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伟业坚信,只有同心同德的人和在企业危难时刻依然坚持的人,才会有机会说实话,起初决定采访黄伟业是看中他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会长的名头。但是当看到他的简历的时候,不由得增加了更多的好奇心与敬佩感。在毫无背景的情况下,他依靠卓越的才华,坚定的恒心和过人的胆魄,从建筑木工的学徒做起,到逐步成为初级、中级、高级的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并最终成为香港兴利集团公司的董事,以及统领400多家会员企业的深圳家具行业协会会长。这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机会,也不是每个人奋斗都可能成功的道路,但是黄伟业做到了。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就要到了,这可愁坏了嘻嘻哈,她们班准备的节目是英语话剧《卖火柴的小女孩》。上次歌咏比赛没有排演好的惨痛教训让她铭记在心,要是这次能来个“乾坤大挪移”,扭转不利的局势,为班级增光,不辱她文艺委员这个光荣使命多好啊。  相似文献   

3.
我国主流哲学在天人关系中强调的是天与人的和谐。中国古典诗歌中,“无我之境”的山水田园诗与“有我之境”的抒情诗,以感性的美的形式,将这一思想形象地体现出来,从中窥探“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简单阐述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些理论思想,来引导出西方近代哲学中的一个伟大哲学家--笛卡儿。笛卡儿作为"近代哲学之父",他的很多思想理论对于后来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几乎所有的这些思想理论都来源于他确立的第一原则--即"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儿哲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我想就"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阐发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当冰冷的铁门上出现了一个雄壮的身体,当巴黎上空传出一个声音:“中国人是不会忘记这一天的!”,当一个矫健的身躯拖着疲惫的双腿离开巴黎,当荧屏上打出“不”字的时候……我突然想大声地呼喊“我是中国人,我愿为祖国奉献我的青春。”这就是我看了电影《我的1919》后的真实感想。  相似文献   

6.
又到了期末,按惯例又得开一个以复习迎考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 以前开过不少的主题班会,尽管每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有一个美中不足的通病,那就是将主题班会有意无意地开成了“群英会”,几位“得意门生”你卸粉墨我登场,出尽了头,露够了脸。为了革除这一通病,今天的主题班会我特意与班长、副班长商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关于文学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中,有不少同志从强调文学艺术的特殊性出发,提出文学是一个独立、自足、完整的世界,要真正科学地研究文学,就不能不专注文学,回复到文学自身。甚至有的同志还进一步提出;“不能脱离作为一种‘自为之物”的文学本身正确阐明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于海珍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28-30,38
美国著名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代表作《傻瓜吉姆佩尔》深刻体现了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思想。这一哲学思想首先在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问得以展现。文中在吉姆佩尔与牧师之间存在着“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吉姆佩尔与他的妻子埃尔卡,吉姆佩尔与他的学徒或其他邻居之间只是一种冷漠的“我-它”关系;这种关系展现了现代人在当代美国社会面临的伦理困惑和精神危机,以及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美国当代社会受到的冲击。其次,在叙事上锑二人称“你”的使用也体现出了对话性,拉近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最后,在吉姆佩尔的游荡与梦境中,“对话”哲学得以最完美的诠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傻瓜吉姆佩尔成为“对话”哲学中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
陈保忠 《科技信息》2011,(17):157-157,187
汉语普通话的命令标记“给我”因语法化而发生语音缩合成为一个词。在具体的方言天长话中,由于命令标记的“给我”的语音缩合,频繁使用,类推到所有的“给我”的组合上,使得各种意义的“给我”都发生了缩合而成为一个词.同时也类推到天长方言中表示给予义的“把我”上,“把我”也发生了同样的语音缩合。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从小到大,你印象最深的语文教师有几个?结果大多数人都茫然地摇摇头。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在前12年的受教育过程中,经历过近10位语文教师,印象最深的只有一个。而我的孩子,刚刚结束了义务教育而进人非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几位语文教师都评价不高。许多教语文的同行们都抱怨,语文课难上,学生不重视、不爱学,不仅在课外不会主动阅读、写作,连课堂上都难以专心。对于这样的反馈,很多语文教师会觉得非常委屈:我们严格按照常规教学的要求,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学参考书为辅助,辛辛苦苦地讲完课文,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怎么还错了?  相似文献   

