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地破碎溶浸采矿法对开采坚硬贫铀和某些品位不高的金属矿石和矿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应用情况,文章探讨了影响该法成败的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浸矿之前研究工作的重点、高新技术解决爆破筑堆质量、最佳布液方式、溶浸采场合理结构参数,并介绍了它们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留矿全面法在德保铜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留矿全面采矿法在德保铜矿应用的情况。评述了该方法的矿块结构要素、采切工程布置及回采工艺等。并对该采矿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放矿力学     
本文介绍了松散矿岩从矿块放出的力学规律及其应用,包括放矿动力学、放矿静力学和放矿运动学.文中阐明了用中间移动角代替当前应用较普遍的椭球体以“偏心率”作计算参数的理由和意义;介绍了选择采矿方法和最优结构参数的电算数值模拟法和新的矿块底部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采矿方法的创新是促进采矿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在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原地溶浸采矿法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块度尺寸和分布特征是自然崩落法选择与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块度预测的可靠性决定采矿方法设计的成败。以金川镍矿Ⅲ矿区贫矿自然崩落采矿法可行性研究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岩体块度预测研究;根据Ⅲ矿区开拓工程所揭示的工程岩体,进行了3个区域的岩体节理裂隙调查与统计分析,获得了节理裂隙统计结果及空间分布特征参数;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生成节理网络模型,并结合岩体分形理论,推导出矿岩体块度尺寸与分布的预测模型;基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矿岩体初始块度预测。结果表明,当特征尺寸确定为1.2m时,根据1 570m中段调查的4个区域的矿岩体大块率分别达到8.8%,20%,14.83%,6.51%,平均大块率为12.54%;虽然Ⅲ矿区矿岩体破碎,但矿石比岩石强度高,导致矿岩体初始块度的大块率较高,不利于自然崩落法的放矿控制和连续生产。本研究结果为金川矿山的采矿方法选择与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宋小军  王小平  胡文革 《甘肃科技》2012,28(18):38-39,147
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为基本采矿方法,对昌马金矿180m中段矿体回采进行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应用。通过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爆破参数及放矿方式的合理确定,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并为后续的矿体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围绕溶浸采矿这个主题 ,从岩、矿石的物质成分 ,矿石结构构造 ,铀的存在形式 ,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 ,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大布铀矿床溶浸的天然地质条件 ,并通过一系列矿石铀浸出工艺试验 ,获得大量溶浸工艺参数 ,提出大布铀矿床以原地破碎浸出辅以堆浸为最佳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8.
采矿主要是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矿产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唯有选择了合理而有效的开采方法,才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采出矿物。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采矿开采方法选择的前提,即需求安全性、高效率性、易操作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并阐述了影响开采方法选择的技术因素、地质因素和经济因素因素,对采矿方法的选择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最后,列举了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原地溶浸采矿法等常用的开采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长锚索锚固矿体上盘破碎带的锚固方法及参数,同时介绍了无底柱分段空场回采嗣后充填法的矿块结构参数、采准方法及回采工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矿山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放矿截止品位的选择和资源回收率、盈利及每年精矿产量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综合技术经济效果。本文仅侧重讨论其中的盈利指标。 文中推荐用三种盈利性指标去评价经济效果:1)每吨报销工业矿量盈利;2)每吨采出矿石盈利;3)利本率。从边际效益的角度分析了边际效益和平均盈利的关系,进而分别导出了上列诸盈利指标的极大值判据。应用这些判据和两个盈亏转折点,可把放矿过程划分成几个效益不同的区间,从而为最终选定截止品位提供经济依据。 使用覆岩下放矿的崩落采矿法时,矿石损失和贫化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在矿床条件、崩落矿岩品位及流动特性、以及采矿方法结构参数和放矿方法一定的情况下,损失和贫化指标将主要取决于放矿截止品位的选择。 最优放矿截止品位的选定应该满足企业盈利性,资源回收率,以及最终产品的年生产能力等要求。考虑到盈利是企业活动效果的综合表现,反映了损失和贫化的影响,在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主要就盈利性指标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长锚索锚固矿体上盘破碎带的锚固方法及参数,同时介绍了无底柱分段空场回采嗣后充填法的矿块结构参数.采准方法及回采工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矿山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首次在某铜矿采用的矿块崩落法是一种先进的高强度高效率采矿方法,但由于矿块崩落法引起地表下沉,所以如何监测,这对于该法能否成功地采用十分重要。作者研制了一种以计算机辅助地面立体摄影的测量方法,该法能通过自行设计的软件来计算陷落岩柱体积,能精确绘制塌陷区地形图;同时提出了一种分析岩矿体中崩落状态的方法,通过对比在连续时间内的放矿体积与陷落体积,得出了该矿陷落过程正常,不存在大的空洞的结论,这个项目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均为首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鸭山铁矿北区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采准、切割工程难以形成,采场安全条件极差,损失、贫化大等问题,提出了切割巷+斜排炮孔拉槽、两端退采的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给出了适合该类矿体的诱导工程参数,分析研究了其冒落进程、冒落块度,并预算了崩矿损失率、贫化率,依此在双鸭山铁矿S5采场进行试验.跟班标定表明,回采初期,回收率较高,冒落块度良好,与分析情况基本吻合;诱导区顶板冒透后,混岩率呈交替上升趋势变化,其现象与爆破块度及凿岩巷道位置有关.该法回收指标较好,可有效解决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开采难题.  相似文献   

14.
