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毛细管粘度法测量了不同浓度和pH值时吸附在超微粒La_2O_3表面的PMAA-Na膜厚度.用界面移动法测量了超微粒La_2O_3/PMAA-Na吸附物颗粒的电泳淌度.由此求出不同浓度和pH值时胶态分散体系Zeta电势值.采用Fischer等人发展起来的渗透压排斥理论模型,通过对吸附物颗粒间渗透排斥能△Ga的定量计算,较为满意地解释了超微粒La_2O_3/PMAA-Na吸附物颗粒所形成的胶态分散体系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均匀沉淀法,用尿素为水解剂,60~90℃,0.005mol·L~(-1)≤C(La~(3+))≤0.025mol·L~(-1),0.27mol·L~(-1)≤C(urca)≤0.81mol·L~(-1),用La(NO_3)_3溶液备了La(Ⅲ)的超微粒化合物,所得沉淀为LaOHCO_3,具有与CaCO_3超微粒相似的结晶形态,粒径≤0.02μm.将此超微粒前驱体置于高温沪中,1200℃烧1h后,得到La_2O_3超微粒,粒径≤0.04μm.  相似文献   

3.
La(OH)3超微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态与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La(OH)_3超微粒.即先制得草酸镧沉淀后,将其焙烧而得La(OH)_3超微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观察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1h所制备的微粒结构形态、粒度与分布.结果表明,在T=900℃~1000℃下焙烧1h,经自然吸潮,可得到平均粒径小于0.1μm的球形La(OH)_3超微粒.  相似文献   

4.
表面吸附氧对超微粒α—Fe2O3电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超微粒α-Fe_2O_3表面氧吸附的 X 光电子能谱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氧吸附态以及不同氧吸附态之间的相对含量。并以氧的解离吸附为主,阐明了超微粒α-Fe_2O_3的导电机制,给出了电导模型。  相似文献   

5.
6.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Eu(OH)3超微粒样品,将样品在空气中于不同温度下热处理2h,得以了粒度不同的Eu2O3超微粒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Eu2O3超微粒样品粒度及点阵参数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Eu2O3超微粒中存在晶格畸变。对超微粒中晶格畸变与粒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导了表面包覆硬脂酸(ST)分子的TiO_2超微粒甲苯溶胶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和光致发光谱。观察到的吸收带边红移现象与通常关于半导体超微粒的光学特性结论相反,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成核生长动力学经验方程,导出了气固反应过程成核生长动力学方程,应用于针形超微粒α-Fe2O3在氢氮气氛中还原过程。利用TPR技术得到还原过程成核生长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BaTiO3超微粒—硬脂酸L—B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了BaTiO3超微粒,用L-B膜技术组装了文题的复合膜,用π-A曲线,AF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BaTiO3超微粒在复合膜中是比较稳定的,其复盖度〉90%,复合膜中的BaTiO3超微粒具有介电限域效应,荧光光谱具有372nm和385nm两个峰宽的发光带,激光光谱有325nm的峰。  相似文献   

10.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Si2O5-XLa2O3(X=0~9%)复合电解质,与传统的固相合成方法相比,发现该法可使样品的合成温度降低,其离子导电性得到提高,并研究了分散第二相La2O3对Li2Si2O5离子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TPD-MS、IR、XRD、DTA-TG等技术对La2O3表面的酸碱性和氧活性,表面羟基,晶体结构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在流动动态微型反应器装置上的丙烷脱氢反应的性质进行了关联,发现La2O3表面的碱中心和吸附氧的活性对该反应有料大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开放型本征构型的La_2O_3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有相当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750℃、原料气空速6.O×10~4ml.g~(-1).h~(-1),CH_4:O_2:N_2=3.7:l.0:9.0(V/V)的反应条件下,氧接近全部转化,甲烷转化率达25.4%,C_2烃选择性为43.6%,添加碱土金属(Ca、Sr、Ba)氧化物或碳酸盐能显著地改善催化剂的性能,在上述反应条件下,60mol%Ba-La_2O_3催化剂的C_2烃选择性达到58%。  相似文献   

13.
论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掺Tm^3 的Na3La2(BO3)3[Na3(La1-xTmx)2(BO3)3]发光体,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它们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Amm2。测量了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观察到在352nm、457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并研究了发光强度与Tm^3 离子浓度(x)的关系,从而确定了Tm^3 离子在Na3La2(BO3)3基质中发光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4.
微波能的传递与转化与被作用的物质的性质、结构密切相关。对于微波诱导的催化反应,催化剂选择适当,就能够利用微波场与催化剂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温升,并能对温度进行调控。我们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SrO-La2O3/Zn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其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由此得出了在微波场中能达到较高温度的复合氧化物的最佳配比及最适宜的制备条件,从而为实现微波场中的催化反应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γ—Fe2O3超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制备和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将γ-Fe2O3超微粒分散于硬脂酸/正己烷/氯仿溶液中,用LB膜进行有序组装,结果显示:γ-Fe2O3超微粒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γ-Fe2O3超微粒/硬脂酸单分子膜的成膜性能良好,覆盖度很高;γ-Fe2O3超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具有一定的层状结构;用LB膜技术组装后,γ-Fe2O3超微粒的磁特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络合分解法制备的α-三氧化二铝超微粒在焙烧相变前后的粒径分布规律及其变化.实验表明,(1)在焙烧过程中,大的松散粒子分解,小粒子聚集长大;(2)超微粒的粒径越小,聚集速度越高,粒径增长速度也越快;(3)经过焙烧,粒径分布由异常扩散型分布变为正常型分布.  相似文献   

17.
本用分子束改变平动能的方法,研究了非常态分子CH4在处于不同表面温度下的稀土La薄膜上的激活化学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非常态分子的平动能在10.1-64.0kJ/mol之间变化时,只有能量大于52.3kJ/mol的分子才发生化学吸附,此值称为阈值。当非常态分子的平动能超过阈值时,初始粘着几率S0随平动能的增大而线性增加。当样品表面温度由500K升至700K时,虽然样品表面温度升高,但CH4的阈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XRD分析了催化剂的体相结构,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O和NO在CuO-La_2O_3/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吸附,并对表面铜的价态进行了表征。氧化态样品的体相存在CuO、CuAl_2O_4,可能还有CuLa_2O_4物相,表面铜以 2价的形式存在。还原态样品的体相存在Cu~0、CuLa_2O_4,可能还有CuAlO_2,表面存在Cu~0、Ca~ 和少量的Cu~(2 )。CO容易在Cu~.、Cu_2O及CuAlO_2上形成分子态吸附;同时还存在HCO_3~-、CO_3~(2-)物种。NO容易吸附在CuO、CuAl_2O_4和CuLa_2O_4上,在Cu~0上可能解离吸附,还产生NO_3~-吸附物种。氧化态样品上,150℃以上,CO使Cu~(2 )还原为Cu~ 。还原态样品上,NO和CO交替吸附和共吸附实验证明低温出现了NO/Cu~(2 )和CO/Cu~ 的选择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19.
研制的一种由粗孔球形硅胶和氯化钙组成的新型复合吸附干燥剂SiO2.xH2O.yCaC l2与常用的干燥剂相比具有更好的吸水除湿性能.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了新型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传质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扩散过程是传质的主要阻力,增大风速、减小吸附剂颗粒直径是减少传质阻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