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随机采样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黄鳝隐藏新棘虫的寄生特性.结果表明:黄鳝体内隐藏新棘虫的感染率为27.3%,感染强度为6.2条/尾;不同体长组黄鳝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不同,感染率范围是23.1%~37.5%,感染强度范围为4.8~8.8(P〉0.05);隐藏新棘虫主要分布在小肠前段0~3cm范围内,在黄鳝体内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2.
采用虫体透明和生物学统计的方法研究了黄鳝隐藏新棘虫的特性.结果表明:隐藏新棘虫的性比约为1:1,体长较小的隐藏新棘虫所占的比例较大;隐藏新棘虫雄虫躯干部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吻部和颈部,雌性隐藏新棘虫躯干、吻和颈的生长速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黄鳝多子小瓜虫病急性传染与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8-30℃时,多子小瓜虫造成黄鳝的严重传染,并引起大量的死亡。用0.68mol/L的NaCl溶液或5.0~6.7mmol/L乙酸浸洗10min,效果很差,高温条件下多子小瓜虫引起急性传染病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断尾采血涂片方法,对西洞庭湖区常德市的野生黄鳝感染鳝锥体虫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以2005年12月份的感染率最高,为76.7%;2006年4月、5月的感染率较低,分别为30.0%、36.7%;感染强度都不大,在10×10倍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内一般为1~2个、最多为4个虫;体长30~35 cm黄鳝的感染率最低(31.3%),50 cm以上的黄鳝最高(80.0%),体质量30~45 g黄鳝的感染率最低(20.7%),体质量小于15 g的黄鳝最高(77.8%);不同性别和不同体色黄鳝的感染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鳝锥体虫的感染对黄鳝的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黄鳝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上海地区水田黄鳝在人工繁殖中的催产、受精及孵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为催产剂,米用干法受精和静水充气孵化的方法,黄鳝人工繁殖的受精率约为40%,孵化率达62%.  相似文献   

6.
7.
热休克诱导三倍体黄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休克诱导方法研究了促使第二极体保留诱发三倍体黄鳝的最佳条件.在卵受精后5-6min,采用40.5℃热水处理3.5min,不但能导致较高的三倍化率,而且胚胎存活率相当高,表明热休克是诱导多倍化的有效方法,需用设备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鳝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和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鳝超氧化物歧化酶粗酶液,经过正丁醇脱脂,丙酮分级沉淀,DEAE-琼脂糖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从黄鳝中分离纯化获得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最终该酶的比活力为1500U/mg,提纯倍数为368.5.回收率为24.7%.该酶对KCN不敏感.而对H2O2敏感,对热较稳定,对酸碱有较强的耐受性,抗胃蛋白酶的破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点聚焦电泳结果表明:纯化酶蛋白呈一条带,酶分子量约为85kD,亚基分子量约为16.5kD,等电点为7.15。  相似文献   

9.
将黄鳝内脏混合物提取液作同工酶电泳,得到3条蛋白酶同工酶条带,其中ProteaseⅠ条带与从黄鳝肠道中提取的蛋白酶纯品SDS-PAGE条带重合,表明从黄鳝内脏混合物中可以提取到黄鳝肠道蛋白酶纯品.金属离子Cu2 和Ba2 对酶有激活作用,EDTA、Mn2 、Pb2 对酶有抑制作用,而Ca2 、Mg2 、K 、Na 对酶活性无明显影响.通过酶与化学试剂的配伍试验测得:CO23-、SO32-、硼砂对酶活性无影响,甘露醇、橄榄油、聚乙烯醇对酶活性有轻微抑制作用,SO42-、H2PO4-、BO32-和海藻酸钠对酶有轻微激活作用,而洗涤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SDS、LAS、CHAPS和TritonX-100在低浓度时对酶活性无明显影响,酶在0·02%的SDS、0·05%的LAS和0·1%的CHAPS中保持相对稳定,40min酶活保持在50%左右.酶专一底物测试结果表明:黄鳝肠道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的专一底物刚果红弹性蛋白(elastin-CongoRed)有水解活性,而对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专一底物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BAEE)和N乙酰L酪氨酸乙酯(ATEE)无水解活性,表明黄鳝肠道蛋白酶为弹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10.
皮炎毒隐翅虫的初步研究与益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皮炎毒隐翅虫,全世界已记载20种。本文列出中国种检索表,报道分布、雌性比、灯下发生规律及量度,根据有关文献分析了益害。  相似文献   

11.
剖检厦门,龙海和福州三地区淡,海水鱼类25种970尾,其中7种164尾有绦虫感染,感染率16.90%,经鉴定有11种绦虫,隶于5目6科9属,含1新种,寄生在鲤鱼肠道中定为厦门曾氏绦虫,并对其描述,有3个未定种,虫体标本保存在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12.
养殖黄鳝“出血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鳝出血病是近年来养鳝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从通过对养殖黄鳝的肝、肾 分 离的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药物敏感及感染试验等。结果表明:经细菌学生化生理鉴定 三株病原菌 ReB00521、 ReK00521、 ReL99712均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对黄鳝的半数致死量 LD50分别为 2.84× 106个 /条、 6.12× 106个 /条、 2.13× 106 个 /条,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表达纯化细粒棘球蚴重组蛋白14-3-3(rEg14-3-3)和Eg10(rEg10),分别免疫小鼠,8w后进行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攻击感染.计算免疫保护力,检测脾组织中CD4+T、CD8+T细胞亚群以及T细胞增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rEg14-3-3免疫组小鼠具有85.3%抵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能力,而rEg10免疫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无免疫保护力;与PBS对照组相比,只有rEg 14-3-3免疫组的CD4+T细胞亚群的分布有明显差异,且rEg 14-3-3抗原能诱导淋巴细胞显著增殖.因此rEgl4-3-3蛋白能抑制细粒棘球蚴的生长,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免疫保护力,可作为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4.
15.
蟾蜍伪棘头虫Pseudoaconthocehpalus bufonis(Shipley,1903)Petrotschenko,1958寄生于黑眶蟾蜍(Bufo metanostietus)和滨榔屿蟾蜍(Bufo penangensis),首先发现于泰国,后来在我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苏联等地相继发现于各种蟾蜍  相似文献   

16.
1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蛭形巨吻棘头虫体液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雄虫体液有4条酶带,第二条酶带相对活力为73.7%;雌虫体液出现了3条酶带,第二条酶带相对活力为83.3%,宿主血清分离出5条酶带,相对活力依次是LDH1〉LDH2〉LDH3〉LDH5〉LDH4。  相似文献   

18.
应用松果腺细胞改良染色法,证实了黄鳝脑部存在松果腺复合体,光镜及电镜切片的研究结果表明,黄鳝松果腺复合体由终囊,松果体柄和背囊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红细胞微核测试法, 以洗衣粉为诱变剂,研究洗衣粉对黄鳝急性毒性和黄鳝红细胞的遗传毒性. 结果表明: 洗衣粉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162.639 mg/L、107.664 mg/L; 洗衣粉对黄鳝红细胞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微核率和核变形率的增高.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洗衣粉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 微核率和核变形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用地戈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研究黄鳝二阶体上rRNA基因的多态性。共检测到数目和位置多态;杂交信号形态多态;rRNA基因的联合现象;7号二阶体上可移动的rRNA基因位rRNA基因的串联重复;rRNA基因发校信号周围的微信号密集等6种多态现象。还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地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