 采矿方法的选择除了要适应矿床地质赋存条件、确保生产安全以外,还应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选择采矿方法必须考虑很多指标和因素。根据磷矿山领域的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采矿能力、开采工效、采切比、附产矿石比、炸药单耗、崩矿量、损失率、贫化率、开采成本、胶结充填比、管理难易、采准时间、适应程度、安全程度共14项测度指标,采用未确知数学理论对开阳磷矿山的5种采矿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得出脉内采准无间柱联系分段充填采矿法为最佳方案,房柱式联合出矿横巷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脉外采准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脉内采准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两分段中深孔连续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相对次之。优化结果为开阳磷矿选择安全高效的开采方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矿产力度的加大,矿产开采工作日益激烈,虽然目前我国的采矿技术和手段日益丰富,但是如果不根据矿体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开采方法,很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出现安全事故,通过介绍静态留矿采矿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缓倾斜矿体的特点介绍了静态留矿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及回采工艺,分析静态留矿采矿法在缓倾斜矿体开采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覃丰魁 《广东科技》2012,21(23):174-17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矿产力度的加大,矿产开采工作日益激烈,虽然目前我国的采矿技术和手段日益丰富,但是如果不根据矿体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开采方法,很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出现安全事故,通过介绍静态留矿采矿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缓倾斜矿体的特点介绍了静态留矿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及回采工艺,分析静态留矿采矿法在缓倾斜矿体开采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不同浸矿时间下稀土矿强度弱化规律,借助自制的模拟浸矿装置,对不同浸矿时间后的矿样进行直剪试验,探讨溶浸液对矿体强度的作用规律,揭示浸矿时间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矿时间后的稀土矿对应着不同的剪切强度,并存在剪应力峰值,在相同正应力条件下,矿块剪应力峰值与浸矿时间呈负相关变化,并分别建立了浸矿时间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关系模型;随着浸矿时间增长,稀土矿在溶浸液的渗流和应力耦合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矿体空间结构,减弱了矿物间的黏结强度,致使矿体抗剪强度弱化。  相似文献   

18.
崩落采矿法是地下开采的一种重要方法,占有色矿山地下开采的30%。占黑色矿山地下开采的70%。崩落采矿法的特点之一是在覆盖岩面下放矿,废面的混入造成矿面的贫化和矿面的损失是这种采矿法的关键问题。目前除了费时、费工、难以大量应用的物理模拟外,尚无可靠简便迅速的预测方法。电算模拟放矿的研究成功为崩落采矿法降低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黏土块在管道中随泥浆运移时易溶崩破碎的特点,以扬州瘦西湖黏土为研究对象,室内试验与现场施工情况相结合,对黏土块的溶崩破碎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黏土块的溶崩破碎程度与黏土块浸泡的泥浆密度、浸泡时间、外加水流冲击及切削作用等关系紧密。黏土块在排浆管中运移时不会完全溶崩破碎,经过流水搬运和相互间的反复翻滚摩擦、碰撞,一部分溶崩后变为泥浆,一部分形成圆浑状的黏土块排出。对黏土块的室内试验结果与实际工程结果做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了结果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其对崩落采矿法多漏孔放矿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离散元法对于解决放矿问题是可行的和较为全面的,它不仅能从运动方面研究崩落矿岩的移动形态,而且还能从动力学方面分析矿岩块之间的力学关系。后者是离散元法所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