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客家伦理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如何适应、融合,本文从经济伦理角度探索客家现代伦理精神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2.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客家伦理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如何适应、融合,本文从经济伦理角度探索客家现代伦理精神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3.
传统伦理学不能全面地说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诸多伦理问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当代世界文化背景双重维度审视,世纪之交的中国伦理学的理伦体系构建,需要选择和运用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的问题意识方法、展现道德的价值意义二重性的价值结构方法、整合传统与当代伦理文化的时空结构方法,对道德赖以产生的基础根据的道德本质论、如何实现道德功能的道德实现论,特别是对包含21世纪的中国究竟需要怎样一种伦理价值体系,怎样的伦理文化可资借鉴、面对后现代伦理文化我们该预设一种怎样的伦理标准等内容的道德建构论,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特征出发,分析它们的矛盾及造成的后果,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探求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而引出一种符合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观念加以提倡。  相似文献   

5.
非经济因素能够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价值导向是一种非经济因素的经济动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表明,合理的伦理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动力对市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是一种既同经济利益相联系,又超越经济利益的事业理想,是一种与民族发展事业同源同质的以利益创造为目的的个体事业追求。  相似文献   

6.
吴贻玉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2):23-25,41
从文化的支撑功能入手,分析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支撑的客观必然性,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支撑基点进行了寻找,以期通过文化的支撑和渗透,使我国市场经济能够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西方文化的犬肆入侵,中国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并已融入全球化的后现代语境中。大众文化与群众文化、民间文化并非同一概念,与精英知识分子建构的高雅文化针锋相对,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文化、世俗享乐文化和技术传媒文化。  相似文献   

8.
一、时代呼唤着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崛起“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却总是灰色的”,这是《浮士德》中的一句名言。但是,理论如果能够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也是可以保持常青的生命的。企业文化的理论,就是这样的一棵在理论上的新“常青树”。乡镇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应用与创新。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农村之土,蓬勃兴起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浪潮,渗透于乡镇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是乡镇企业的灵魂所在。乡镇企业文化既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又是一种人为的创造,反映着企业的精神状态与运作水准…  相似文献   

9.
刘涓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7):110-113
广告作为现代传媒传播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广告为了引人注意,在创意中经常使用隐含意义,在丰富了广告语言的同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广告中隐含意义的翻译可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因素、情景因素、词汇文化意蕴因素等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化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文化条件的总和。近年来,文化环境问题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笔者从文化环境及其结构、文化环境与人的塑造、文化环境与市场经济等理论视角出发。对此作一理论回顾,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还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而造成文化的落后,反过来由于文化落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治贫”先要“治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也是文化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影响,导致理想主义与多元文化的冲突、两种经济思维的冲突和不同教育理念的冲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重建的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变被动为主动,从学生主体出发,将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理想和合理的市场经济思想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时间又最长的主流思想,从一开始它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济世意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全面了解和学习儒学,对于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加强公民思想修养,提高领导者施政水平,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净化社会风气,缓和社会矛盾,以及弘扬民族文化精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精神是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一种文化的精神特质。从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出发,可以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多重解读: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文化精神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文化传统,即一种文化的精神特质,或一种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来说,文化精神体现为民族精神,进一步具体为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5.
拜金主义是流行于当今社会一种思想狂潮,它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泛滥,但与市场经济设有必然联系。相反,拜金主义在诸如本质目标、运作法制、主体本质规定等方面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拜金主义泛起的真正根源在于:经济转型的不充分性和文化转型的落后性。走出拜金主义的价值误区,首先需要走出对拜金主义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6.
文化资本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形式,由于其占有了社会的文化资源,将参与社会资本的再分配过程.文化资本对社会资本的再分配表现在可以转化为其他资本,如经济资本、权力资本等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企业在转化文化资本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文化资本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具有符号和象征意义,时代要求人们将从文化资本占有状况来确定其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文化的走向是,在借鉴西方的和东亚的两种不同模式的基础上,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伦理文化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应该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照搬,也不可能是东亚模式的直接承续,而必定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并将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三者结合、三位一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企业伦理文化与治理机制是我国企业防范风险和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三鹿毒奶事件就揭示了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最尖锐的内部矛盾,那就是企业伦理文明和经济文明的深度不协调,这也是在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大市场背景下最易被社会忽略的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应该主动从企业内部伦理道德建设出发,建立健全企业的伦理文明和制度文明,建立一种以市场经济导向与伦理导向并重的企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市场经济与文化力 (一)、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文化力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拓展了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空间,强化了生产力发展潜力。同时,还推动了人们观念的变革和科学理论的创新。人们不再以传统的某些狭窄的知识和固有的观念来看待世界,而不断用新的科学和宽阔的思维来了解世界、把握世界。在社会新的发展观中,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现代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来研究现代化发展,是一种新的探索。在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0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文化赢得了自身的独立与自主,成为当代社会政治、经济之外的第三种重要力量;其次,文化改变了其固有的角色,它演变成为一种商品,并逐渐发展为经济领域的一支有生力量,形成了生机勃勃、潜力无限的文化产业。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极度扩张与科技文化的发展,人类才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时代,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