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人口转移是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对哈尔滨市农村土地资源和人口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农村人口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苏南历来是人多地少的地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在当前社会经济水平下,把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并不现实。只有在发展农村工业的同时,通过对农村城镇的建设,把农村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到小城镇,这样既可避免因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基础设施、住房、环境等问题,又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力,同时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预留空间。通过对已有文献、统计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调查,就苏南农村地区城镇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是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河北省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提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郑传贤 《遵义科技》2007,35(2):54-55
我县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无任何工业支撑的比较典型的农业县。全县50.4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90%,年收入1000元以下人口有12.43万人,“扶贫攻坚”的任务非常艰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更具有紧迫性。从2004年以来,我县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将“打工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以“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影响一片,致富一方”为宗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培训工作。我校承担了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5.
向君 《科技信息》2009,(20):I0139-I0140
2007年重庆成为我国政府批准首批城乡统筹的试验区。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将1000万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转化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深入地分析了重庆城乡统筹经济发展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密切关系,根据重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促进重庆农村职教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口迁城一般受农村推力与城市吸引力的作用而形成.法国19世纪及20世纪初始农村人口迁城分两个阶段和四次高潮,这些盲目流动的农村移民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总结这一时期法国农村移民迁城的教训,给我国今天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警示.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如何应对不断增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河南省当前乃至今后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探讨了其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便是新型城镇化,而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妥善解决好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又是关键。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所以,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行改革有助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又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情况和数据资料,分析了恩施州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明显正相关,对农民人均收入和GDP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与全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密切相关,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因素驱动着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和非农产业的流动则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鉴于国内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较少,不利于我们更完整、深刻地认识我国农业人口从农业部门流入非农业部门、从农村地区流入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也不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转移的健康发展,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流动现象作为研究重点,以期对更完整地认识我国农业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入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部地区起步较早的成都金牛区城市化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 ,如农业劳动力转移不力 ,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发展问题 ,城市管理 ,农转非人员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等等的探讨 ,为东部地区的乡村城市化提供可以借鉴参考的经验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摆脱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出路,而以大城市为依托,通过城市产业联系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目前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主要途径。为此,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同时通过科技进步加快城市产业调整步伐,实现经济一元化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新定义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内涵,认为人口城镇化水平应从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两方面衡量,土地城镇化水平应从城镇建设用地变化量和以城镇建设用地与城乡建设用地比重表示的土地城镇化率两方面来衡量;在对山西省2001年~2010年人口、土地数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测定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并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了两者的协调性.研究结论:2001年~2010年山西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在不断拉大;2006年、2009年、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新增量超过其他年份的一倍,但土地城镇化率在经过2001年~2008年的稳定增长后出现下降趋势;2001年至2010年,户籍假设化可以使土地城镇化率提高约2.68个百分点,常住假设化可以使土地城镇化率提高约8.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借鉴工业化国家战后城镇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新特点和暴露出的问题,指出城镇化模式因城镇化水平而变,忽视农业和乡村发展如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伴而进的城镇化,代表的是一种"工业文明"而非"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模式.结合河南省城乡发展情况指出,新型的城镇化发展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公共财政资金建设和发展乡村,并要以城乡统筹发展的开放性思维,从要素重组和功能提升的角度,重新寻找城镇化的动力和发展路径.在将"区域"视为一种在更大尺度上协调城乡不同建设活动的背景的情况下,提出把城乡社区一起,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区域城镇"的初步思维框架,并针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区域城镇"的3种表现形式.最后,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编制模式转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比较分析了1995—2010年吉林省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城市化水平关系,从人口、产业结构和就业共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平市综合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1)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15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值偏低;(2)四平市城市化人口主要为市内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这是四平市呈现“虚城市化”的主要原因;(3)四平地区工业发展的较好大环境和资源基础对综合城市化水平贡献较大,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4)四平市就业结构为“一、三、二”模式,就业结构较落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鲁瑛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1):126-128
人口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城镇化道路的突出特点和现实选择。孝昌县小城镇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改善和提高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河南省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河南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了河南省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方向重点;提出了提升城镇吸纳就业、劳动者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保障、基础设施支撑等能力的对策措施;创新户籍和人口管理、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成本分担、资金保障、城镇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机制的关键环节;从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构建促进河南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引力系统和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乡村人口二尺度递阶分布的假设出发,构造城乡人口交叉分布的多分形系列模型.根据这些模型,借助区域城市化水平,可以方便地估计城乡地域分异的多分维谱.以中国和美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为例,说明了多分维谱的计算方法.根据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提出了反映人文地理系统空间利用效率的计量公式.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多分形的结构反过来划分城乡地域范围,揭示其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发展对人在体能、知识、技术、心理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院校需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承担起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口的职业培训与城市文明文化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无锡农村城市化是全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缩影。五十年来,无锡地区的农村城市化经历了曲折发展期、加速发展期到规范发展期,走出了一条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的成功之路,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无论是对农村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和农村城市化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