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介绍了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框架内力计算分析,指出框架结构体系要重视初期的结构布置,框架计算要采用合理的计算简图和计算方法,并应重视结构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克服普通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存在的缺点,首次提出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型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体系.设计制作了一榀单跨两层型钢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梁的组合框架结构模型,并通过施加恒定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对模型框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试验表明,该榀组合框架在地震时能形成梁铰破坏机制,框架的变形能力、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均满足延性框架的抗震要求,且模型框架的有效延性系数达到了7.5.新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可在中高层建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梁和柱所组成,是一种抗震、抗风较好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的侧向刚度小,平面布置灵活,易于满足建筑物设置大房间的要求,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1框架结构体系的应用要素(1)考虑建筑功能的要求。例如多层建筑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时。(2)考虑建筑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等因素。(3)框架结构体系是介于砌体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之间的可选结构体系。框架结构设计应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结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当今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支柱产业。多层和中高层的民用住宅建筑在我国城镇越来越多,而这些住宅多因建筑上要求平面的灵活性和结构上的抗震性大多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体系。普通钢筋砼框架柱多采用矩形断面型式,且柱断面较墙断面宽,常常使柱子突出房间内墙,形成墙角,使用户在家具布置时遇到诸多的不便,影响美观,房间的使用面积亦减小,用户和开发商对此颇有意见。为解决这个日益突出的设计问题,钢筋砼异形柱自然地被一些设计人员采用。这种异形柱的框架体系能较好地解决日前框架体系设计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品住宅建筑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发展,对多层、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建筑设计布局亦有新的要求,小开间特别是卧室内的外露框架柱已越来越不能被购买住宅的业主所接受,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室内家具的布置及空间的使用。由于市场的需要,目前在住宅设计中都尽量地加大开间,减少纵向墙。建筑师要求结构工程师配合解决这个问题,因而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就出现了采用异形截面柱。伍这方面,隐形(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可圈可点。这种框架结构主要同柱、梁、板共同承重,没有大面积的承重墙,大大提高了得房率,一般可达到85~95%的比例。这样购房者在购买和砖混结构相同面积的情况下可多得一室的使用空间,居住期间,良好的通透性不可小觑,相信这一点已足已使购房者眼睛发亮。  相似文献   

7.
<正>框架结构中为了分隔房间,以砖石或者各种砌块作为填充材料嵌筑在柱间。框架填充墙结构不但具有一般框架结构特有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房屋空间大等优点,还可以在某些房间,某些跨间加设填充墙来满足施工,使用合理等因素在内的优化组合。对于一些不要求大空间或结构上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在框架基础上加填充墙砌块即可。作为一种复杂  相似文献   

8.
汪兴 《科技资讯》2011,(36):44-44,46
根据笔者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经验,对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以及震害特点等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与分析,指出了在六度区框架抗震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某工程实例,从建筑平面布置、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注意事项和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金锡平 《科技信息》2011,(10):I0318-I0319
本文叙述了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主要结构体系及抗震计算,介绍了常见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基本要求,采用典型的大型有限元软件对框架结构进行了抗震验算,丰富了框架结构的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0.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介绍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三个不同键槽长度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开放式计算程序OpenSees对一榀两跨三层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这种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框架中节点的滞回曲线丰满,节点耗能能力较强;框架结构的梁铰耗能机制提高了结构整体的耗能能力;经过合理设计的预制框架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汶川地震中小学教学楼震害资料,讨论了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和框架-砌体混合结构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合理的建筑平面布置,采用延性结构体系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等对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底层框架-上部砌体结构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结构体系,特别适用于砌体结构房屋对底层大空间的功能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相关单位对底层框架结构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其中底层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是研究的重点,抗震试验多采用小比例模型振动台试验方法.而对于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多孔砖来说,这方面的抗震研究还较少,采用小比例模型试验也存在制作上的困难.以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多孔砖为对象,通过抗震试验研究其底部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底部框架结构是一种抗震不利的结构体系,但是通过合理的设计,该结构体系能够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向、双向地震作用下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在空间框架结构中的不同布置形式,对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在框架结构楼层中合理布置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框架结构的楼层最大侧移、层间最大位移角和各榀框架顶部最大侧移。结果表明,各种对称布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基本相同,其减震效果较显著;而非对称布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扭转效应,其减震效果较差,且地震反应甚至会超过相应抗震结构。由此建议阻尼器宜在框架结构中对称布置。  相似文献   

