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建筑计划的实现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具备将相应的设计技术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同时提倡绿色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尊重绿色建筑的地域属性.参数化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协助建筑师描述和实现绿色建筑的集成设计,提炼可变的环境因素,带来丰富的创作源泉,优化绿色建筑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科技的进步,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绿色建筑。目的在于实现与建筑、促进人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本文在绿色理念基础上,对绿色设计和绿色设计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当代建筑设计的绿化化和可持续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原认知下的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分异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本原的认知,在人本理念引导下思考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分异,认为人本需求引发建筑的成长,引发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有序安排,引发城市设计对城市的活力创造,后者的出现解决了前者的缺失,本原上是融合的;建筑、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更为物质化、环境化、政策化三者有机契合,必然促进学科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过程存在标准化程度低、数据联系较差等诸多问题。本文引入制造业中面向制造与装配(DFMA)的产品设计理念,研究了装配式建筑竖向PC构件的快速建模与深化设计应用。通过对某建筑企业大量装配式建筑项目PC构件深化设计图纸的梳理分析。分析图纸中构件组成规律,创新性的将PC构件二次拆分为模块。分析模块的种类、组合规律、数据架构等,形成模块的设计标准。将设计标准融入到BIM软件中,并开发相应的工具软件实现模块的快速建模。以软件创建的参数化标准模块为基础,以关联、匹配、调取、组合、拆解的关键技术实现PC构件的深化设计与工厂的制造联系。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竖向PC构件的建模速度提升70%、深化设计效率提升约80%,深化设计费用节省约80%,实现最小制造成本。该文有助于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的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广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方法,强化数据联系,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楼盘景观建设尚不重视生态理念,提倡城市楼盘景观的节约设计有助于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针对楼盘景观的节约化设计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并总结节约化楼盘景观设计需要的相关原则、理念、内容和手法,并用案例辅助说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据库对北京四合院建筑进行参数化建模,在VC#.NET中开发界面,实现参数化界面和数据库相连接,对数据库数据进行读取和归档,可生成脚本文件,在AutoCAD渲染建模,并可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详细介绍了对四合院建筑各部分的参数化设计和数据库模块中表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参数化设计作为可持续性设计新途径之一,成为了建筑数字化设计的新热点。然而,很多建筑师被参数化设计生成的夸张建筑形态和结构形式等可视因素所吸引,一味地追求形态的标新立异,而忽略了建筑的社会属性和环境特性。本文以郑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参数化设计实例为例,通过文脉、环境因素和社会影响等设计切入点出发,进行设计参数的设定、调整和控制,获取影响建筑的各种数据,如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等,阐述了标志性建筑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在文脉传承中的意义,文化意象的抽象表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运用参数化技术手段,实现中原文化意象在现代语境中的表达形式,并由此展开,总结出现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参数化设计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五层钢结构模块建筑住宅为例,探索钢结构模块建筑参数化平面多目标优化和结构智能化设计的完整链条.提出一种钢结构模块建筑参数化平面建模和设计方法;依托Rhinoceros&Grasshopper建模平台,编写Python脚本语言实现智能化结构设计;最后结合Ladybug&Honeybee建筑能耗性能模拟插件和Karamba有限元结构设计插件以及Octopus数据处理平台,基于建筑总能耗和结构用钢量2个目标分别对建筑平面不同房间长宽尺寸和结构构件尺寸进行设计和优化,生成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的Pareto最优解集,得出各参数变量与目标函数的相关性系数.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现代建筑形式在我国的地域化发展历程,探讨了现代建筑地域化面临的巨大困难,指出按照传统的形式主义创作手法来实现现代建筑地域化是行不通的,对待现代建筑地域化应有新理念,指出隐性继承、以人为本、挖掘场所特征、保护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是继承传统地域文化,实现现代建筑地域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促使高技术建筑走向高技术建筑地域化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技术建筑自身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对建筑提出的新要求、全球文明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高技术的相对性以及地域建筑理论的影响等。高技术建筑地域化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