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3英里深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的奇妙足迹。 1963年,在波多黎各东面的海里,美国海军在进行潜艇作战演习时发现了一个“怪物”,它既不是鱼,乜不是兽,而是一条带螺旋桨的“船”,在水深300米的海底游动,时速达280公里,其速度之快是人类现代科技所望尘莫及的。 1968年,美国迈阿密城的水下摄影师穆尼在海底看到一个奇异的动物:脸像猴子,脖子比人长4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当那动物看清摄影师后,就飞快地用腿部的“推进器”游走了。 1973年初,一个名叫丹·德尔莫尼的船长,在大西洋斯特里海湾发现水下有  相似文献   

2.
《科技知识动漫》2007,(7):59-59
蠕虫是近几十年来被发现的新动物品种。那是在1979年的冬天,美国的一支海洋考察队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水深2500米的一个海底温泉口处,发现了一种新的须腕动物——科学家们暂时称它为“大胡子蠕虫”。这是一种人们从未见过的神秘生物,它的躯体长约2米多,没有嘴、眼睛和消化系统,只有神经系统,全身的颜色是粉红色的。  相似文献   

3.
蠕虫是近几十年来被发现的新动物品种.那是在1979年的冬天,美国的一支海洋考察队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水深2500米的一个海底温泉口处,发现了一种新的须腕动物--科学家们暂时称它为“大胡子蠕虫“.这是一种人们从未见过的神秘生物,它的躯体长约2米多,没有嘴、眼睛和消化系统,只有神经系统,全身的颜色是粉红色的.……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拉哥礁海底26米深处,有个依珊瑚而居,长14米,直径3米, 大小相当于一辆公共汽车的圆筒形“潜水艇”——“宝瓶号”海底实验室。这个81 吨级别的家伙已在海底住了13年,外表覆满了黄黄绿绿的珊瑚和海藻,来来往往的鱼儿早视它为海底的一部分。里面有什么?在海底怎么做实验?六名科学家马上入住其中,我们跟去瞧一瞧。“珊瑚、海草、鱼儿,我们来啦!”我们穿着潜水服从“宝瓶号”底部一个叫“月池”的长方形开口潜入屋内。呵!这里就像个拥挤的学生宿舍:床铺,二氧化碳洗刷物,纯净水罐,  相似文献   

5.
1977年10月,美国科学家乘“阿尔文”(Alrin)号深潜器到达东太平洋水深约2500米的加拉帕格斯海底。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海底上,耸立着几十个高2-5米,直径约15厘米,呈下粗上细的丘状物,从这些丘状物内不停地喷出黑色和白色的烟雾。经研究,黑色烟雾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04,(1)
2003年11月24日《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海岸1600米深海处,研究人员发现有一处海洋生物繁衍的“海底托儿所”。在该深海海域,各种鱼类与章鱼密集于海底山脊,在漆黑的“海底托儿所”产卵、生儿育女。报道称,这是海洋生物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如此深海海域鱼类产卵孵化的场景,也是第一次发现两种不同海洋生物大量“群居”在同一地点繁衍后代。“海地托儿所”位于加州海岸吉尔达断岩带,距离加州海岸大约160公里,距海面大约1600米。在这个“海底托儿所”,章鱼与鱼类都群居于此处,共同“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7.
最近,科学家们解开了一则海洋奇谜,揭开了海中“飞碟”神秘的面纱。1967年秋,美国的“阿尔文”号潜艇在大西洋百慕大执行海底考察任务。当潜艇潜至80米深度时,一股暗流袭来,艇身剧烈晃动,尔后就像陀螺一样在水底打起转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反常水纹  相似文献   

8.
《世界博览》2012,(18):11-11
年轻的美国移民乔纳森今年年初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需要你,就业机会太多了。”他原来在美国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到中国后,在清华大学找到了一份教英语的高薪工作。这个故事让很多美国人坚定了信念:我们的船正在漏水下沉,而中国正在迎风起航。于是,父母让孩子去学习中文.像乔纳森一样的年轻毕业生纷纷到中国去发掘财富。  相似文献   

