文以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为视角,根据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对现时代在校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特点进行论述,对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媒体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网络购物给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总结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如何合理消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丹彤 《科技信息》2011,(33):468-46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一种休闲方式、一种时尚、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可塑性文化。在校的大学生出门旅游也是越来越普遍。高校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喜欢了解新的环境,希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观念促使高校学生们选择旅游作为扩大交际、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旅游市场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分析,试图找出一些大学生旅游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抽样调查共发出1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52份。  相似文献   

11.
何梦冰 《科技信息》2012,(19):11-12,15
本文在抽样调查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动机,旅游消费、旅游偏好,旅游态度四个方面,对安徽和台湾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此文也对的两地大学生旅游市场、产品、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在此基础上对安徽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研究了新乡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薄弱,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很大。认为,高校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体育消费特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为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学生在旅游市场中的旅游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 21和Excel的均值分析(主要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描述性分析来分析大学生的旅游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和结论 1)大学生对旅游持肯定的态度;出游动机以求知为主、交际次之。2)大学生的旅游经费主要来自父母;在旅游资源偏好上以自然风光和美食为主;出行方式多为结伴。3)性别在出游频率上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在出游距离、出游时间及花费金额上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4)年级在出游距离、出游频率、花费金额上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大一与大三之间、大一与大四之间在出游距离和出游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二与大三之间在出游频率和花费金额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出游时间上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开发教育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教育旅游的涵义、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旅游开发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突出教育特色、因势利导和效益兼顾的原则.发展教育旅游业应当规范教育旅游市场;深入挖掘和丰富教育旅游产品内涵;开发短线旅游;利用"黄金周"开发家长携子游;促进夏令营的健康发展;实行高校优秀生互访制度;完善、丰富高校旅游;出国(境)修学旅游市场的拓展;加强区域协作等.  相似文献   

15.
庞贤妹  魏俊峰  林洁 《科技信息》2013,(25):215-217
目的:通过对大学城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大学生体育旅游过程中所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策略及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体育旅游适合大学生这一群体,并正在发展壮大,但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大学生属于消费群体,没有一定经济来源,而体育旅游的单次消费较高,这是制约大学生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相关部门应重视高校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对他们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拓展体育旅游的选择;健全大学生体育旅游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6.
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是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开发及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本文依据市场问卷调研的结果,从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高校教师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信息来源、出游方式等分析入手,深入探讨此区域高校教师旅游决策行为的特征,期望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市场的拓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及消费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部分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强调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适度、科学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安徽皖籍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行为空间分布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ArcGIS9.2软件中的普通克里格插值创建预测图(Prediction Map),根据预测趋势图的结果分析安徽皖籍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行为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得出皖籍大学生周末加暑假出游分布趋势图为由北边逐渐向南边递减,夏季出游分布趋势为中部向南北两边降低,选择火车作为交通工具分布趋势为东南边缘逐渐向北方递增,和同学朋友出游分布趋势为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增,通过同学朋友家人的推荐了解体育旅游分布趋势为由南方向西北方逐渐增高等。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安徽皖籍大学生体育旅游行为地理分布的特点,进行项目开发以及体育旅游活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