11.
刚刚送走了一批毕业班的学生。署假里,我整理照片时端详着毕业集体照片:这是勤学好问的班长陈圣玉,这是能歌善舞的丁小萍……当目光停留在调皮大王——王祥(化名)身上时,一股负疚感从心底里升起。  相似文献   

12.
周文 《奇闻怪事》2009,(2):116-116
“白骨精”、“北夫荒”、“蛋白质”是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背景下,利用缩略法创造的新词。从词语修辞的角度来看,起初的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逐渐为受众所接受和理解时,表示特定意义的引号就逐渐失去了标志功能,它们的意义就会逐渐固化为一个新的义项。这在词汇学上称为“词义异变”。当然,这些流行新语也需要语言的使用者进行必要的规范。  相似文献   

13.
张怡 《世界博览》2010,(21):81-81
1946年,一群黑人女工在南方的一家烟草工厂举行罢工,天上下着瓢泼大雨,不少人离开了游行队伍。这时候,一名罢工中的女工突然唱起了歌——《我一定会胜利》。不过,她把这首南方黑人教会传唱的歌曲中的“我”改成了“我们”,这首歌也随之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个人的自我鼓励被升华为集体的团结与凝聚。  相似文献   

14.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讲了“悬丝诊脉”的故事。说的是唐僧师徒一行4人到了朱紫国,恰遇国王病重,孙悟空前去诊治。孙悟空请国王坐在龙床上,将3根金线从窗口送入寝宫,按寸、关、尺部位系在腕上。孙悟空利用3根金线,仔细诊脉,终于断定了国王的病情……  相似文献   

15.
徐青 《世界知识》2014,(4):71-71
<正>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懂并不容易。一旦用心,就会发现,读一个人,也会经历由厚到薄的一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吸引你去探究,什么都是新的感悟,什么都需要再观察佐证。越读就发现、了解越多,能讲一讲的也就越多,不知不觉间这个人物的形象逐渐变得厚重丰满。不断地读下去,则可以归纳为简单明了的几点,丰满之人变成了大写意线条。再后来,竟然因为太了解了反而不知从何说起了——你读的人已经和你的心念基本上搅和在一起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你所读的人有了"懂得"与"感情",乃至"老朋友"做什么你大多都不奇怪。  相似文献   

16.
王恒 《科技馆》2004,(2):10-14
科技馆到底展出了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应该提出的问题,科技馆不展出展品还能展出什么呢?其实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丹尼洛夫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使展览能反映‘概念’,而不仅仅是‘物’。”这里的‘物’主要是指展品。科技馆的建立爆发了一场展品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受教育者的自主自立和独立人格保障,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能将受教育者当作换取利益的工具.教育创新必须从“人的教育体系”建立开始,抛弃一切违背素质教育规律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自然语料,在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内,探讨了"我不知道"类小句使用的心理动机,系统考察了该类小句在不同言语行为中执行的话语功能,发现这些话语功能都是围绕缺乏足够的信息这一中心意义,从而维护对方的面子或者保全自己的面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小我”与“大我”论实质是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论.主流派观点认为,“小我”是诗歌作品能够成立的基本前提,以“小我”写“大我”要力求“小我”与“大我”的有机统一,在“小我”和“大我”之间可以有所偏重但不可偏废.它对现代诗歌创作与理论建设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笔者20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教过许多鲁迅作品,再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众多的人物:阿Q、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狂人、人力车夫等,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但我们还要注意一个人——“我”。再议“我”的非虚构色彩与典型性,可以有利于读者深入领会鲁迅作品的思想性,借鉴鲁迅高超的艺术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