9.
《奇闻怪事》2011,(12):1
1969年,美国两位作家罗伯特·费罗和米歇尔·格兰门里为体验生活,来到巴哈巴群岛的比密里参国海底探险活动,他们在比密里岛北岸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片由石头像摆成的几何图形,这些石头呈矩形排列,全长约250米。同年7月,另一个考古探险家特罗纳和潜水员又在该岛以西的海中发现了一组大石柱,这些石柱有的横卧海底,有的直立在水中。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7年3月1日报道:在北海海底,现在有20O0多个已经废弃的油井。它们的井管从海底突出,有好几米高,经常挂住过往的拖网渔船的拖网,不仅破坏渔网,还可能危及生命。针对此种危险,荷兰的努得霍克迪文公司已发明了一种海底机器人,可以切掉伸出海底的井管。这种水下机器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长约10米的空心圆筒,重量约37吨,可以套在直径为94厘米的井管上,大多数井管的直径约为76厘米。第二部分是一个遥控操作的运载器,由控制电缆系在母船上,母船通过电缆为圆筒提供动力。当你需要切除海底井管时,就把船…  相似文献   

11.
选择     
《科技智囊》2008,(3):I0046-I0046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  相似文献   

12.
金云 《少儿科技》2009,(10):37-38
安徽岳西县石关是个绝好的避暑胜地,离乡政府1.5千米有一个“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和一座幽雅的“涓水山庄”。她们像两块温润的碧玉,恬静、安谧地铺展在青山翠岭的怀抱中。  相似文献   

13.
一、国内外机器人研究概况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中期的重大发明。从60年代起,美、俄、日、法等国拼搏角逐、争雄霸业。60年代后期,美国和苏联为完成月球探测计划,各自研制并应用了自己的空间机器人。美国“登月者20号”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降落在月球表面,自由行走,钻削岩石,并把土壤和岩石样品装进回收容器送回了地球。1966年,美国用水下机器人探测失落在西班牙海湾896米水深的氢弹头,曾引起全球瞩目;1986年又用三种高级水下机器人在洋底打捞“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残骸获得成功,轰动了世界。1997年7月4日,美国发射的“火星探路…  相似文献   

14.
"船-泵-机"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舰船喷水推进系统的性能,分析了“船-泵-机”匹配方法。以螺旋桨推进为例,介绍“船-桨-机”匹配的目的、思路、步骤和方法。着重研究“船-泵-机”匹配的特殊性以及相应的方法。以某喷水推进船为例,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喷水推进系统性能分析,指出了喷水推进与螺旋桨推进在推进性能方面最显著的差别之一,即最薄弱环节由“柴油机-螺旋桨”推进系统中的主机变成了“柴油机-喷泵”推进系统中的喷泵。  相似文献   

15.
瑞士探险家近日宣布将在2008年利用太阳能船进行环球航行,并开始寻求赞助商。探险家准备使用的太阳能船为三体船,预计长30米,宽16米,重10吨.太阳能板面积180平方米,发动机功率30千瓦,平均时速18.5公里,最高时速可达27公里,可载12人。瑞士HW-Line有限公司将负责这艘高科技三体船的建造。  相似文献   

16.
由文化概念引出为什么要学文化,以及学文化要注重其优化组合,全面协调,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由人是文化动物,引出教育是人的文化活动,教育本质是育人,实现“做事”与“做人”相统一的人,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素质是文化通过教育内化成人的品德的东西。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教育之船,载着文化之内容,渡素质之人。  相似文献   

17.
<正>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北部,有一个被称为"阿尔达布拉环礁"的地方,这里位置独特,人迹罕至,是动物们的世外桃源。独特的位置阿尔达布拉环礁位于马达加斯加西北约426千米处,距非洲东海岸640千米。在这片长34千米、宽14.5千米的海域里,有4座高出海平面约8米的珊瑚岛,它们彼此连接成环状。在珊瑚岛中间是一个浅浅的漏湖(即被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面的海域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落潮时,部分珊瑚礁和岩石露出水面,而涨潮时水深也只有6米。这些  相似文献   

18.
一、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美国休斯直升机公司1975年研制的反坦克武装直升机。最大平飞时速307千米,实用升限6250米,最大上升率16.2米/秒,航程578千米。  相似文献   

19.
发现     
《科技潮》2013,(4):8-8
日本首次成功从海底可燃冰中提取天然气日本政府2013年3月12日宣布成功从蕴藏于爱知和三重县海域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中取得了天然气。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含有大量天然气成分的"可燃冰"取得天然气。自水深约1000米的海底掘进330米后即存在天然气水合物,  相似文献   

20.
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套海底观测组网技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著名海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领衔的“海底观测组网技术的试验与初步应用”2006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6月23日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的研究旨在初步突破构建包括海底观测网在内的海洋综合立体观测例系统关键技术,在上海附近海域进行海底观测组网技术的试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该试验站由海洋登陆平台及控制和传输模块、1.1千米海底光电复合缆、基站包括特种接驳盒、外接ADCP、C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