14.
耗能腋撑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加固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小强烈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损伤破坏,在不影响建筑使用空间的前提下,提出在梁柱节点区附近设置耗能腋撑,改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一榀普通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耗能腋撑采用防屈曲支撑,对框架结构进行低周反复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并变化耗能腋撑布置方式,研究耗能腋撑对框架抗震性能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带耗能腋撑框架滞回曲线饱满,框架结构的强度与刚度退化得到减缓,延性系数提高了53%;随着耗能腋撑与梁端距离或夹角的增大,框架结构的初始刚度与承载力均得到提高,两者分别提高了48%和39%,其延性系数最大可达到8.66;而耗能腋撑与梁的夹角对框架结构的刚度退化系数影响并不显著.耗能腋撑有效地改善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韦勤  王皓 《科技资讯》2007,(10):67-68
传统的砖混结构住宅有着本身抗震性能差、层数不宜超过7层、开间和进深小且不利于灵活布置等缺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住宅商品化的实施,对房屋的使用功能、面积和房间组合布局等提出较高的要求。本文对短肢剪力墙结构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的相关论述,提出目前我国高层住宅建筑中应用的最先进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汶川地震中框架填充墙结构产生了严重的震害.现行抗震设计对填充墙的考虑难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对框架结构进行弹性阶段分析研究表明,考虑填充墙在弹性阶段对框架结构的刚度、内力和变形产生较大影响,填充墙平面、立面的不均匀布置对框架结构抗震不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填充墙的布置对SRC-RC竖向混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AP2000对6种不同填充墙布置模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即填充墙框架的Pushover曲线、承载力、延性、破坏机制以及性能点处的层间位移角.结果填充墙的不同布置改变了框架结构的刚度、内力分布和塑性铰破坏机制,填充墙满布以及底部无填充墙的层数小于转换层的SRC-RC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其基底承载是无填充墙框架的2~5倍,延性系数降低,但在结构成为机构体系前,结构的塑性铰多且较为均匀,能够耗散罕遇地震释放的大量能量;转换层以上布置填充墙的结构基底承载力为无填充墙框架的1.2~1.5倍,在罕遇地震时塑性铰集中分布在底部无填充墙框架层,容易在转换层形成薄弱层.结论满布填充墙的SRC-RC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倒塌性能;对于由于建筑需要底部无填充墙布置的SRC-RC竖向混合填充墙框架结构,底部无填充墙布置的层数宜小于转换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推广永久性建筑模板的工程应用,探讨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永久柱模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方法通过对一榀配钢纤维RPC永久柱模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并基于该型框架结构的破坏特征、滞回耗能、变形及延性等性能,分析永久柱模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试件具有显著的"强柱弱梁"破坏特征,滞回环面积较大,正、反向延性系数分别达4.44与6,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极限点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达0.21,耗能能力较强.永久柱模对核心混凝土有一定的紧箍作用,约束核心柱的横向变形.结论配钢纤维RPC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良好,永久柱模的配置提高了框架的抗震能力,这种柱模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的抗侧力性能,进行了1榀单层两跨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测试试件在侧向力作用下的位移角变形和承载力退化趋势,研究了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了结构的弹塑性特征、整体框架抗侧刚度退化、结构在同级位移循环加载条件下的刚度退化规律以及加载位移与残余变形的关系.结果表明: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表现出较强的承载力和良好的抗侧能力,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钢框架结构形成多道抗震防线,结构刚度退化表现出由快到慢的规律;结构破坏时位移角达到1/20,未发生承载力陡降的不利情况;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形成梁铰破坏机制,满足规范提出的"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混凝土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规则性的要求,分析了柱侧向刚度修正系数与梁线刚度的关系.以5榀4层单跨平面框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各层的侧向刚度.验证了通过小幅度弱化底层梁,稍大幅度弱化底层以上其余3层梁,可将底层侧向刚度提高至不小于其上层侧向刚度70%以及不小于其相邻上3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的事实,该思路可供结构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